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2023.01 -
29
2023.01 -
29
2023.01 -
29
2023.01文彭 题《富春山居图》内容高清图
文彭 题《富春山居图》,纸本,行书,纵3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彭 题《富春山居图》内容:右大痴长卷,昔在石田先生处,既失去,乃想象为之,逐还旧观,为吾苏节推樊公得之,是成化丁未岁也。至弘治改元,节推公复得此本,诚可谓之合璧矣。今又为吾思重所得,岂石田所谓择其人而授之者耶。思重来南京,出二卷相示,为题.....
-
29
2023.01汝南王修治古塔铭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是北魏石刻代表作之一,刻于北魏正光五年(公元五二四年),近代出土于河南洛阳邙山,现藏于洛阳古代艺术馆。此铭石高31厘米,宽47.5厘米,厚5.5厘米,27行,行17字。字迹不大,而结体紧凑,似倚实正,潇洒遒劲,拙中藏巧。《汝南王修治古塔铭》铭文侍中太尉公汝南王修治古塔,时年卅一造。/夫非善莫能.....
标签:
-
29
2023.01 -
28
2023.01鲁孝王刻石图片和拓片
《鲁孝王刻石》 是刊刻于西汉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的一方石刻,又称“五凤刻石”“鲁孝王泮池刻石”等,无撰书者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曲阜市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五凤刻石》长约73厘米,左高38厘米,右高40厘米,厚43厘米,刻字处宽25厘米,高24.5厘米,凿成龛形,左侧作方坎,刻“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
-
28
2023.01张即之《敛襟谈老氏诗》释文
张即之《敛襟谈老氏诗》,纸本,大字楷书。张即之书法定型较早,尽管其字有大小,体有楷行之别,然间架结构和书法风格仍属一致,愈到老就愈成熟。从《敛襟谈老氏诗》的笔法和结字看。确信为其晚年所书,挥洒自由,无意求工,无一懈笔,在他的传世墨迹中算是少见的杰出之作了,充分反映了张即之书法艺术的造诣和成就。张即之.....
-
28
2023.01 -
28
2023.01 -
28
2023.01赵孟頫 万寿曲卷全卷
万寿曲卷全卷 元 赵孟頫27.5*144cm,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作于皇庆三年,在元仁宗在位期间皇帝皇后万寿时,丞相进酒叙祝颂词,言天下承平,祈皇帝洪福,寿与天齐。全卷结构精谨,字势挺拔刚健,笔法精美而变化多端,为赵氏晚年的书法风貎。尾署款‘臣孟頫’,是现存赵孟頫唯一署“臣”款的作品。.....
标签: 赵孟
-
28
2023.01李邕 端州石室记 碑文
《端州石室记》,唐代正书碑刻,李邕书。开元十五年(727年)刻于端州七星岩。石刻整体高l.07米,宽0.79米,正文连同标题、落款共18行,满行23字,共386字,落款日期是“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由于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马蹄形印记,所以又称马蹄碑。马蹄形印记始见于宋初,至清朝末年,该石刻可见文字319字,如今清晰可见.....
-
28
2023.01 -
28
2023.01 -
28
2023.01春秋秦公簋(中国历史博物馆)
春秋时期青铜器,作于秦景公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有铭文一百零四字,分铸于器及盖上。器和盖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九字。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铭文字数,盖内和器.....
标签: 春秋秦公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