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唐代各期书法艺术的发展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06-16阅读数:226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唐代(公元618- -907 年)是闻名世界的大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其书法艺术也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人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

唐书兴盛的条件

唐代是书法兴盛的时代,比之晋代,不能说是“抗行”,而是“雁行”。其所以兴盛,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如紧接六朝、家传世袭、真迹易见、风范犹存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统治者大力提倡,国家教育和人才政策为书法艺术的兴盛提供了充分保障。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在他的教育、带动和影响下,高宗、睿宗、幺宗、肃宗、宣宗及窦后、武则天、诸王孙无不学书、爱书。他把与群臣讨论书法作为闲暇的重大活动,甚至在朝廷议政时也谈及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没有一个帝王能像李世民那样,对书法遗产进行大规模、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总结。武后掌握政权后,“顺天经而永保先业”, 藏庋赏玩,不下太宗,惟搜括法书,不见一个赚字。她曾向王方庆索求右军遗迹,得后视若珍宝。

唐代在国家制度上也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视书法。周以书为教,汉以书取士,晋置书学博士,唐代则全面采取了这些措施,甚至在国子监中另设立国子、太学、四门、律、书和算六学。其中,书学是培养书法人才的专门学校,内设书学博士二人主持教学,助教一人辅助,典学二人执行学规,时常招收14岁至19岁八品以下文武官员及庶人之子人校学习。设立书学是唐代的创举。同时,唐代的科举,无论是贡举还是铨选,书法都被列为重要科目或作为任用的条件。贡举即分科取士,常设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其中的明书,简称书科,又名明字,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学和杂体书法。铨选即是吏部考核六品以下文官的一种制度,原则上有四条标准,即所谓“四才”:一日身,二日言,三日书,四曰判。对书法的要求,明确规定必须“楷书遒美”。这些措施说明唐代对书法的重视程度。因此,唐代书法家辈出也就成为势所必然了。

唐代各期书法艺术的发展

从唐代书法发展的不同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唐、中盛.唐和晚唐(包括五代)唐初,太宗李世民笃好书法,尤为欣赏王羲之,不惜重金购求王羲之书法真迹。每得王帖,他不仅自己锐意临习,还令太子、诸王摹学。获得《兰亭序》后,令赵模、冯承素等书法家临摹,多达数百本,分赐朝廷重臣。他亲自为《晋书》撰写《王羲之论传》,从而论定王羲之“尽善尽美”。影响所及,朝野上下,尽学王书,初唐七八十年间的,书坛可以说是王羲之的一统天下。

兰亭序(褚临本).jpg

初唐的宗王使魏晋书法传统得以进一步 发扬光大,确立了流传1700余年的从钟繇开端、由王羲之定格的主流书法体系,并形成了由唐入晋的承传途径。其正面效应是为书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规范,促进了名家的大批涌现。就其负面效应看,惟王是尊抑制了创新精神。初唐名家,除李世民外,还有初唐四家一欧阳询、 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以及陆柬之和孙过庭。初唐四家实际上是一家,即在崇王背景下的传流派、主流派。他们虽然各有风貌,但总体上是继承多于创造。他们开启了“唐书尚法”的新格局,其主要历史功绩是形成了初唐楷书刚劲、健韧的特色,“书贵瘦硬方通神”,当时的新潮流。初唐欧、虞、褚、薛、陆诸大家均以真、行传世,草书真迹早已失传。惟有孙过庭一篇《书谱》墨迹独传千古,使我们得窥初唐草书风采。

初唐七八十年书事繁荣,但也只是“善宗晋法”而已,始终未形成皇唐自己的面目,这与过分强调传统有很大关系。直到中唐,出现了一批与“二王”比肩的艺术名家,如李邕、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人,唐人才有了对历史的超越。这些大师具有极高的创造天才和强烈的开拓精神,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功力。他们力求在尊重前人的基础.上,开辟属于自己时代的新天地。

中盛唐书法的艺术成就有多方面的表现,其本质是突破“二王”的藩篱,在继承的基础.上扩大传统的范围,目的是形成唐书自己的面目。首先是狂放书派的崛起。他们以感情和性灵人书,突破了“中和美”的主流藩篱,创建了狂放派,使书法意向成为生命的酣畅淋漓的宣泄和放歌。张旭、怀素、贺知章,使草书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把中国书法推上了纯艺术的高峰,也最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书法的抽象意境。”其次是楷书、行书书艺创新取得了新成就。由李邕首揭变革大旗,然后由颜真卿、柳公权在楷书、行书领域进行了一次与“二王”较量的攻坚战。他们以严整的楷法、完美的艺术创造了唐书独有的恢宏气象,充分表现了皇唐的时代精神。再次是篆、隶的复兴。中唐出现了一批自觉以篆、隶书艺为毕生追求的书家,写出了唐人自己的面目。当时专以隶书闻名的有梁新卿、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等,其中韩、蔡、史、李并称唐代隶篆四家。这时的隶书总的特色是以楷人隶,丰容新姿,无汉隶故意,故有“唐隶"之称。篆书方面成就最高的书家则是李阳冰,其玉箸篆劲利豪爽,盖为皇唐新体。最后是书法理论有所建树。中唐时期在书体本体论、创作论、渊源史、书家专论、书法技巧的总结方面,均作了新的理论探索。特别是张怀瓘的系列论著,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论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到了晚唐,自懿、僖、昭、哀诸帝之后,国势日衰,战乱频仍。尤其到了五代,人民的疾苦自不必说,士大夫也生活在干戈战乱之中,生命尚且难保,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讲究翰墨。但是,沙漠中有绿洲,动荡中有宁静。由于初唐、中盛唐书法之盛,遗风余烈影响深远,流风所渐,结习未忘,还是出现了一些书法家,如王文秉的篆书、李鄂的楷书,都很受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称赞。然而,真正堪称书法大师的,仅杨凝式一人而已。他犹如擎天一柱,孤独地支撑在末世风雨中,以颠草雅楷,续盛唐狂放、沉雄之余绪,成为对宋代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宋代大书法家苏轼对晚唐书法艺术的发展曾做过这样的概括:‘“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磨灭,五代文彩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绪,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汨没者。”这也可以说明,晚唐的书法从总体的情况看还是有一定成就的。

2023-06-16 12:42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