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理论对当今还有价值吗?想要知道古代书法理论对当今书法是否还有用就需要进行论据与印证。古代书论主要知道的是古人表达的内在含义,否则就会错解。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古代书法理论记载的是当时那个年代环境下对书法的体认,这其中有经验性的部分,也有超验性的部分。所谓经验性,就是当时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观点和认知。所谓超验性,就是艺术和文化的核心规律,不以时间而转移。
当今的书法学习和研究,很多就是面对古人留下的理论,结合实践,探讨超验性和经验性的话题。通过对经验性的时代烙印的观点的认识,便于我们通过一个侧面去了解那个历史年代的信息。而书法的超验性探索来说,古代的相应描述则作为一种论据和印证,启迪我们在艺术中不断进步。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印证是以实践为前提。对古代书论不能迷信,而要成为一种研究材料。古人未必说的都是对的,因为情境不同,表达的感受文字有可能对应的不是我们的感受而是我们其他的经验。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含义。
艺术理论不能直接用于艺术的感知
即使看了很多书法经典论著,却未必练得出技艺。因为,感应的东西,可以用逻辑来分析,用文字来描述,却未必都能用来指导实践操作。合理存在的事物,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一定是能让逻辑解释的,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在认识层面有助益。
有些工具逻辑,推出原来的逻辑,是有效逆推回去,但是对艺术的一些感应的东西则不能。逻辑的分析只能让你在认识上认同他有效。比如可以用力学解析武术,却不能通过力学原理的学习开始去学习武术,因为实际上,艺术学习是走感知层面。很多人学不成,就是把逻辑分析的东西当操作层面去用了,实际上就是有很多实践上的漏洞。
其实在古代,也曾经出现过艺术学习中依赖道理而无法得艺的情况出现,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就感慨“故知达其源者少,喑于理者多。”
逻辑是让大脑明白,而感应是让身体明白。只有前者的是理论者,只有后者的是实践者。二者兼顾是教育者。逻辑的阐述,本来是配合感应的。中国的关于技艺的古书其实都是如此,经典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具”,并不是全部。其实,任何技艺都是口传心授才行,书其实才是辅助。
正如卫夫人说“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古代的艺术修行者,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相应的感受就无法真正理解。所以,古人就会用他们那个年代的逻辑名词去分析了一些层次,一定程度让人们误以为这个是操作步骤。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3-12-27 19:45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古代书法理论对当今还有价值吗 古代书论的论据与印证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3954.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