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书法杂谈

书法杂谈

  • 16

    2024.03

    为什么跟着田英章学楷书的 一般都写不了行书

    田英章老师的楷书好不好?这个问题,你别问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都是从田英章老师这里起步的。跟着田老师学楷书,好不好?客观地说,如果当作入门练习,还是比较合适的。特别是那些没有任何基础的朋友,跟着田老师按部就班的学一阵子,就能看出明显的进步。只不过,如果学的时间长了,也就只能写成那样了.....

    标签: 一般 为什么 什么 楷书 田英章 行书 跟着

  • 16

    2024.03

    什么是书法中的中锋行笔 欧阳中石是这么解释

    提笔写字,笔锋弯曲铺开之后,就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前进了。如果想要改变行笔方向,就需要有一个调整笔锋的动作。为什么要调整笔锋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锋行笔。这些,已经是常识性的东西,只要您学过书法,自然会知道。欧阳询曾说:“每秉笔必在圆正,四面停均,八面俱备。”蔡邕在《九势》中也曾强调.....

    标签: 书法 什么 欧阳中石 解释 这么 中锋行笔

  • 16

    2024.03

    仅仅10行字的土母帖 凭啥位列书法史十大行书之一

    说起书法史上的行书经典,最有名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十大行书”。它们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王珣的《伯远帖》、杨凝式的《韭花帖》、柳公权的《蒙诏帖》、欧阳询的《张翰思鲈帖》、米芾的《蜀素帖》、黄庭坚的《松风阁帖》、以及李建中的《土母帖》。对大多数朋.....

    标签: 书法 书法史 仅仅 十大 土母帖 行书 10行 位列

  • 16

    2024.03

    太难了方放写大字想要融合碑帖 结果适得其反

    当今书坛几乎是碑派的天下,但是碑派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如果学习不得法,就会滑向丑、怪一路。这个问题早就被历史上的碑派大家发现了,就是崇碑近乎偏执的康有为,后来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尊碑抑帖,而是主张碑帖融合发展。现在书坛坚持传统的书家,也有人试图延续这一传统,帖派大家方放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结果却.....

    标签: 大字 太难 想要 碑帖 结果 融合 方放 适得其反

  • 16

    2024.03

    书法界打假为什么民众呼声高 原因让人哭笑不得播

    众所周知,书法艺术本来是一门很严肃的学科,它不仅有传承性,更有创新性。可是在传承性方面,有些“江湖骗子”打着书法家的幌子招摇撞骗,还称自己是什么中国书法家促进会副会长之类,蒙骗大众。其实,中国压根就没这个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倒是有,这是官方认证的组织。此外,有些人借着书法艺术的创新性,大搞.....

    标签: 为什么 书法 什么 原因 打假 民众 呼声 哭笑不得

  • 16

    2024.03

    书法是抒情艺术 抒情张力的层次分析

    书法是抒情艺术,但抒情力度有强弱、长短、个体群体之分,譬如囿于个人怡情、排遣类的书家,其抒情张力会弱一些,赏析者的感受也不会十分强烈而深刻;而抱负时代使命、有入世担当的书家,其抒情会十分强烈,有些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从书法情感释放与感受为切入点,探讨书法抒情的层次问题,以说明书法始终与书家情感密.....

    标签: 书法 分析 层次 抒情 艺术 张力

  • 16

    2024.03

    石跃峰的字俗 具体就差在这些地方

    看了山西书法家协会石跃峰的字,多数人都认为他的字的确俗。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不仅否认他的字是“老干部体”,还宣称他的字遍临古帖、潇洒大气。这就有点儿搞笑了,既然学遍了古人,怎么也应该有点儿古人的影子吧。实际上,之所以称他的字为俗书、“老干部”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临帖少、没有出处。.....

