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紫茄诗长卷 414X24.5cm (绝笔。82岁书)
附原书序言:董其昌《紫茄诗》行草长卷
作者:不羁
此为董其昌书“紫茄诗”长卷,长414厘米、高24.5厘米,清新隽逸、秀美绝伦,然又不乏老辣,虽不能说是董氏极品,但也是其上乘代表作。此卷作品疏朗闲适,轻歌曼舞,是一种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不计温饱、寄情翰墨的精神生活写照。
董其昌(公元1555一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七,华亭人(今上海松江)人。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l 5 8 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他天才俊逸,善谈名理,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明史.艾苑传》载:“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此论在如今看来当有商榷之处,若说邢侗、米万钟书法有逊于董其昌,这明眼人一观便知,但谈到张瑞图“不逮其昌远甚”恐怕已不确切了。不管是较董其昌前的徐渭,还是较其后的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傅山,皆为开宗立派的大家,风格迥异于秀美的董其昌,成就卓著。单论相较的张瑞图,侧偏锋用至极致,横撑取势,戛戛独造,钟、王之外闢一蹊径,当与董氏抗衡矣。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辙而。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自此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这段自述不仅表明了他的学书方向、轨迹,而很重要地说明了他自大收藏家项子京府中获睹古代书法真迹后眼界大开、学书大进的事实。古人学艺不如我们现在照相制版印刷术如此发达,出版图书众多、可以比较优劣,他们能见到一个古代法帖拓本(或许还是漫漶走样的)已经很不错了,何况还是纸精墨良的真迹或是摹本,这对于开拓视野、提高技法手艺是何等的重要!此后董其昌又博涉李邕、徐浩、柳公权、杨凝式、苏轼、米芾等前贤的笔意,锲而不舍、研精入微,终于自成一家,开创了秀润疏宕、隽逸清新的董派风貌。
董其昌书法一生追求清淡、讲究用笔,又云:“余书与赵孟頫较,各有短长。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往往率意,当吾作意,赵书也输一筹,第作意者少耳。”此段话中董其昌自矜他临摹功夫了得,从大量存世的作品来看,虽未如他自夸的高不可攀,却也是精深的。董其昌官高权重,家庭富足,历代书画庋藏甚夥,经他眼的也多,日积月累,鉴赏能力自非常人可以企及。他临仿颜鲁公、米元章之作,功力深湛,既有本意、又存己意,精神完备,神采逼人,实为难得的佳作,并且他于此两家也获益最多,可以说是他的书学脊梁。
清初帝王俱喜董其昌书法,以至好事者争相追捧、效法,遂风靡全国。清内廷也入藏其作品,行情日益看涨,贵为名品矣。
此卷《紫茄诗》行草长卷,董其昌落款纪年为“丙子三月望”,也即明崇祯九年(公元 1636年),董其昌已八十二岁高龄,并于这一年的十一月份去世。所以此卷书作实为董其昌之绝笔,弥足珍贵。
此卷书法由今人谢稚柳先生题卷首、杨仁恺先生作跋,是为锦上添花。
2023-11-26 08:30
本文来源:古代字帖集 - - 紫茄诗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1219.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