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关键字:王献之

王献之

  • 晋 王献之《洛神赋十..

    03

    2024.11

    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宋刻旧拓剪裱本

    楷书最早出现的时候没有这个词。我们看南朝的书籍,上面讲某某人擅写隶书,这个隶书都不是讲的八分书,也不是讲的汉隶,就是讲的楷书。比如说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我们看到唐代的张怀瓘、孙过庭在文章里讲的隶书还是指楷书。从汉代隶书到像王羲之一类的楷书发生变化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微妙的渐变过程,不是.....

    标签: 王献之

  • 王献之《地黄汤帖》,..

    03

    2024.11

    王献之《地黄汤帖》,又名 《新妇地黄汤帖》研习行书须精心探究的法帖之一

    王献之《地黄汤帖》,又名 《新妇地黄汤帖》,现存墨迹是唐人墓本(又传为米芾临本)。《地黄汤帖》用笔外拓,笔画圆腴而纵逸,极富节奏感。起始“ 新妇”两个字写得古朴凝重, “服”字以后,渐渐放开,到第二行已很洒脱,笔画连绵流畅,提按一任自然,纵放自如,充满韵律感。此帖点画精谨,用笔一丝.....

    标签: 《地黄汤帖》 又名 新妇地黄汤帖 法帖 王献之 研习 行书 精心 探究

  • 妍与媚:王献之的书法..

    27

    2024.10

    妍与媚:王献之的书法审美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着名书法家、诗人。与其父并称为“二王”,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王献之胆识过人,有一次与王徽之共在一室,忽然起火了,徽之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夺门而逃。而王献之则神色恬然,和缓出屋。又有一次小偷入室盗物,献之徐徐.....

    标签: 书法 审美 王献之

  • 草书临王献之《玄度帖..

    25

    2024.10

    草书临王献之《玄度帖》条幅

    草书临王献之《玄度帖》条幅(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玄度时往来,以此为慰。兴公使适还。山临。...

    标签: 条幅 王献之 草书 玄度帖

  • 晋 王献之 中秋帖 是..

    23

    2024.10

    晋 王献之 中秋帖 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

    晋 王献之 中秋帖 27x11.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无署款。《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

    标签: 中秋 中秋帖 十二月 完全 宝晋斋法帖 王献之

  • 如何让你的书法作品饱..

    16

    2024.10

    如何让你的书法作品饱满行气 王献之《鸭头丸帖》

    一行之间首尾贯串,把一个个字排列起来,大小、长短、肥瘦、向背、首尾之间,应搭配得当,尤其是笔画的排列由首至尾要气脉连贯,不懈怠,又不支离,这就是一行之中的行气。01字守中线在一字之间,要有一根中线,不可偏离。在行草字中,似乎有一个字偏左,另一个字偏右,首尾连贯起来看时,还是在一根中线上。楷字也是这样,.....

    标签: 书法 作品 如何 王献之 行气 饱满 鸭头丸帖

  • 王献之《中秋帖》里的..

    21

    2024.03

    王献之《中秋帖》里的这个“上”字书写算败笔吗

    竖直了简单,竖成这样才叫功夫。可以经常看到那些世界级选手,在比赛中出现马失前蹄的现象,所以一个名家在状态差时写得不好也是应该的,是合常理的。要求一个人每次都能超水平发挥,才是奇怪的。感觉竖写的都不直啊(本人书法小白 有错请指正)咱能不能别侮辱王献之了?这破字什么玩意,一股浓浓的野路子味道.....

    标签: 《中秋帖》 书写 王献之 败笔 这个

  • 黄庭坚评价柳公权书法..

    14

    2024.03

    黄庭坚评价柳公权书法 说王献之在世也不过如此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一生善书,并有很多书论观点。在谈到书法的质感问题时,评价了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他是这样说的:“柳公权《谢紫丝靸鞋帖》,笔势往来如用铁丝纠缠,诚得古人用笔意。《道林岳麓寺诗》,字势如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巧太深耳。少令巧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黄庭.....

    标签: 书法 柳公权 王献之 评价 黄庭坚 在世 不过如此

  • 书法趣闻 王献之背后..

    27

    2024.01

    书法趣闻 王献之背后的女人

    熟悉东晋历史的人知道,那时有所谓门阀政治,几个大家族非常有势力。比如说以王导为代表的王家,以郗鉴为代表的郗家,以桓温为代表的桓家。大家族间常有互动,比如王导的侄子王羲之就娶了郗鉴的女儿郗璿(xuán)。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床快婿的故事好像也没有很浪漫、很潇洒。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ld.....

    标签: 书法 王献之 背后 趣闻 女人

  • 王献之志存高远 立志..

    27

    2024.01

    王献之志存高远 立志超越父亲

    王羲之除了为中国书法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之外,还为书法大家庭增加了人口。他和夫人郗璿一共生了七个儿子,效率堪比一个藤上七朵花的葫芦娃。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七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要是搁到计划生育的今天,罚款要交到破产。让人欣慰的,王羲之这七个儿子,哥哥都是.....

    标签: 父亲 王献之 超越 志存高远 立志

  • 王献之书法欣赏 中秋..

    26

    2024.01

    王献之书法欣赏 中秋帖神采如新

    《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一、江州帖: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东改(次)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

    标签: 中秋帖 书法 欣赏 王献之 神采 如新

  • 书法故事 谢安和王献..

    26

    2024.01

    书法故事 谢安和王献之的故事

    谢安和王献之的故事:唐孙过庭《书谱》记载谢安索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于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

    标签: 书法 书法故事 故事 王献之 谢安

  • 王献之思恋帖欣赏 一..

