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书法杂谈

书法杂谈

  • 10

    2023.12

    妙绝古今,王羲之的22封信

    今天新翰丹小编给大家特别整理王羲之的书信手札欣赏,非常精美。主要是:长风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寒切帖、何如奉橘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妹至帖、哀祸帖、平安帖、丧乱帖、上虞帖、大道帖卷、误坠地贴、行穰帖、姨母帖、游目帖(蜀都帖)、雨后帖、远宦帖、旃罽胡桃帖、瞻近龙保帖、大报帖。伴随解读,我们一.....

    标签: 王羲之 22封

  • 10

    2023.12

    宋朝赵构长寿秘诀,他写的《真草书养生论》洒脱婉丽,自然流畅

    赵构(1107-1187),宋朝第十位皇帝,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赵构作为一代偷安误国的君主,对书法艺术却情有独钟,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养生论》卷是存世的赵构精品力作之一。该卷纵23.5cm,横602.8cm,真草二体书就。此篇《养生论》,完全承传了“二王”一脉的书.....

    标签: 婉丽 自然 宋朝赵构 长寿 秘诀 真草书养生论 洒脱 流畅

  • 10

    2023.12

    王宠这小楷写的既唯美又有仙气

    王宠(1494年-1533年),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苏州人。为邑诸生,贡入太学。王宠博学多才,书法和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尤善小楷,行草亦为精妙。其小楷代表作庄子《逍遥游》,纸本,每开尺寸长19.1、宽12.5厘米,此册小楷字较小,字数很多,但写的一笔不苟,雅有书卷气,横画起笔尖露,比文徵明含.....

    标签: 小楷 王宠 唯美

  • 10

    2023.12

    如此生猛书法,竟出自一位女书家之手

    游寿(1906~1994) 女,字介眉、戒微,汉族。福建省霞浦县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原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是李瑞清、胡小石这一金石学派的重要继承人,是我国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之一。于甲骨、金文十分用功且运用精熟,并深得汉隶、.....

    标签: 一位 书家 书法 如此 生猛 出自 女书

  • 10

    2023.12

    《圣教序》对比《兰亭序》,你发现了什么?

    作为书法入门的必修科目,《圣教序》与《兰亭序》是应该长期研习、日夜精临、终生揣摩的一处书法高地。《集王羲之圣教序》部分的字出处为冯承素摹版《兰亭序》,碑帖和墨迹之间存在那些出入?学习碑帖和墨迹应不应该有所取舍?有所加减法?相信各位看完下图后会有所发现。入笔、连笔有哪些出入?刻刀与笔毫的表现是否不同?.....

    标签: 《兰亭序》 《圣教序》 什么 发现 对比

  • 10

    2023.12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笔法解析

    《雁塔圣教序》,也称为《大唐三藏圣教序》、《慈恩寺圣教序》。实际上有两块碑石。一为《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正书,21 行,行42字,文字从右向左排列。内容述三藏去西域取经及回长安后翻译佛教经典的情况。一为《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李治撰,正书,20行,行40字,文字从左向右排列。褚遂良书,万.....

    标签: 笔法 解析

  • 09

    2023.12

    钢笔楷书基本笔法横的写法及组合

    横的特点一向右略带斜势的横橫在汉字结构中犹如房梁,无论长短如何,都应有起有结,特别是长横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整体的结构平衡关系。书法中的横一般是左低右高 ,与水平线成10°左右夹角。长横()起笔一顿,然后向右上行笔,在行笔时使笔画中间略向上凸,最后顿笔收起,呈两端低、中间高和左端低、右端高状。短横()写.....

    标签: 写法 基本 楷书 笔法 组合 钢笔

  • 06

    2023.12

    书谱草书临习的特点

    草书临习的特点草书是变化万千的书体,因而在临习时很容易使人产生无从下手,或古人写草书是随手为之不需要临习的错误想法。实则草书从约定成体后,-直都是为人们“心摹手追”的主要书体。任何书史上有成绩的草书书家,无不是通过临习才登堂入室而后有所突破的。就连“草圣”张芝也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记载。唐代的.....

    标签: 临习 书谱 特点 草书

  • 05

    2023.12

    钢笔书法中字的结构最重要

    钢笔书法以结体为上书法艺术是一种线条的艺术,书写者用有节奏的动作写出有节奏的线条,创造出供人欣赏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毛笔书法还是钢笔书法都是如此。但是,由于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所使用的工具不同,两类线条便有本质的区别。线条的本质区别又带来了毛笔书法与钢笔书法结构方式的区别、书写格式的区别以.....

    标签: 书法 结构 钢笔 重要

  • 05

    2023.12

    清代篆书的集大成者

    汉代以后,由于字体的变迁,篆书的实用功能日益萎缩,人们篆书的书写水平也逐渐衰退。东汉以后的千年间,擅长篆书的书法家很少,尤其是唐代的李阳冰,把小篆写得刻板至极,引领其后的一批书家写篆书拘窘呆滞,没有艺术灵韵。他们为摹写“玉箸”字形,直画笔直,弧画匀圆,线条和结构以绝对匀称为最高境界。更有迂腐的,剪掉.....

    标签: 清代 篆书 集大成者

  • 04

    2023.12

    毛笔书写过程中的笔法运用

    从一个笔画的书写过程看,用笔分为起笔前的趋势、起笔、行笔、收笔、收笔后的趋势五个阶段。起笔前的趋势和收笔后的趋势分别是这一笔画承上和启下的贯气需要,是我们在书写过程中要多加关注的方面。虽然这两个过程中笔锋没有和纸面接触,但它的方向、路线、节奏、韵律都是这一个笔画乃至于整个字、整个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书写 毛笔 笔法 过程 运用

  • 02

    2023.12

    秦后篆书的发展及演变

    秦以后篆书秦王朝统治时间较短,使秦篆未能得以全面持久地推行下去,又由于小篆法度森严,书写缓慢,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增多的繁杂公文的书写,所以很快被迅速兴起的隶书所替代。汉代小篆虽不占统治地位,实用性也已基本消失,而在某些领域仍在使用,大多是用做书写碑额和治印。汉篆不似秦篆那样整饬,而是趋向解放,一改秦篆.....

    标签: 发展 演变 篆书

  • 02

    2023.12

    草书欣赏和创作的关系(1)

    一幅成功的作品,无论作者创作时如何的心旷神怡,如狂似痴,当他停笔以后,他的使命即已完成。而作品的艺术效应却交给了世人。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首先就要通过世人的欣赏来完成,草书作品也不例外。古代流传下来的众多草书作品曾激动过千千万万人们的心灵,使他们从中欣赏到各种美感,正所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

    标签: 创作 欣赏 草书 关系

  • 01

    2023.12

    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特点

    一、一些字采用了草法 工整的行楷基本上不减少笔画,如《兰亭述》。《祭侄稿》也有很多字保留了楷书的笔画。如1行的“元”,“年”,“次”,“戍”,“戊”,“几”,“庚”等。从通篇而言《祭侄稿》比《兰亭述》减省笔画的字多些,行笔的速度快,连带多,还采用了一些草书的省略方法,用了一些草字。1.减省笔画。《祭侄稿.....

    标签: 书法 特点 颜真卿 《祭侄文稿》

  • 01

    2023.12

    如何将欧体写活

    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许多书法爱好者将欧体作为入门的范本,但练了几年,收效甚微,虽有形,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易忽视的方面。(一) 用笔 欧体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

    标签: 如何 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