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汉字的表现形式,在表达汉字造型的基础上,书法用笔墨构建了一个美学系统,更全息的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乃至思维方式。书法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表现书写结果的“形”。一个是表达书写过程的“势”。形表示空间,势表示时间。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书法是以汉字作为空间的造型,汉字结构所占据的空间即汉字的结构美,很多人对书法的美的判断和欣赏,都是在造型上的判断,观察其造型的平衡感来判断美丑,即空间的形上的判断。
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其美学的真正判断标准则是的“势”,即体会体察书写过程中的美感,即时间性的美学认识。真正的书法欣赏,是通过造型的结果反推其书写过程,是时空交叉而更侧重时间性的。古人论书,多以“得笔势”为关键要义。
汉代书法理论家蔡邕就著有《篆势》《隶势》《九势》等书法著作,看名称就知道“势”在书法美学中的重要地位。他在《篆势》中说:
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
这一段文字所表达的,都是书写过程中的美感和想象比拟,可见书法作为艺术来说,更加侧重表达过程美,即时间流逝过程中体现的全息美感信息。我们看一段草书,都会被其线条的动势所吸引,而其字形和所占据空间的美感则几乎可以忽略,看的是线条的律动。
草书和篆书相比,更加侧重速度,表达时间性的美学就更加充分,因为这种速度直接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不可重复的特征。崔瑗在《草书势》中说 :“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草书是为了书写的便捷,是在一种强大的要更有效率书写的心态下,输出的一种线条造型,这个线造型更多的是体现时间性。
在更多的书法理论中,如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基本都是在讨论书写过程中的正确感觉,取势则是找到这种感觉,纸上记录的是势在运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即书法的可视化空间造型,其实是其时间过程的一部分。所以,书法是侧重时间性的。
书法的更多关键技术,并不在纸上体现,而是在时间上体现,如“凌空取势”,其实是在写之前的一种运动状态,把握了在落墨之前的关键状态,落墨于纸,才能正确体现。即所谓“意在笔先”。讲先后,又说明是侧重时间性的。
以书法为例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侧重关注过程和时间的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地位的特点,即“以时为正”。
中国文化是以时间作为本位的,《尔雅·释诂》云:“时,是也。”是和时是表达类似含义的汉字,是就是表达时间恰当的含义,是有异体字写法即为“昰”,即表达“正确”的意思。以“时”示正,意谓合于时,则正确无误。
“是”和“时”的古汉字写法,都是表示时间的日晷或者太阳加上一个足迹的符号,即用太阳或者日晷表达侧重时间的观测,而用“止”表示脚趾和走动的足迹,即表示时间的流动性。
可见,对时间的观测是古人衡量自我的一个最关键最核心的起点和原点,以“日”字做偏旁的汉字,都是具有起点意义的。除了生活起居的大量汉字,还有具有哲学起点寓意的比如“易,明,音,时,意,显,春”等字。
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思想原点就是以时间为本位来审视理解所观察到世界的一切。作为中国经典“万经之祖”的《易经》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所有的卦象和思维方式,都是以时间作为核心标准的。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3 09:38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书法的时空性侧重 以时为正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731.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