    25

    2024.01

    王献之思恋帖欣赏 一段千年前凄美的爱情故事

    古往今来,不论东西,爱情的故事总是悲伤的多,情人节的底色也是伴随着凄美和无奈。也正因为如此而感人至深。中国的一副传世书法作品,记录了一位中国古人的所思和所感,让我们看王献之的《思恋帖》,了解这幅作品背后的一段千年前的凄美爱情故事。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王献之.....

    标签: 欣赏 王献之 思恋帖 一段 千年前 凄美 爱情故事

  • 王献之书法特点及其性..

    12

    2024.01

    王献之书法特点及其性格故事介绍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王羲之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又称“大令”。《晋书》卷80载,王献之七岁学书法,年少时就颇有名气,性格高傲豪迈,不受任何约束,即使闲居终日,容貌举止也从不懈怠,风流倜傥,在当时居于首位。当朝太傅谢安十分钦佩并赏爱他。王献之先担任州主簿,后来在谢安手下当长史,又出任吴兴太.....

    标签: 书法 介绍 及其 故事 特点 王献之 性格

  • 王献之书法如何 王献..

    20

    2023.12

    王献之书法如何 王献之为何变幻多端

    王献之书法如何?王献之,世称“王大令”。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继承王羲之的骨鲠廉退的禀性,高迈不羁,风流冠时。以下就是关于王献之的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曾劝其父改体,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建议.....

    标签: 为何 书法 如何 王献之 变幻

  • 柳公权 跋王献之《送..

    19

    2023.07

    柳公权 跋王献之《送梨帖》释文内容

    此是柳公权五十一岁时在王献之《送梨帖》后的跋,小楷四十三字。此跋没有碑版中字的拘谨,而自然映带;没有怒张之筋骨,而笔致含蓄;没有平正均匀之苛求,而自有真趣。此跋世人誉为“神品”。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释文】: 因太宗书卷首,见此两行十字,遂连此卷末,若珠还合浦,剑入延平。大和二年三月十日,司封员.....

    标签: 《送梨帖》 内容 柳公权 王献之 释文

  •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

    11

    2023.02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高清释文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正书二十一行,麻纸本,纵二二公分,横四七.四公分。后有元柯九思、王守诚二跋,《石渠宝笈初编》有著录,原迹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释文:臣献之顿首言。今月十二日辰时。中使宣陛下睿旨。俯询字学之由。仍赐臣玉璽牋。令臣小楷亲疏以入。臣仰承帝命。密露天机。昧死有言.....

    标签: 王献之 褚遂良 释文 高清 飞鸟帖

  • 王献之

    26

    2023.07

    王献之

    王献之(344~388),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后去职由其堂弟王珉继任,故世称献之“大令”,王珉为“小令”。献之幼即从父学书,而能变化父风,自成新貌。其书亦擅真、行、草,传世作品有楷书《洛神赋》,行书《廿九日帖》、《十二月帖》,行草《中秋帖》、《鸭头丸帖》和《东山帖》等。献之在笔势上变其父羲之的丰.....

    标签: 王献之

  • 跋王献之《送梨帖》..

    03

    2023.11

    跋王献之《送梨帖》

    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这是柳公权五十一岁时在王献之《送梨帖》后的跋,小楷四十三字。此跋没有碑版中字的拘谨,而自然映带;没有怒张之筋骨,而笔致含蓄;没有平正均匀之苛求,而自有真趣。此跋世人誉为“神品”。(.....

    标签: 王献之 《送梨帖》

  • 王献之

    23

    2023.11

    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

    标签: 王献之

  • 王献之草书九帖..

    24

    2023.11

    王献之草书九帖

    二、疾不退帖疾不退,潜处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忧。不审食复何如。(云)肌色可可。所堪转胜。复以此慰驰辣耳。三、消息帖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献之下断来。恒患湿头痛。复小尔耳。四、省前书帖省前书,故有集聚意。当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闻官前逼,遣足下甚急。想以相体恕耳。足.....

    标签: 王献之 草书 九帖

  • 王献之 玉版《洛神赋..

    01

    2023.12

    王献之 玉版《洛神赋十三行 》临习要点

    一、王献之和《十三行》 三、具体临习《十三行》的注意事项1.选用硬毫小楷笔,一般硬度在七紫三羊以上者均可使用。2.在纸墨方面,宜选用半生半熟的宣纸、熟宣纸或毛边纸,使用淡墨,一般用“一得阁”掺以磨墨或纯磨墨锭均可。3.临习者必须具有一定中、大楷的功力,特别是中楷,可以过渡,否则,结体难以安排,笔力也不.....

    标签: 临习 王献之 玉版 洛神赋 十三行

  • 王献之 玉版《洛神赋..

    01

    2023.12

    王献之 玉版《洛神赋十三行 》原石-拓本对照

    王献之 玉版《洛神赋十三行 》原石-拓本对照洛神十三行简介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十三行》)是王献之传世的小楷名作。《洛神赋》乃三国曹植的散文名篇,王献之喜书此赋,但仅留传从“嬉”字至“飞”字共13行,计250余字。据说,其墨迹在宋代有两本,即晋麻笺本和唐硬黄纸本。其中唐硬黄纸本有唐代书家柳公权的题跋,至元.....

    标签: 拓本 王献之 玉版 洛神赋 十三行 原石 对照

  • 王献之传世墨迹选..

    01

    2023.12

    王献之传世墨迹选

    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纸本,纵25.73厘米,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地黄汤乃一中药名,这是有关该药的尺牍,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气。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

    标签: 墨迹 王献之 传世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