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
2023.11清代书法-书法发展史
清代是封建社会的最后时期,到辛亥革命为止,历时三百七十多年。清代书法从整体上表现出的是被称为“尚质”的风格趋向。明末清初时,由于傅山等一批书家已将钟王以来的书风革新变化并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清代文网严酷,大兴文字狱,所以清代朴学之盛与篆隶书风之盛皆与之大有关系)。入清以后,人们逐渐把注意力.....
-
09
2023.11 -
09
2023.11 -
09
2023.11评书药石论
臣闻率土作贡,任其所有,率身事主,罄其所能,心存口念,无所避就。况今荡然不讳,忠臣义士,咸肆其辨,可谓开大达之道。陛下亦以臣知于书也。论于书道,是臣之职,知而不说,用臣何为? 臣之所言,不敢不尽。 假如欲学文章,必先览经籍子史。其上才者,深酌古人之意,不拾其言。故陆士衡云:“或袭故而弥新。”.....
标签:
-
09
2023.11 -
08
2023.11 -
08
2023.11 -
08
2023.11秦代书法-书法发展史
文字发展到了战国时代,人们已不仅仅关注于文字的使用,对于文字书写的自身价值也有了觉悟。文字的产生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应该说它产生的原动力是纯功利的。可是在产生形成的过程中,就很难说其中没有一定下意识的审美选择,比如蒙昧时代的文字记事符号也不只是标明或暗示某种事物,就是从今天所说的形式语言角度来说也不能.....
-
07
2023.11免费教给您练就一手好字的窍门
免费教给您练就一手好字的窍门一、主笔优先空间大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主笔一定要抢占空间,突出形象,也就是说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要写得张扬放开。1、下横“三正土生”、上横“丁下万百”、中横“女士丹七”、长竖“斗井牛半”等。2、斜捺的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
-
07
2023.11说文解字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
标签:
-
07
2023.11明代书法-书法发展史
明代书法的总体特点是书法向着多元化发展。至宋时书艺已不仅限于立碑、公文、书信等场合,扩大到了主要以文学作品为媒体的纯艺术创作,还被文人一派画家大量用于绘画的题跋上。这样的风气至元更甚,以至于我们要了解有些书家的风格,有时还多只能在画作的题跋中见到(如倪赞的书作)。明清以后,诗词、文赋、对联(始于五代.....
-
06
2023.11二王等书录
夫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二王之书,当世见贵,献之尝与简文帝十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顾聊存之。”此书为桓玄所宝,玄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选缣素及纸书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帙,常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败,并投于江。晋代装书,真、草浑杂,背纸皱起。范晔装治,微为小胜。宋.....
标签:
-
06
2023.11述书赋
述书赋(上)述书赋(下)《述书赋》语例字格(窦蒙)《述书赋》附述书赋(上) 论周至唐一十三代,工书史籀等二百七人,署证徐僧权等八人,印记太平公主等十一家,述作梁武帝等十家,征求宝玩韦述等二十六人,利通货易穆聿等八人。 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自时阙后,迭代沿革’朴散务繁,源流遂广,渐备楷.....
标签:
-
06
2023.11 -
05
2023.11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传)各纵28厘米 横15厘米 上海朵云轩藏释文:予罢秩醴泉,特诣东洛,访金吾长史张公旭,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宅憩止,己一年矣。众有师张公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师事张公,竟不蒙传授,使知是道也。人或问笔法者,张公皆大笑,而对之便草书,或三纸,或五纸,皆乘兴而散,竟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