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适我无非新 读王羲之 《兰亭诗》一章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01-23阅读数:165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盘绿水滨。

廖朗天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籟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这首诗是公元353年,即《兰亭序》一文中所说的“永和九年”,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时王羲之所吟诵的。兰亭诗集中共收录41首诗,其中存有王羲之诗二首,一首为四言诗,一首为五言诗共五章。这首诗即为王羲之五言诗里五章中的一章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加之佛教的传入和老庄玄学的盛行,使文人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扪虱而谈,追求一种恬淡闲适、洒脱清幽的生活情趣。因而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们郊游唱和、相聚饮谈的活动较多。如与兰亭雅集前后的、由西晋石崇召集的金谷之游,由东晋名士陶渊明邀请的斜川之游和庐山石门之游等等,均有诗集和序文存世,但其故事与诗文大多已被淹没在茫茫的历史尘埃之中。唯有王羲之组织的这次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的集会,因一幅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而传颂千秋。

王羲之的这首诗,系一首五言古体诗,其诗的字面意思大致是:阳春三月,万象更新,正可以寄情山水,畅叙幽情。诗中的“群品”即指万象。仰望空明澄澈的万里晴空,俯见清澈细缓的一泓曲水。面对如此寥廓朗润-望无际的景观,人们可以从中启迪、感悟自然与人生的真谛。伟大啊,大自然的功绩!造化对天地万物不偏不倚。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平等地享受着造物主的恩惠。在这春光融泄、惠风轻拂的美好时光,大自然中的万物无一不是新鲜而充满生机的。

对于王羲之这首诗的理解,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作者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阳春时节,在茂林修竹、流觞曲水的美景之中,“ 群贤毕至”、“畅叙幽情”,抒发“游目骋怀”的快意,感悟“道通为一”的老庄思想。对于此诗的这种认识与理解是无可厚非的,他们主要是从作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诗面的含意去考量的。如果结合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所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那么对此诗是否应有更深层面的理解呢?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王羲之的这首诗是在他51岁时作的,是他的书法艺术到了“晚来善”的阶段。回顾他40余年临池舞墨的艺术实践,写出了“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的诗句,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艺术实践、求索精神和美学思想的体现。在书法艺术的领域,王羲之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面对两汉至魏晋以来,中国书法正处在辞旧创新、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他以“适我无非新”的艺术理念,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从而成就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

王羲之“适我无非新”的艺术理念,在他的书法艺术实践过程中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转益多师”。相传王羲之七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其父王旷是其启蒙老师,后拜师于卫夫人。长大成人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王羲之以海纳百川的治学精神,在广泛研习他所能见到的名家书作后,转益多师,方能“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二是“师古而化”。王羲之的楷书是师承钟繇与卫夫人的,虽然钟繇楷书对“正书的形成有开创之功”,但脱胎于汉隶的钟繇楷书带有明显的隶书笔意。王羲之大胆扬弃了钟繇楷书中的隶意,形成了匀称整饬,形巧势纵的楷书新境界,开启唐楷法度之先河。王羲之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出“尽善尽美”的《兰亭序》,把中国书法艺术中的行书推向了一个极致。东汉刘德升有“行书之祖”之称,钟繇行书即取法于此。王羲之承古而开新,所创作的《兰亭序》等行书作品,体势妍美,笔法精臻,洗练细腻,丝丝入扣,成千古习书者之楷模。

王羲之“适我无非新”的艺术创新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其现实意义。

2023-01-23 14:22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