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身的墨香诗意,带着人们的无尽哀思,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于2023年8月21日在北京逝世。这位当代书坛巨擘诗书双绝,交相辉映,以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自由的笔墨意趣昭示文化对书法的重要性。他的创作取法晋人,以汉隶笔意作大草,形成别于前人的独家面目,为书法艺术开创了新的审美天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沈鹏以“中和”为旨,在“志气平和,不激不厉”的规范之内发挥着最大的创造,续接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在书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于沈鹏的书法,启功、赵朴初都有过很高的评价。启功曾说:“仆私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赵朴初也说:“沈鹏的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其诗作清新挺健。”而沈鹏自己则说:“书法果真为难”,并且“这门艺术也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性灵,我越是深入追求,就越是在艺术中体会到真、善、美及艺术与人性的一致性”。
沈鹏193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半生坎坷,幼时多病,成年以后正遇上几次时代风浪,这让他对自身、对艺术都充满了反思性,始终以一种深邃长远的历史眼光俯仰瞻眺,审视书法,关注现实。
今年3月,在为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成立所拟的讲话稿中,沈鹏写道:“中国诗、书、画在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影响及于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国家以至世界。口头相传的3000年前的民间诗歌,到《诗经》集为大成。书、画,最早刻在木、石上面,待纸张发明,笔、墨通行,出现了新面目。诗、书、画全能成为文人美谈。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非仅指某件诗画有特定的画境、诗意,更意味着人体眼睛、耳朵不同的感官在接受不同的艺术时具备通感。传统的力量是伟大的,中国诗、书、画历久不衰,今后肯定还要长期继续,它有群众形成的长久的美学感受为基础。”
“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这十六字方针是沈鹏多年的艺术总结和思考。他说:“为什么不提创造而标原创?就请看下面第二句的‘个性’,真正有创造性的艺术必须具备个性。人都偏爱自己的个性,也要学会尊重别人,互相评论而不独尊于一。我们有时习惯于把书法为政治、为社会服务简单化,我们的思维取向惯于大一统,缺少个性,要有点自由主义。”
沈鹏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尊重每位书写者的个性,写得好的地方他都会吸收。对于当前书法批评中常见的“丑书”现象,沈鹏认为,“丑书”这个概念是不科学的,“美”与“丑”一般都是从美学意义上区分的。但在舞台上,“俊扮”未必因其“俊”而掩盖内在的“丑”,“丑扮”也不因为脸上画的道,而理所当然地丑,可能更体现了美的本质。书法诚然离不开书内的基本功夫,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出于自然、发乎内心,不要矫揉造作、争奇斗艳。
以自己的智慧化育、启迪后学。多年来,沈鹏在中国书协、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馆等机构讲习传播书法艺术与古典诗词,“沈鹏书法工作室精英班”的不少学员已成为书法界的重要力量。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萧丽回忆:“先生给我们授课,不是把前人的理论重复一遍,而是将思考、实践中,体察、悟到、做到且得到的点滴传授、分享给我们,启迪我们思考。先生提出弘扬原创,同时自己也是原创的实践者。比之创新,原创不为标新立异,但更在于强调自我的觉醒。弘扬原创精神是让人拥有活泼的心灵,是勇敢地表达出自我意识,是人的智慧的显现。”
事实上,作为书法理论家,沈鹏着眼书法创作本体,关注当代书法现象,构建书法批评坐标,思考书法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书学观点,如“书法是纯艺术” “书法的内容即形式”“魏碑体的艺术独立性”“书法本质追求的诗意性”“学养比技术更重要”“书法不能给人以知识”“不要过于迷信有些古人的书法观念”“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浓度、技巧的纯度”等。这些书学思想不但具有理论高度与学术深度,而且对于当代书法创作具有指导价值与现实意义。
沈鹏近年来著述出版的《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曾荣获2020年度中国好书。该书从“书学”的概念讲起,以十六字方针贯穿其中,谈书艺和书道的哲学内涵,进而论及治学和人的价值等问题。沈鹏强调书法要回归本体。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富有形式感、形式美的艺术。中国文字有“形音义”,书法属于“形”。它没有文字的、工具的作用,没有功利的目的,不会为某一派、某一种政治目的服务。但书法无论是“内”还是“外”都是没有边界的“无限”。沈鹏说:“任何人的书内和书外都是分不开的。再扩大一点,要增加很多文史知识,绘画、音乐、舞蹈、诗歌,看得或懂得越多越好。”“努力获得各种艺术的通感,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
众所周知,沈鹏诗歌的成就与书法并进,彼此融合,而形成其独特的“诗书”。以书写诗,以诗入书。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沈鹏仍沉醉于句读的推敲,并以诗韵而唱和时代,以古典格律诗描绘现代生活。比如,他在《尤物》中这样写道:“读书万卷托虚空,尤物粘连五指中。一网大千全打尽,刹时微妙许包容。机械力比人超速,高智商教尔失聪。知识亲情殆扫地,杞忧又把电源充。”将童心、妙趣寓于对手机的描述中,仿佛语言的漫画,活灵活现地表达了手机时代人们的境遇。沈鹏还以古典诗评价与提炼经典文学作品。《读鲁迅小说诗二十四首》别出心裁,耐人寻味,如《狂人日记》之二“吃人人吃两由之”句,初读绕口,实为递进。单从字面上来看,通俗易懂;若从内涵来品,极具画面感与认知高度。这样的诗是作者精神价值与思想观念的一种表达。诗言志,其主旨正在于此。此外,沈鹏对书法理论和对历史上书法家的研究均有独到的见解,且以诗表达,形成了他的论书诗。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诗词与书法的内在关系?诗以言志,书为心画。事实上,诗词和书法均宗于道、本于心,二者都运用了汉字的意美,在更高、更深的要求上都是要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对真善美追求的内在规律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非异的。从形式技法层面而言,诗词重点发挥了汉字的音美之感耳,讲究对仗、粘连和押韵等格律要求;书法则重点发挥了汉字的形美以感目,讲究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要求。二者各美其美,体现出非一的关系。尤其是在书法的“展厅时代”,形式、技巧、视觉被特别强调的同时也突显了“文化”的短板。以诗化书、诗书合一,其实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中国传统文脉的核心。
诗理通书理,悠游性道中。沈鹏以诗书相融、艺道并进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在诗书作品中的人文价值和原创意识,不仅为当代书坛打开一个更加开阔的视域,而且对当今书坛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斥笔龙蛇走,冲冠鬓发邪。苍茫唯独立,旷达致无涯。”这是沈鹏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他创作的《斥笔图》中题写的诗文。这件合璧之作在2021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闻道未迟——沈鹏诗书作品展”中受到媒体和观众的聚焦,画面上,沈鹏独立于苍茫间,鬓发在风中飘扬,双眸透出光华,挥毫而立,斥笔形象跃然纸上。而这首诗更是将沈鹏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和深刻的思想刻画得淋漓尽致。
2024-03-25 15:58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沈鹏对书法作品的理解8个字概括:书为心画 旷达无涯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6259.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