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历代书法作品

历代书法作品

  • 14

    2023.01

    赵佶《牡丹诗帖》释文

    赵佶《牡丹诗帖》,纸本,楷书,34.8cm×53.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书法,特征是笔迹细瘦。笔画细瘦,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痕迹,保留下来,那就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后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

    标签: 诗帖 赵佶 释文 牡丹诗帖

  • 14

    2023.01

    文彭 草书五律诗轴 释文

    文彭草书五律诗轴,上海博物馆藏。《明文彭行草五言律诗轴》为著名书法家文彭的代表作之一。通篇以运笔的迅疾与纡缓、点画的盈缩与纵放、结字的稳妥与活泼等来表现内在节奏和韵律的变化,让人体会到书家情感的跌宕起伏,使观赏者在静态画面的反复摩挲中产生动态体验。尽管文彭五体皆能,但为人称道的仍是充满萆意分韵的大草.....

    标签: 文彭 草书 释文 草书五律诗轴

  • 13

    2023.01

    秦公簋(上海博物馆馆藏)

    秦公簋,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上海博物馆藏,为春秋早期秦国国君的礼器。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类器物的遗风,敛口,鼓腹,盖有大捉手。器身装饰兽目交连纹、垂鳞纹、横条沟纹,盖沿和口沿每组纹饰间还设有上下相反的浮雕兽首,殊为奇特。器、盖同铭5字,记为秦公用器,具有重要的.....

    标签: 秦公簋 上海博物馆 馆藏

  • 13

    2023.01

    陈澧 致何崑玉手札

    陈澧《致何崑玉手札》,广州美术馆藏。刊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书艺·卷二》(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10)。陈澧(公元1810-公元1882),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清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为清代广东九老之一。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举人,六应.....

    标签: 手札 陈澧 何崑玉

  • 13

    2023.01

    王守仁与日仁书帖

    王守仁与日仁书帖 明 王守仁拓本,草书,29.53*76.2cm,收藏不详。此书信以回复“日仁”报母亲病危的书信。 以草书书写,草法嫻熟,笔力奔放昂扬,使转顿挫皆极有法度,字形变化多端,线条遒劲多姿,是王阳明传世草书的精品。.....

    标签: 王守仁

  • 13

    2023.01

    攸簋铭文

    簋(gui 音鬼)是老三代比较常见的祭祀用器。西周攸簋是典型的三足簋,名攸簋,于1973年北京琉璃河53号墓出土。器型为圈钮盖,侈口鼓腹,兽首耳下方有象兽形珥;在器盖、腹均饰两面相对的大鸟纹,口沿下和圈足饰龙纹;圈足下三立虎形足,上端有兽头,下有象鼻状垂珥。在器、盖内有同铭文3行16字并合文。该器现藏于首都博物.....

    标签: 铭文 攸簋

  • 13

    2023.01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释文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查看大图《松风阁诗帖》释文:松风阁。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令参天。风鸣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夜雨.....

    标签: 释文 黄庭坚

  • 13

    2023.01

    颜真卿《三表帖》让宪部尚书表(释文)

    《颜真卿三表帖》作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其中《让宪部尚书表》为唐肃宗授颜真卿为宪部(即刑部)尚书时,颜真卿自薄自谦、表示辞让的奏章。时间早于《祭侄文稿》(758年)一年,为安史之乱爆发后17个月后。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

    标签: 宪部 尚书 释文 颜真卿 三表帖

  • 13

    2023.01

    黄庭坚《杜甫寄贺兰铦诗》释文

    《杜甫寄贺兰铦诗》帖,黄庭坚书,纸本,草书,纵34.7cm,横69.6cm。北京故宫藏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摠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言居(此字点去)俱异域,饮啄几回同。寄贺兰铦。鉴藏印钤“内府书印”、“归来印”、“希之”。该帖系《宋元宝翰》册中的一开。笔法圆劲,笔.....

    标签: 杜甫 释文 黄庭坚

  • 13

    2023.01

    奚方鼎铭文释文

    奚方鼎(逐己公方鼎、□□方鼎),西周早期后段。通高26、口横18.7、口纵15.2厘米。体呈长方形,窄沿方唇,口沿上一对立耳,四壁向下略有收分,平底四柱足,四壁中部和四隅各有一条扉棱,耳上各饰一对立体耸角小龙,腹饰兽面纹,兽角逶迤而下足上部饰浮雕兽面。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32字。铭文释文:隹(唯)二月初吉庚寅,.....

    标签: 释文 铭文

  • 13

    2023.01

    湛若水 行草轴

    湛若水这件行草书纸本,纵144、横72厘米。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从陈宪章游,是陈白沙弟子中成就最著者。湛若水与王守仁皆以理学著名而分庭抗礼。湛若水书法亦学乃师,陈白沙善用一种特殊的“茅龙笔”,笔性与一般的毛笔有异,写出效果自然不同。湛若水这件行草书纸本,纵144、横72厘米。从笔划特点看,也应是用茅龙笔所.....

    标签: 湛若水 行草

  • 12

    2023.01

    伊簋铭文

    西周晚期 伊簋。弇口鼓腹,兽首双耳,下有象鼻纹垂珥,矮圈足弇外侈,连铸三个兽面扁足。器口下饰窃曲纹,腹饰瓦纹,圈足饰垂鳞纹。铭文103字,记载周厉王二十七年正月丁亥日,厉王在周康宫穆太室册命贵族伊,命令他管理康宫中王室所有的臣、妾、百工,并赐给他命服、銮旗等物。伊簋已流于国外。铭文释文为隹(唯)王廿又七.....

    标签: 铭文 伊簋 簋铭文

  • 12

    2023.01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题跋》释文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题跋》,纸本,21.7×11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潇湘奇观图》是米友仁所绘水墨云山图的代表作品,画幅后又书有题跋一段。据其自言,系用羊毫笔所书,书法丰厚而遒劲。在宋以前的古代书法作品中,用羊毫笔作书的较觅罕见,且能用软笔写出笔划沉著,变化丰富的作品,确能表现出书家的艺术造诣。此卷后有.....

    标签: 米友仁 释文

  • 12

    2023.01

    王铎 赠二弟仲和诗卷

    王铎《赠二弟仲和诗卷》...

    标签: 王铎 诗卷

  • 12

    2023.01

    米芾《韩马帖》释文

    米芾《韩马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3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标签: 米芾 释文 韩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