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传授诀曰: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忙则失势,缓则骨痴,瘦则形枯,肥则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开头说的即是拿笔的状态,要“圆正气力”,这是对力的要求。任何有方向的力都是一种偏颇,仅仅拘于一方,少了多角度的可能性。而力若无方向,则是一种浑圆之力,内在充盈则有无限的可能性。执笔时候指实掌虚,如同内家武术的浑圆桩功,有了圆的力,则可以自如发挥。
进而下句则是“纵横重轻”,即有了一种力上的自由。而这个仅仅是一种生理的要求。还需要“凝神静虑”,即制心一处,有专注和排除干扰杂念的能力,这时候才可以“审”字势,即预判笔画走向。
势其实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笔画出现之前的趋向,一个是笔画之后的趋向。前者是“未起之象”的征兆,后者是“余音绕梁”的回味。这里表达的应该是前者,因为从书写者角度出发,提前判断笔画将起之征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意识要在行动之前,即王羲之所谓“意在笔先”的含义。
有了这个“意在笔先”的审察势的能力,才可以做到“四面停匀、八边俱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很多人不知道意在笔先的能力训练,则写字时候会在过程中仓促准备,眼看则笔停,于是结构笔法则停滞,线条质量大打折扣。
书法学习的很关键的训练,即是这种意在笔先的训练,是要首先训练眼睛的捕捉能力,其次是手写协调,二者都具备了,才是真正临帖的开始,你才真正跟得上古人的节奏。否则都是凌乱的节奏,仓促之间兴趣理趣皆无,成了无意义的一遍遍重复,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放弃书法,对书法有了厌恶的一个原因。
有了意在笔前的对势的预判能力,下一步则要有心眼准程的能力,即精准。手眼和内在高度统一,每一笔都在精准的位置上发出,由此,方能注意疏密欹正。这才是书法的真正训练的方法,是一种感知能力的训练,而不是技术能力的训练。
技术是艺术感知表达的现象,艺术的本质是感知调用,学习的也是这种调用能力才对。而不是不断学习技术表象,因为那个不是艺术的源头而是艺术的结果。仅仅学习表象,则只产生了一个能力的训练,即模仿能力。模仿虽然能做到表象上的类似,却在细节处永远无法做到淋漓尽致。
模仿的“效果”似乎很好,很容易有成就感,因为模其外而无其内,这种能力是僵死的,不是构建书法艺术生命力的源头。因为对过程中“势”的表达一无所获,若一切为了结果,则是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样子,如同很多人因此就养成了多笔描摹的陋习。懂得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如果缺少这种能力,不能把握正确的书写节奏,就会产生“忙则失势,缓则骨痴,瘦则形枯,肥则质浊。”,这些都是书写速度与节奏把握不好而产生的。过于慌乱,则没有把握势,接下来的笔画都是节奏错乱的,则是因忙乱而失势。
而如果反之,因过缓而没有跟上节奏,则字骨的建立就很难有效,变得绵软无力。进而笔法上也可能因为过快而消瘦,进而形如枯槁。而过缓则容易造成肥腻,进而没有清气,浊丑而凌乱。
欧阳询告诉我们要“细详缓临”,才能“自然备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缓”和前面“缓则骨痴”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古人是说的内行话,本质是自我表达的感想,不是为了给对方讲而分清逻辑。故而古人说话并非严密逻辑,而是默认对方了解情境而直接说了后面的意思。
所以虽然情境不同,却都用了一个“缓”字,就会造成一个误会,前面刚刚否定了“缓”,为何后面又强调“缓”?也正因为如此,后人认为中国古人缺乏逻辑思维,以此为据。这是一个让人喷饭的结论,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判断。恰恰证明看的人是看不懂的,无法进入情境。
内行信息要给外行说清楚,才要捋顺逻辑,这是在社会信息普及的文化背景才会出现的现象,过去是有阶层分野的,是现代条件变化了,我们才能很容易的看到书法家的感悟,而如果你自己无法体会,岂能让古人去为你更改呢?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2 12:35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书法的结构非是字形设计 而是立体的综合规划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624.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