    标签: 具体 地方 这些 石跃峰

  • 16

    2024.03

    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魅力无穷 原因在这里

    东晋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其书法为何备受后人推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时历史环境的客观原因,也有他个人对书法艺术不断提升的主观原因,历史环境主要指当时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一部分精英阶层对书画艺术的推崇和膜拜,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地庙堂、楼阁、馆舍方兴未艾的碑刻,为书法艺术的展示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标签: 为什么 书法 什么 原因 王羲之 这里 魅力 无穷

  • 16

    2024.03

    书法名家这样评价王羲之书法 打破了固有的学习方法效果会更好

    很多人认为,学习王羲之书法只要照着字帖练习就可以了,这样的话,笔画、字形都能学到手了。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看看几位书法名家是怎么解决学习王羲之书法基本问题的。书法博士陈忠康:王羲之书法是历史上的一座高峰,但是,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它是不宜去学习的,因为王羲之书法在笔法上是非常有难度的,对于这样有.....

    标签: 书法 名家 学习方法 效果 方法 更好 王羲之 评价 这样 打破 固有

  • 16

    2024.03

    论书法艺术中的禅境 以及书法家创作的灵感契机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大规模的佛经抄写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作为经文的重要载体,在发展过程中因受到佛教思想的浸染,而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内涵。本文拟从“妙悟”“空静”及禅境等方面,谈谈佛教禅宗思想对书法艺术产生的重要影响。一、妙悟:书法家创作的灵感契机“‘.....

    标签: 书法 书法家 以及 创作 艺术 禅境 灵感 契机

  • 16

    2024.03

    王冬龄之所以写乱书 原因是水平太差

    追求个性和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书坛的主流,一些所谓的书法名家肆无忌惮的创新,比如王冬龄的创新就脱离了汉字,直接以一堆乱草示人。尽管他认为这是更高明的书法,但是民众却不买账,纷纷批评他的“胡作非为”。他倒挺有自知之明,这次建党一百周年书展,没有以乱书示人,而是以传统的面貌出现。他的作品是用草书书.....

    标签: 原因 水平 王冬龄 之所以

  • 16

    2024.03

    荒唐透顶 王冬龄的乱书卖了43万

    一边是民间的批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一边是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稳坐钓鱼舟。“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大展引发的争议还在继续,又冒出消息称,王冬龄的一幅乱书作品曾卖了43万,一幅涂鸦作品居然能卖如此的高价,让人直呼看不懂书画市场。王冬龄书展开幕式这种恶作剧式的乱书作品卖了个天价,.....

    标签: 王冬龄 荒唐 透顶

  • 16

    2024.03

    为什么有些获奖作品 观众却嗤之以鼻

    最近,一些书法组织机构举办的书法大赛,那些获奖的作品,评委给出很高的评价,但是观众却不以为然,对这些作品嗤之以鼻,认为是这些获奖作品纯属瞎搞,毫无美感,是对书法界正能量的诋毁。为什么观众会有这些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一概否定这些作品的艺术性。我认为观众对这些作品看不顺眼,主要是如下三方面原因。.....

    标签: 为什么 什么 作品 有些 获奖 观众 嗤之以鼻

  • 16

    2024.03

    孙晓云和韦斯琴的小楷书法 谁更表现出了中国文化精神

    如果把书法和中国文化相比较的话,从广义上来说,它们是没法比较的,因为书法承载着中国文化,同属于同一个“级别”的,书法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同一类事物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但从狭义上来说,书法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类别,而书法又可以去度量文化、反映文化,因此来说,书法又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

    标签: 中国 书法 孙晓云 小楷 文化 楷书 精神 表现 孙晓云和 韦斯琴 表现出

  • 16

    2024.03

    现代派书法家 写完自己不认识还笑话别人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书法就等同于写字,主要是为了实用,虽然也强调工整美观,但第一要务是别人看了能认识。在王羲之那个时代,书法不光考虑实用,还成了文人士族炫技的一个工具,大家都想着把字写得好看一点,从而让人对他刮目相看。在王羲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法成为了文人墨客抒情表意的载体。无论是唐代的颜真卿、宋.....

    标签: 书法 书法家 别人 现代 自己 认识 现代派 写完 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