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书法杂谈

书法杂谈

  • 22

    2024.03

    早熟而不衰——试论丰子恺书法艺术特色!!

    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木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身负多种才艺,且在不少领域具褴褛筚路之功。当前对丰子恺的研究,多集中在漫画与散文领域,而他的书法成就则较少为人提及——诚然,书法于丰子恺而言,似乎用力最少。虽然丰氏曾言“(在)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

    标签: 丰子恺 书法 特色 艺术 早熟 不衰 试论

  • 22

    2024.03

    王玉平:行吟的歌者

    王玉平先生的近期绘画作品,描绘老北京司空见惯的场景,温暖敦厚的韵致弥漫其间,他把平凡直观的真实场景再现为表现的隐喻,那种恍若隔世的熟悉,让观者在宏大叙事和田园牧歌之外,寻找到有的意味的东方意象,在“心游物外”与“物我为一”的诗意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神以及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取向,.....

    标签: 王玉平 行吟 歌者

  • 22

    2024.03

    诗与哲学、灵性和神性

    1.有些诗不过是穿了件韵文体或分行排列的外衣罢了,诗更需要“里子”,即贯穿一种诗的精神: 艺术地、浪漫地去把握世界和接近那本体。2.诗是操纵感官世界的手段。诗是心灵感应的艺术。诗是人的自由的自主的创造力的一种高级的精炼的运用。3.哲学把心灵从感官那里拖出来,诗把全副心灵沉浸在感官里。哲学所用的是凭.....

    标签: 灵性 神性

  • 22

    2024.03

    画家赵梅生 用画笔记录时代变迁

    2022年10月20日3时30分,为中国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山西籍著名画家赵梅生先生,因病在太原去世,享年98岁。赵梅生1925年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太原画院名誉院长。赵梅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重要的代表画家之一,是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创作的代.....

    标签: 时代 画家 画笔 记录 赵梅生 变迁

  • 22

    2024.03

    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日前正式建成

    陕西考古博物馆汇集了五千余件文物它被网友称为是“中国文博又盛开的一朵美丽花朵”,4月28日它揭开神秘面纱——历经13年筹备与建设的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日前正式建成,于4月28日至7月31日对外试行开放。为什么设立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在欧美有着漫长的历史,在考古.....

    标签: 全国 博物馆 学科 首座 考古 专题 日前 正式 建成

  • 22

    2024.03

    吴冠中的艺术人生

    我国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先生说:“我这一辈子太孤独了!”一直以来,吴冠中先生并非在渴求这样的孤独,可他又不得不孤独。他渴望思想的自由,由于过度的焦虑与渴望在不知不觉中“放肆”起来,而这样的“放肆”结局只能是一种他不愿意看到的结局,那就是独自一人面对,孤独.....

    标签: 人生 吴冠中 艺术

  • 22

    2024.03

    贺友直经典连环画中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折

    贺友直《白光(册页)》连环画日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指导,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澎湃新闻主办,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宁波市北仑区.....

    标签: 文化 精神 经典 记忆 贺友直 连环画

  • 22

    2024.03

    邓石如的墓志铭是谁写的?

    同为清代书坛大咖,邓石如和何绍基不在一个时代。邓石如在安徽去世的时候,何绍基刚在湖南长到六岁。而前辈大咖邓石如的墓志铭,却是60年后,由已经成为大咖的何绍基来书写的。在这篇墓志铭里,两位书法大师跨时空相遇了,他们之间的桥梁,是邓传密——邓石如的儿子,何绍基的好友。他们认识的时候,何绍基早已红.....

    标签: 墓志铭 邓石如

  • 22

    2024.03

    新华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标签: 推进 文化 自强 辉煌 铸就 新华社 自信 社会主义

  • 22

    2024.03

    丑书横行,为什么批评不得?

    原因在于,古人的书法有的看起来也不是很优美,歪歪斜斜的作品也是名作,所以作为依据之后,你写的歪歪扭扭也就无可厚非。只要名分在那里,别人也无能为力。也没有太理想的理由去质疑为“丑书”,于是乎,“丑也是美的形式,是一种格调,古人已有之,,,。”的谬论就这样逍遥于世。如何才能“谬.....

    标签: 不得 为什么 什么 批评 横行

  • 22

    2024.03

    佛系书法,食人间烟火般书法大作合集(图文)

    李叔同出家以前临摹过的,可不止有这么点,《石鼓文》《峄山刻石》《天发神谶碑》一系列的魏碑造像,唐宋名书家的各种墨迹,可以说样样都有,学什么像什么!一度在上海的《太平洋报·画报》霸屏,画报,成了李叔同的个人书法连载。可以说是融会了古今,兼用了方圆。.....

    标签: 书法 合集 图文 人间烟火 大作

  • 22

    2024.03

    唐代楷书《兰陵公主碑》

    唐代窦怀哲楷书《兰陵公主碑》明拓本,28.0×29.8厘米,二十四开。故宫博物院藏。 唐显庆四年(659年),李义府撰,窦怀哲书。娟秀有致,存虞世南笔意。石现存陕礼泉昭陵博物馆。王懿荣署签:唐兰陵长公主碑...

    标签: 唐代 楷书 兰陵公主碑

  • 22

    2024.03

    王鲁湘:抽象绘画 无穷尽

    “过去我有很多想法,脑子里从未停止过对绘画的构思,灵感也会飘来飘去。”在李可染画院李庚先生的鼓励下,66岁的王鲁湘,开启了他抽象绘画的创作。从此艺术创作成为了他的常态,成为他艺术实践的主角,一发不可收拾。在此之前,我们对于王鲁湘先生的了解,主要是他在写作与理论方面的建树。他经常活跃于电视内外.....

    标签: 抽象 绘画 王鲁湘 无穷尽

  • 22

    2024.03

    重阳节画史的名山!为什么古代画家喜欢画山水画?

    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的重阳节,随着几千年的传承、发扬,成为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并衍生出诸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多种习俗。其中,“登高”成为了重阳节的主旋律。这个源于山岳崇拜的习俗,得到了从古至今人们的追捧。明代皇帝到万岁山(今称景山)或西苑的兔.....

    标签: 为什么 古代 喜欢 画家 山水画 重阳节 名山

  • 22

    2024.03

    许义法老师撰:十四‘少’书法展览艺术印象 书者,散‘‘也

    书者,散也---十四“少”书法展览艺术印象许义法古人常说,姜是老的辣,老人也常对年轻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吃的盐比你吃饭多。古人言是有些道理,但我认为年轻是永远是本钱,是优势;年轻有活力,有激情,体力活要年轻的,职场上也要年轻的,各行各业都喜欢年轻的。书法亦然,虽说人书俱老,但书法也.....

    标签: 书法 书者 十四 印象 展览 老师 艺术 许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