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关键字:李斯

李斯

  • 练习李斯峄山碑需慎重..

    14

    2024.01

    练习李斯峄山碑需慎重 切勿走火入魔

    《峄山碑》即《秦峄山碑》的简称,我们在练习李斯的《峄山碑》时需慎重,千万不要把《峄山碑》作为终极的书法追求,切勿走火入魔。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李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名相,其命运的复杂与深刻,难以言表,他理应写出能够表达他内心.....

    标签: 峄山碑 李斯 练习 慎重 切勿 走火 入魔

  • 李斯 嶧山刻石(阴) ..

    06

    2023.08

    李斯 嶧山刻石(阴) 高清图

    嶧山刻石(阴)秦 李斯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纸本未知未知164x71厘米《峄山碑》是秦代小篆的典型代表,于秦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率群臣东巡登峄山时,传由丞相李斯所书,其内容是歌颂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碑》还有《峄山刻石》《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等别称,碑石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如今所能见.....

    标签: 刻石 李斯 高清 嶧山

  • 李斯 峄山碑全本秦 高..

    10

    2023.01

    李斯 峄山碑全本秦 高清图片

    峄山碑全本秦 李斯 西安碑林博物馆立轴218x84厘米《峄山碑》一般指峄山刻石(秦代刻石)。《峄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峄山石刻”“峄山碑”“峄山铭”“绎山刻石”“绎山石刻”“绎山碑”“绎山铭”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诏”)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刻于.....

    标签: 图片 李斯 高清 峄山碑 全本

  • 李斯《琅琊台刻石》..

    16

    2023.08

    李斯《琅琊台刻石》

    琅琊台刻石高129厘米,宽76.5厘米,厚37厘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所到之处多立石刻碑,以宣扬他的统一业绩。李斯为之书《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刻石为标准体,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们视为“小篆极则”。王澍评其书法“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不许人.....

    标签: 刻石 李斯

  • 李斯《峄山刻石》小篆..

    01

    2023.01

    李斯《峄山刻石》小篆(会稽本)

    《峄山刻石》在邹城博物馆里,藏有一通四方碑,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碑刻石。刻石为四方柱形,高1.90米,四面均宽0.48米。左侧面南向,中部偏下有一横断痕,断痕致字有残缺。以行书刊刻元代跋文,跋语,共8行,每行26字,记述了摹刻经过。刻石的正面、右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刊刻秦二世诏书。正面西向,共刻篆书5.....

    标签: 会稽 小篆 李斯 峄山刻石

  • 李斯

    06

    2023.06

    李斯

    李斯(?~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

    标签: 李斯

  • 李斯

    02

    2023.11

    李斯

    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

    标签: 李斯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