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汉代书法的典型特征 那时的毛笔是怎样配比的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2-26阅读数:211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汉代书法作品的典型特征是铺毫更深,线条粗细度已经接近唐宋,起伏明显增强,这时候的毛笔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配比,是否有引进其他动物毛制作笔头呢?在《中国古代毛笔研究》一书中朱友舟先生说:“战国时期以前的制笔工艺比较简单,汉代工具有了进步”。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简单”二字就概括了汉以前的笔,不知道当年的制笔师傅是不是服气啊。而对于汉朝工具的进步书中多次提到了这个说法,却没有详细的说明和描述,一下子就跳到了魏晋隋唐。

      汉代的书法作品主要是两部分:一是碑刻,二是简牍。不论从碑刻和汉简来看笔都有明显进步的痕迹。主要表现在铺毫更深,线条的粗度已接近唐宋。字也写得大了不少。二是线条的起笔和收笔的动作更加明显,线条里的起伏明显增多,这表示笔的柔韧度增强,聚锋也不错,这样起笔的藏露变化等细微的动作才有可能实现。

      简牍之居延汉简——笔画粗细对比强烈。

      兔毫的长度是有限的,最长不过4公分左右,还那么硬,想写得很粗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就带来非常关键的问题,到底汉代人书写的粗度有没有突破兔毫笔能达到的极限?如果没有,那么就不需要去探讨汉代笔用料的丰富性问题了,如果有,那就要考虑汉代人除了兔尖还用了什么毛料来实现线条粗度的提高,有没有现存的汉笔能够证明这一点呢?

      直至晋代王羲之写兰亭序的笔,还是以兔毫为主,加了一些比兔毫软得多的狼毫进去,但是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深按开叉的问题,而兰亭序的线条还没有汉简里的线条粗,从朱书中还可以了解到直到宋代羊毫入笔都被认为是掺假,苏东坡还笑话羊毫笔不好用,鸡毫笔更是不堪用。这些后面都会聊到。

      那么汉代人如果已经突破兔毫的极限,学会了制作其他材料的毛笔,而且还能写得很粗不开叉,那岂不是很离谱。难道汉的制笔水平已经达到的高度到了晋唐反而降低了吗?

      碑刻之汉代礼器碑局部

      用这么细的线条写大字,也就是说线条的粗细与字的大小的关系不是一个今天认为的一个正常的比例。这种现象在后世不多见,当然瘦金体是一个例外。

      这有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当时的人流行这么写,就好像今天的妹子都喜欢瘦。第二种情况是笔按不下去,就算要写大一点的字想写粗也做不到。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说,汉代按不下去的笔不少见,如果全是这样的字,谈什么汉代制笔水平有多大的进步那就扯到蛋了。

      可是,能写粗的真的也不少。

      我们大致可以将汉笔分为汉早期和汉中晚期。早期笔按不下去,对应的字也是蚕头雁尾不明显,结构自由而不规整,书法史上称为隶书的早期,或篆到隶的过渡期,隶法笔法还没完全成熟。从笔的性能来看,笔按不下去如何写蚕头雁尾?不是当时的人不想,是想写也写不了。那么汉代隶书的成熟一定是借助了某种软毫的加入,使得笔的深按使转成为可能,尤其是曹全碑的极圆的蚕头,这种极圆的蚕头定需要软毫的加入才能写得容易。兔毫并非不能勉强为之,至少是极不易得,不易得就不会形成习惯,作为一种风格就很难形成。

2024-02-26 20:40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