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艺术,不论琴棋书画,都是师法古人。在古人遗存下的作品中去体会真意,进而化用于自身,进行新的体会和创作。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并非只是临古人如何像,而是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格局,审美有一定的格调。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现在书法的学习,比古人学习书法材料更多,工具也更便利,但是却难以有比肩古人的作品。如果说书法的学习就是临摹的功夫,那显然现在条件要比过去好太多。要知道过去经典碑帖大多在内府,流传出来的碑帖即使有也都是反复的拓本碑刻,能看到最好的清晰版本碑帖的人并不是多数。
而我们现在,书法国画已经不仅仅是爱好,更有许多专门的机构和学府,书法爱好者之人数恐怕比古代善书者和书家加一起都多。但是貌似条件更好,却鲜有独到作品问世,反而乱象丛生,各有炫奇古怪,无法直视。
书法真的学习方法就是临帖背贴,进而打散重组吗?我们,比古人到底少在了哪里?
明代画家李华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道出了个中道理:
大都古人不可及处,全在灵明洒脱,不挂一丝,而义理融通,备有万妙,断非尘襟俗韵所能摹肖而得者。以此知吾辈学问,当一意以充拓心胸为主。
李华说出了关键所在,我们和古人缺少的,其实是思维的格局和审美的格调。“灵明洒脱”决然不是临帖背贴可以达到的。临帖只是一种对材料的熟悉,更关键的是教师的指引,古人的艺术教授者,一定是审美高超而思维超迈之人,艺术毕竟是人传人,技术只是将其外化而已。
人的思维和审美角度,才是更加关键的,教师应该传授的,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卫夫人能教出王羲之,决然不是让其记住笔法的旧有模式,而是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感知天地,思考个中道理。看卫夫人的《笔阵图》的比喻,就知道她是以为取法自然而启发学生的教师。
而传为王羲之所作《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的比喻,更是把书法比作了攻城陷阵的战场,可见王羲之活学活用,理解了书法静态背后的动势之原理。书法本身并非墨迹,而是通过墨迹体现动感,这个动感若能相印,则是由此看这个人的气象。
有的人写字,精美有余,感之则无后续,如同雕饰,虽然一眼美观却耐不住看。有的作品虽然不甚端正,却可以让你的目光留住更多的时间。故而,古人侧重法度之外,更重“风神”
李华所说“不挂一丝”是说真正领悟其精髓后,则无需把形式牵挂在心里,因为"义理融通”明白了道理,知道了观察视角,则应该忘却旧有形式,以己意创建新的模式。这和庄子所谓“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是一理。
艺术并非是公式化的,也不是理念和技术的拼凑,艺术的关键在于知性和感性的融合,且要在一定的度中构建动态的富有生机的平衡。这也就是李华所说古人“备有万妙”的道理。艺术是一种感知能力,而感知与理相通,则可以立即达到,且明晓所有可行方法。
这种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衍生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若被逻辑去分析,则是一堆无生气且无法付诸于实践的花瓶。虽然解析的头头是道,但是做起来难免差强人意。审美的格调高低,在于对艺术的本质了解多少,进而才能从一个高格调的感知渠道去感受古人,体会妙处。
而格局则是思维的眼光和观察尺度,古人要读史,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历史格局中取看待。古代文人若非饱学之士,也懂治国平天下之道理,即使力有不及,心中也是由此格局的。胸有丘壑万千,看人间百态,自然会从规律上入手。
所以古代文人书法,更多的是看趣味和胸襟气象。格局不是一个明晰的指标,但是下笔落墨即见高下。相传曹操考两个儿子,出对句为“风吹马尾千条线”,曹植即对为“雨打羊毛 一片毡”,而曹丕则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格局立见高下。
什么是格局,一是观测角度,二是宏观程度。曹植虽然工整没有技术问题,而其意象狭小,只为对而对,而曹丕所对则是从天上的角度,视觉感觉宏大而有气魄。若书法或艺术者没有大的胸襟格局,下笔自然会陷入萎靡,即使端正却没有味道。
断非尘襟俗韵所能摹肖而得者。因为俗人只懂临摹端正,却不知背后格调格局,能学其表却难以得其意,古人看到一幅好的书法,感受是:“胸次万象,布置模范。想见神游八表,道冠一时”——赵构《翰墨志》
艺术的创作来自内心自发的热爱和灵感,其实任何问题都是系统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技术和艺术其实是不能分开的,因为人是合一的。除却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内在系统,则是审美的格调和思维的格局,这就是为什么李华说“以此知吾辈学问,当一意以充拓心胸为主”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3 09:11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书法的格调与格局 思维和审美角度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728.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