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书法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一种字体。行书线条粗细变化较大,流畅而富有韵律和节奏,结体灵活奇巧,给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无限空间。在章法上的精心布白,可以透出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众所周知,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将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一代,更要认真探究,刻苦临习,将深厚扎实的书法基本功、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写字和书法教学中,使我们的书法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创新性。这也是我们学习行书的目的所在。
行书,又称行狎书,是一种独立的书体。从书写风格和笔画特征来看,它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书体。行书在书写上极具变化性和包容性,它既没有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拘于守正,也不像草书那般纵横挥洒、狂放,以致一般人难以识别。行书则兼具二者之长,既洒脱自如,富有变化,又不失严谨秀丽的态势,所以极易识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书又分为行楷和行草,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比较奔放而近于草书的称.为“行草”。
颜真卿《自书告身》
行书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首先,行书的体势有极大的变通性,就结构而言,既可工整规矩,亦能求新求变,张扬个性,释放情绪。就笔法而言,可综合参照其他各体笔法,姿态迥异,表现力极为丰富,颇具观赏性。 其次,它可辨易识,书写便捷。正因它在辨识性上要优于草书和篆书,而在便捷性上又要比楷书和隶书来得更为实用方便,所以较其余各书体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从“二王”时期到现今,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较强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一直流行至今,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唐张怀瓘就曾称其为各种字体中的“最为风流者”。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行书可以说是贯穿于书法史的一条主线。
《晋书.卫恒传》载:“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各有巧,今大行于世。”后来南朝有《古今文字志目》一书,分三卷,其中所列36种书,就有“行书”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篇中也说道:“刘德升善为行书。”可见,关于行书的称谓,最早见于晋代。而行书之名虽始见于晋代,但是事实上行书的产生则应该是在汉代末期。实际上,史书所说的行书由刘德升所创又传之于钟繇和胡昭二家的说法并不十分确切。因为,一种书体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由一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经过很多书家文人在不断的书写实践和交流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说,刘德升、钟繇和胡昭三者是行书初创阶段的代表性人物。
其实,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简便快捷的书写方法,所以每当一种标准字体形成并在社会上流行以后,相应的草率手写字体便会随之而来地出现。比如篆书的草写体形成了隶书,隶书的草写体形成了草书和楷书。当楷书成为标准字体后,对它的简便书写便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一行书。
准确地说,行书在汉魏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盛行,这从卫恒的《四体书势》将行书列为隶体之中可以得到证实。行书成为主流而盛行起来应该是晋代,“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而“二王”父子又将行书推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也形成了书法史的主流体系一以“二王”为正统的书法体系,虽然其中也包含了真、草二体,但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他们的行书书法。
行书的发展非常快,到东晋“二王”父子时达到了高峰。王羲之的行书用笔圆转灵活,行笔精细富有变化,讲究提按动作的细腻到位,作品厚重而不失典雅、精美而不失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王献之重在用笔的外拓,笔画棱角分明,讲究骨力,透出骨劲的美。因此,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潇洒清秀、俊朗雄健、气韵生动的书风,成为东晋时期行书的特色,晋代书法的高深精湛可见一斑。
王献之 《中秋帖》
行书发展到唐代,学习和研究王羲之书风的热潮一度掀起,虞世南,欧阳询、 褚遂良、 陆柬之、柳公权, 成为继续完善和发展王羲之书风的代表人物;而颜真卿、 李邕, 等人不仅仅局限于继承前人书风,而且以创新求变,追求雄浑壮美的书风自成一家,进人更高的艺术境界。
五代时期,以杨凝式为代表的书家深受“二王”、欧、颜诸家影响,在行书发展史上为唐宋两大书法发展高峰搭建起一座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
行书在宋代的发展,主要成就是师古不泥,推陈出新,崇尚意韵。“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以及薛绍彭、吴琚等名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宋代书家的推陈出新主要表现在他们非常注意对传统的研究继承,在从古典作品中吸收丰富的营养的同时,不仅仅沉醉于古帖之中,更多的是在传统基础上追求变化,更多地将重点由法度转到了对意韵的追求,最后自成风格,形成了高度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造就了一大批极具个性、影响深远的书法家。
元代的行书与宋代相比,更多的是表现在复古主义上。元代的著名书家以赵孟頫为领袖,主要还有鲜于枢、康里子山、杨维桢、张雨,等等。他们
高举“复古”的旗帜,以晋唐法书为准则,一纠南宋靡弱的书风。赵孟颊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王字“总百家之功,集众体之妙”,故于此用心最多,功力深厚,其行楷书笔道温润,结体秀美,影响颇为深广。
行书到了明清,更是大家林立,书风颇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主要有董其昌、祝允明、文微明、王宠、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明清时期的行书以董其昌、王锋等人为代表的作品气势宏大,具有阳刚之美。他们师古不泥。
张扬个性。同时还出现了“四宁四毋”理论指导下创作的傅山,有“浓墨宰相”之喻的刘墉,回腕悬臂执笔法作字的何绍基,以碑写行的赵之谦,行草书中融人石鼓文线条的吴昌硕,等等。他们的书法风格各异,各有成就,为后世行书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肥沃的营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23-10-08 08:41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行书又称行狎书行书一些名人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5032.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