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12

    2024.03

    中秋帖与鸭头丸 虽面貌不同笔法有别实乃一脉相承

    《中秋帖》与《鸭头丸》传皆为王献之书法,版本繁多,真伪争议不断,暂且不论,两帖书风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可作深入分析。《中秋帖》,通篇仅22字,几乎没有字距,字字相连,连绵迭宕如“火箸画灰,连续无端木,所谓一笔书。”(米芾语)。点画疏密有致,开合自如,笔势流畅自然,疾利痛快。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

    标签: 一脉相承 不同 中秋帖 笔法 面貌 鸭头丸 有别 实乃

  • 12

    2024.03

    二王书法艺术的巨大分野 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成下品

    米芾在《论书帖》中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成下品。”晋人最具代表性的书家非二王莫属。二王书法的实力及影响在书法史上无人能及。而实际上二王书法艺术存在巨大分野。可以将“晋人格”分为以王羲之草书为代表的“晋人格”与以王献之草书为代表的“晋人格”。更多书法内容尽在.....

    标签: 下品 书法 二王 人格 巨大 艺术 草书 分野

  • 12

    2024.03

    倍受争议的爨宝子碑 看似粗拙却充满生气

    东晋南朝书法是“二王”的天下。然而,云南的边陲却有《爨宝子碑》留世。这块有着迷一般的石碑,在元之前没有任何记载,首见于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但也没人引起注意,在地下沉睡了1373年,于清光绪年间(1778年)出土。据说,出土后此碑石曾被人用作做豆腐的压石板,让邓廷桢之子云南曲靖府主邓尔恒发现。南朝禁.....

    标签: 争议 充满 爨宝子碑 倍受 看似 粗拙 生气

  • 12

    2024.03

    这位老爷子 他把颜体写活了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清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中法战争.....

    标签: 颜体 这位 老爷子

  • 12

    2024.03

    欧阳询的隶书风格 既有汉隶魏晋遗风又有自己的笔法

    都说字如其人,传说欧阳询的长相非常丑陋,却写得一手好字。其实字的好坏与人的长相没有多大关系,但一定与他的学识有关,欧阳询就是聪悟过人,博览群书,精通经史的书法大家。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欧阳询的楷书史称为“欧体”,家喻户晓,但在形成欧体之前,欧阳询有过一段写隶书的历史,他写的汉隶碑版.....

    标签: 欧阳询 汉隶 笔法 自己 隶书 风格 魏晋 遗风

  • 12

    2024.03

    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书法 千万不要去学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的楷书

    书法名家张旭光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或者说,刚开始学习书法,千万不要去学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的楷书。为什么?因为欧阳询作为唐代初期的书法名家,在他的楷书里,法度十分完备,严谨的字形,严格的笔法,甚至他把笔锋都藏起来了,你怎么去学?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现在很多人想要能过书法大赛而成为.....

    标签: 不要 为什么 书法 什么 千万 唐代 大家 学习 开始 楷书 欧阳询

  • 12

    2024.03

    书法获奖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这两个条件是必须的

    当代书法是很有意思的,展览很多,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条件,就能获奖,如果获奖了,那名气也就大了,而有了名气以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但是,凡是有了名气的人,就会在书坛上“独领书风”。这么说,书法究竟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按照书法艺术性的角度来说的话,书法是没有标准的,这是艺术.....

    标签: 两个 书法 作品 出来 创作 如何 必须 条件 获奖

  • 12

    2024.03

    写书法下笔就成墨猪 不会蘸墨是主因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给“墨猪”下的定义是: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墨猪就是笔一着纸,便洇成一个大墨团。形成“墨猪”的原因是什么?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笔法问题。卫夫人说的那种墨猪就是缺少笔法形成的。没有用中锋,侧锋平拖甚至偏锋平拖,很容易形成墨猪。第二个原因就是不会蘸墨。很多人觉得蘸墨.....

    标签: 下笔 不会 书法 主因

  • 12

    2024.03

    书法家必须写好古典诗词吗 有必要吗

    我们针对“书法家必须要写好古典诗词吗?”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我们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讨论。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陈 宇:书法和古典诗词、楹联,本质上两者技法理论相通,都是从掌握基本技法到熟能生巧,再任由驰骋、无拘无束的状态。事实.....

    标签: 书法 书法家 写好 古典 必须 有必要 诗词

  • 10

    2024.03

    书法博士考试时交了白卷 为什么陈振濂教授还要表扬他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考试时,不管会不会答题,都要做上几道题,就不会得零分了。但是,这位书法博士在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让大家根据自己的认知,现场考试,题目是谈谈你对现代书法的认识,并完成一些作品。可他在考试结束后一字未动,最后竟然交上了白卷,他的老师陈振濂事后还对他进行了表扬。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更多书.....

    标签: 为什么 书法 什么 博士 教授 还要 考试时 白卷 陈振濂 表扬

  • 10

    2024.03

    回望书法历史 那些名垂千秋的名家们

    回望书法历史,你会发现这一路走来,居然是一个多么悲伤和离奇的回眸。那些名垂千秋的名家们,多数时候都是处在痛苦和不与世俗为伍的漩涡中。此时,挥笔就成会抒发心情最佳的方式。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1、悲苦东晋时的王羲之,一代书圣王羲之出生的时代,正处在西晋王朝即将灭亡,“东晋”正在兴起,这.....

    标签: 书法 历史 那些 回望 名垂千秋 名家们

  • 10

    2024.03

    赵孟頫最后一幅书法作品 堪称书法生涯的完美的谢幕

    写完这幅书法,赵孟頫传奇的书法生涯才算完美谢幕。《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去世前的书法名帖,为送当时隆教寺的高僧主持祖瑛和尚。赵氏特书此疏。此卷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68岁。写完这幅作品后的第二年6月,一代书画大家,在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后怅然离世。更多书法内容尽在.....

    标签: 一幅 书法 作品 堪称 完美 最后 赵孟 生涯 谢幕

  • 10

    2024.03

    谭延闿临大麻姑220遍 悟出学颜妙诀

    谭延闿 (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著述有《组庵诗集》等 。聪颖好学,5岁入私塾。其父规定三天要写一篇文章,五天要写一首诗,还要练写几页大、小楷毛笔字。民国书法家中曾有“真草篆隶四大家”之.....

    标签: 220遍 谭延闿 颜妙诀 麻姑

  • 10

    2024.03

    颜真卿写祭侄文稿蘸墨几次 每一次蘸墨写下的字迹越来越长

    七次蘸墨,包含雷霆般的力道!《祭侄文稿》全篇全文近三百字,却只用了七次蘸墨。我们数一下:第一笔蘸墨,写下: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第二笔蘸墨,写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

    标签: 一次 字迹 文稿 祭侄 越来越 颜真卿 几次 写下

  • 10

    2024.03

    王羲之家族书法真迹 辽博藏万岁通天帖

    《万岁通天帖》 又称唐摹 《王羲之一门书翰》 《王氏宝章集》 , 是唐代流传下来王羲之、 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僧虔、王慈、王志七人十幅书法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因署有“万岁通天”年款,所以称为《万岁通天帖》。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万岁通天二年,一位时任散骑常侍的官员王方庆自称是王羲.....

    标签: 万岁 书法 王羲之 真迹 通天帖 家族 辽博藏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