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古代字帖集

古代字帖集

  • 24

    2023.11

    新恩帖

    米芾《新恩帖》 纸本 行书 纵33.3厘米 横4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芾顿首再拜, 新恩吏部侍郎台坐。春和, 恭惟 神明相佑, 台候起居万福。芾即日蒙 恩。 大贤还 朝,以开太平,喜乃在己。芾 薄留泗滨,烝然来思,岂 无念哉?谨奉状上 贺,不宣。门人米芾顿首再拜。 新恩吏部侍郎台坐。 三月三日上。.....

    标签: 新恩帖

  • 24

    2023.11

    古诗四首

    《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疑为伪托)。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今人郭子绪云:.....

    标签: 古诗 四首

  • 24

    2023.11

    甘谷汉简

    《甘谷汉简》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在甘肃省甘谷县出土,共有二十三枚,是后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7)宗正府卿刘柜关於宗室事务上书给皇帝的奏章,经批准后转发给各州郡的官方文书。其内容不仅涉及有关宗室管理等问题,而且提到许多地名、人名及官名,特别是赋税名如“门钱”,不见诸史籍,十分可贵,是研究汉代社会.....

    标签: 甘谷汉简

  • 24

    2023.11
  • 24

    2023.11

    王羲之《大道帖》

    王羲之《大道帖》,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王.....

    标签: 王羲之 大道帖

  • 24

    2023.11
  • 24

    2023.11

    北魏太武帝东巡碑

    北朝指当时在中国北方相继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王朝政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崇信道教,不禁碑,因此,北朝碑刻书法比南朝要丰富多彩。此碑属于北魏初期的作品,笔法方劲古拙,结构扁方,明显保留着一些隶书的笔画特色,与南朝的“二爨”有异曲同工之趣,此碑对于研究南北朝的书法史,以及汉字演变.....

    标签: 北魏 北魏太武帝 东巡

  • 24

    2023.11

    刘中使帖

    颜真卿《刘中使帖》约书于大历十年(775年)。墨迹。行书,信札。28.5×43.1厘米。凡8行,计41 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又称《瀛州帖》,著录首见宋《宣和书谱》,无书写年月。《刘中使帖》是颜行草书中字体最大的。文曰:“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

    标签: 刘中使帖

  • 24

    2023.11

    自书七绝诗轴

    《自书七绝诗轴》轴,绫本,行书,纵256cm,横48.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书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董其昌时年68岁。据《明史》卷二百八十八记载,为修《神宗实录》,刚被提升为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的董其昌被派往江南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他乘此奉旨访书之良机,与米万钟等好友遍览江南所藏法书名画。此幅墨迹即作者与.....

    标签: 七绝

  • 24

    2023.11

    漫兴墨迹

    唐寅 《漫兴墨迹》附录原书说明: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一四七○),卒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初字伯虎,后更字子畏,中年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取其斋室为学圃堂、梦墨亭,吴县人。唐寅出身低微,父亲唐广德以经营酒食起家,少年时即在酒肆中做杂务工,文徵明常去饮酒,于是结交为朋友,当时住.....

    标签: 墨迹

  • 24

    2023.11

    杂书卷

    《杂书卷》 行草书,纸本,26.1x303.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由四帖所组成,含《云顶山诗》、《上清帖》等,其中有诗作有信札,内容都涉及到四川的风物,是薛绍彭在四川作官时与友人倡和之作。云顶山的云顶寺在四川广汉,此作书於建中靖国元年(1101),可知薛绍彭此时已入川為绵州梓潼路漕。上清宫位在四川青城山上,始.....

    标签: 书卷

  • 24

    2023.11

    姨母帖

    《姨母帖》行书,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

    标签: 姨母

  • 24

    2023.11

    秦汉简牍墨迹选(六)

    秦汉简牍墨迹选(六)...

    标签: 墨迹 秦汉 简牍

  • 24

    2023.11

    孝女曹娥诔辞卷

    真书曹娥诔辞卷 佚名 东晋 绢本 纵32.3厘米,横54.3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卷墨迹是传世小楷书早期杰作。书者名字已佚,但就作品本身风貌及有关文献记载,可以确认为唐以前的作品。此卷内容为东汉上虞县长度尚为孝女曹娥所写的诔辞,文章作于东晋穆帝N平二年(358)。书心字体扁方,有大量晋唐人观款,卷后有宋高宗赵构、元虞集.....

    标签: 孝女曹娥

  • 24

    2023.11

    宋·苏轼书《心经》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

    标签: 《心经》 苏轼 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