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书法怎么写出优质线条 四个训练方法分享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16阅读数:158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对比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其运用形式丰富多样。发笔之藏露,行笔之疾徐,力度之大小,锋颖之正侧,笔势之顺逆,换向之方圆,收束之锐敛等,对比性用笔带来的线质感,会有较明显的差异。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以行笔速度为例,行笔快,点画边线整饬,色泽明爽,线质凌厉刚狠,意气风发,彰显一种外向型的笔调;行笔慢,点画边线残泐,色泽黯寂,线质含藏深隐,凝神敛息,散发一种内向型的笔调。

      用笔对比

      行笔速度的对比性训练,因其涉及时间变量,从而使线质感既完成形而下的塑造,还潜生形而上的意味。客观的物理时间是恒定的自在之流,主观的心理时间却活性十足,它会“绽出”丰富的意味,如慢节奏有传统感,安然却单调,快节奏有现代感,刺激但炫惑。

      用笔对比

      书写的过程即时间空间化的过程,慢节奏的用笔,其线质感的形上意味,倾向于理性、成熟、内敛,其时间似乎悄然弥散于境域之中,有一种静寂无声、潜息入定的神秘气氛,其价值取向指向过去,属向后式的;快节奏的用笔,其线质感的形上意味,倾向于感性、活泼、外张,它呈单向的线性跳跃,有一种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尚变精神,其价值取向指向未来,属向前式的。#2用墨之對比

      这种训练,可不似国画那般繁琐,从实战需要出发,可重点训练嫩墨与老墨的对比。

      嫩墨水份多,其线质感灵秀鲜活、泽润虚淡、神采焕发;老墨水份少,其线质感苍茫峻厚、沉凝老重、气象浑穆。嫩墨多用于帖派书法,在行书、行草书中随处可见,它有利于表现那种风行雨散、润色开花般的流美韵致;老墨多用于碑派书法,于篆隶楷尤为多见,它有利于表现那种如屋漏痕、印印泥、虫蚀木般的金石味道。

      嫩墨与老墨的对比训练,难在水份的掌控。书法,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有诸内必形诸外,中医认为,血盈人健康,面色红润,血虚人患疾,面色萎黄。书法亦然,水份掌控不好,线质感的理想效果就出不来。

      用墨对比:黄宾虹(左)、伊秉绶(右)

      如嫩墨训练,常因水份过多,线条一味濡湿,漫漶淹渍,缺乏嫩而不靡、秀而能沉的赏味;老墨训练,常因水份太少,线条一味干枯,墨色焦燥,缺乏老而不朽、苍而能润的妙趣。嫩墨与老墨的对比训练,显然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墨色辩证旨要的感受和理解。

      当然,对水份的掌控,并非科学层面的“量化的准确”,而是艺术层面的“感觉的准确”,这种准确不是通过一两次训练就能迅速掌握的,它需要不断的实践尝试、经验积累和总结反思。

      #3用紙之對比

      其项目很多,如生宣与熟宣、厚纸与薄纸、新纸与老纸等的对比训练。可根据学习层次的差别,灵活开展相应项目的具体训练。

      用纸对比:熟宣(左)、生宣(右)

      如对初学者,可做手工毛边纸与机制毛边纸的对比训练。通过训练,可以发现,手工毛边纸质地柔韧,抗老化,纸面粗糙,吸水性强,行笔有阻力,写出来的线条沉著朴厚,有“涩”味;机制毛边纸质地脆硬,易老化,纸面平整,行笔会打滑,不吃墨,写出来的线条浮泛浅薄,无沉潜感。

      再如对深造者,可做新纸与老纸的对比训练。通过训练,可以发现,新纸与老纸书写质感的差别,集中表现在“火气”二字上。新纸有火气,因为新纸初成,其长短纤维的物理变化尚未完成,纸质生硬绷脆,行笔艰涩不畅,墨色有浮躁不安之感。老纸无火气,因为老纸经氧化,其长短纤维的物理变化业已完成,纸质柔韧绵软,行笔不滑不滞,墨色有沉着自然之感。

      新纸与老纸书写质感的差别,令人浮想联翩:新瓷贼亮,老瓷韬光;新酒辛辣,老酒醇厚;少年气盛,老年平和……时间是平息“火气”的妙药。

      #4用意之對比

      特意预设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然后探寻表现这两种风格的的质感语言。

      譬如,刚佷与柔慈的风格,各用直硬与圆绵的线质感表现;激烈与安闲的风格,各用燥渴与余润的线质感表现;诡谲与平实的风格,各用驳杂与纯和的线质感表现。

      这种训练带有综合性,因为要彰显某种风格,质感层面的表现手法往往不止一种。如浑厚的风格,可用迟重涩进的用笔、黝黑浓腴的墨色、素朴粗粝的纸面等来综合塑造;清丽的风格,可用轻盈曼妙的用笔、雅淡鲜莹的墨色、华净细柔的纸面等来综合塑造。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16 10:31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米芾行书书法思想 及其取法渊源
« 上一篇
北魏书法赏析 元桢墓志一览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