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其实体现了人的精神和力的合理运动,这点和武术非常相关,笔如人体,杆为脊椎,毫如四肢。故而武艺舞蹈与书画笔法相类。毫不可硬压,如膝盖不能太曲,前者伤笔,后者伤膝。 毛笔的运动如同人在行走,脊椎带动四肢协调。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书法最精妙处是过程中的发力,起承转合,而不是结果的线条呈现。
“提,按,顿,挫“都是动词,不是名词。因为要表示过程。
永字八法中的“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也是动词,表达的是动态,不是结果。
我们还可以用车举个例子:车,以圆带方,四轮为轴,变化之机也。亦如人体,也似毛笔。方向盘控制与运笔细节,离合刹车与步法移动。驾驭车,如同驾驭一个身外身,车的移动如同身法变化,四轮为四肢,手握方向盘,如同把握了带动四肢的脊椎。车是身外身,若能找到身内身的运动规律,则明内家拳奥义也。
内家拳以脊椎和胯做为运动的枢纽核心,因此而带动四肢,四肢运动其实是脊椎和胯的运动延伸,且具整合之劲。高明的舞蹈家也是如此,这是内外家显著区别之一。
书法与武术相关联,是在力的运动模式和精神的调用上,我们会发现,很多书法理论说不清楚的事情,拳谱说的很清楚;而很多武术理论说不清楚的事情,书法理论却很清晰扼要。
书法的”提按顿挫”如形意拳的 ”起落钻翻”;
书法的”中锋运笔”如太极拳的 ”尾闾中正”;
书法的”藏锋护尾”如大成拳的 ”力不出尖”。
书法的”捻杆转腕,无使节目孤露”,如螳螂拳的”浑身似轴,受力则转”。
作拳要借地之力,行笔是借与纸的摩擦之力。笔杆的施力大小与笔毫的弯曲度,有一个相对的距离力量关系,这正如内家拳站桩,是锻炼四肢和脊椎胯的距离力量关系,即“肩架”,而书法结字,也强调这个,为“间架”,这就是另一个层面的对应了。
提按,是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主要区别之一。提按则有粗细浓淡的变化,体现的是力度,确切说是纵向的力量。大部分人对写字画画的印象都是涂抹,涂抹是横向的,叠加的。而中国书画的毛笔艺术,是横纵结合,有渗透的压力。
写过的线条,因为水分增加和笔力影响,是凹下去的。西方油画与之恰恰相反,其颜料是层层叠加,是凸起来的。
明白提按,才知道“力透纸背”的原理说的是什么,才明白什么叫“如锥画沙”,即纵向力量与横向移动的结合。
书法与武术很像,书法是以笔杆做躯干,以笔毫做四肢,故而书法也讲究笔杆的“尾闾中正”。何绍基说“写字亦如做人,先把脊梁竖起”,我理解其不是说写字姿势,而是拿笔姿势。
提按,很像武学所说的“手起身落”,即手起的时候身体落下,而手落的时候身体起来,这两部分形成一个协调的整理,身体提则手按,手提则身落。产生了这个协调的震荡,是身体的一种调用。
董其昌说“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倌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
按得下、提得起,是为有力。这种力,说的是对笔墨的控制力,不是使劲写字,“力透纸背”说的是纸张受到笔和墨的压强,更利于墨汁渗透到纸里,我们要做的是用笔的时机和发力,让这个过程顺利进行。如果把毛笔压到底,就算把纸张都划破,最后笔不懂提起来使用,失去控制,这样的用笔只能叫软弱无力。
笔画的转换方向称为转折,其实可以看作不离纸的连续两个笔画,其要领也在提按,提则束,按则放,放出去要能收得回来是为主宰。形意拳把这个叫做“束展”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5 08:58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书法与武术的相通性 提与按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812.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