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谢云谈书法 我的书法道路及遐想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25阅读数:175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汉字源远流长,由哲理气息与诗歌气象构成丰厚人文内涵,具画境、乐味、雕刻建筑韵律、舞蹈流美。一字多义,皆有所本;诗思意象,尽得风情。真书家每将个性和自身在天壤间独有感受同时付之毫端。脱形形在,重义不限训诂,一沙见恒河,须弥藏芥子,天人合一,主客同体,引发欣赏者种种遐思妙想,验证先哲创造文字艰辛历程, 数千载发于一瞬间。陶然会心一笔,其乐何如?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试略说我之书法学习诗思,写书法意象形义美,且作我之说文解字。

      释曰:风格之求,师古、临摹,从前人的经验和造化之形,参以变奏,展示己貌。阴阳变化,与道法自然表里。意为上,字格凝重,真体内充,返虚入浑,藏锋裹锋,气息滋润,奇逸妙来。刘海粟师评曰:“奇而不奇,不奇而奇,放逸可观。”风格审美从之。

      释曰:“审美情思,情感之挥,写汉字形义诗思美,不功利,亦不为礼因高度概括,书写者注射情感入对象(作品),多象反过来强化欣赏者情绪,文动—变动,内涵之写意韵味,人生体验。提炼,超以物象,一种感悟的共鸣产生了。题诗曰:“儿时家学架书桥,柳骨颜筋摹几遭。人世风霜更岁月,飞云纵览笔端描。”技巧跟着年岁增长,认识跟着人世风涛深化,一个书法超度者笔下的歌哭,阅历编成的筛子,由博返约,洗去铅华,素裳姗姗迎来,对话自己,尽在笔象独白中。不做作,不炫耀的心的图画,获得更多的画外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真谛就在于体验。语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书法是国粹,传载的根基是文化高度、深度,先文后墨,读书是第一功夫。“笔落惊风雨,诗(书)成泣鬼神。”造就文格而书格,造就精神高超,不受现代物质文明躁动污染,实在是莫大的享受和满足。

 

      释曰:书法从学,“游于艺、志于道”的第一步很重要。端正学习起步,学书讲究法度,必须从楷书入手,正如做人须从品行端正做起一样,这二者也确实有内在的联系。学楷书首先要端正笔法,不可歪斜,端正中还包含稳重,平心静气,不浮不躁。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稳重里造就体健魄雄。古人说:“真书如立也。”也是这个意思。入楷探胜,穷力追骨,以深厚的功力推进书法艺术的书法史现象说明:正书艺术丰碑长存。

      自六岁受庭训启蒙修学书法,父亲课以柳公权、颜鲁公帖本,作字要求“心正、笔正、身正”,悬腕书写,奠下了少年功基础。父亲又课以《四书》《古文观止》《唐诗别裁》等篇章,连读一两年,父亲教于春节为自家及村人写春联,写父亲自己撰写的联句,年复一年,挂贴门柱上,甚以为喜。我六十甲子时写诗寄怀之。“花甲年华笔一枝,门前书礼忆儿时。谆谆庭训遗音在,夜读挑灯惹梦思。”

      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无暇握管。1957年工作中被错划为“右派”,从中央文化部下放边陲广西。借助汉字艺术的质朴内涵,续少年时的练字挥毫,不同的是这次举笔是在书法的沉思里感受人生,消释一点生活的烦恼。曾写句自度:“笔梦征句,行吟飘荡,举足沧桑,抚迹沧浪,香抱残窗,坐消日长,边陲远方,朝暮笺章。”把练书法联系人生,淘淬襟怀,是感受一点情性之挥的书法艺术精神了。

      1982年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1985年参加了“现代派”书法首展,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谢云书法展”,同时于漓江出版社出版第一本《谢云书法集》,之后被推为广西书画院院长。1989年6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题为《读古文字印象》的诗,发思古之幽情,是对自己这一时期修习书法皈依之唱吧。

 

      更深更深地思想,更静更静地搜寻。从传统的宝座里走下,来到广阔的大野,在时代的新鲜之风里旋舞。

      去寻找孩儿的稚真灿烂的笑容,拨动委婉曲折的真切的歌弦,去呼唤矫健的生命力的跃起。我在中国美术馆书法展自序里写了这几句话。

      思考这一时期的书法追求是:在着意的习古、化古感悟里积累会神,寻找气韵激情,线的质感,墨的苍润,气息淳厚,结体造型、章法构成注重形式美,创造个性,肆力求真。此心许与古人俦,可否说“走向书法的历史界桩”了?是起步吧。

      1990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换届(第三届),我有幸被任命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这之后受任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缺书记),主持分党组工作。这时我61岁,兴会书缘,新添几案,走上了书法工作新途程。

      我之习书过程,先习颜、柳,而后习何绍基、金农、《张猛龙碑》、“二爨”、汉碑,尤喜《石门铭》《石门颂》《褒斜道石刻》,而及《张迁碑》《华山碑》,并《好大王碑》。篆文习秦小篆、玺文、金文、籀文、甲骨文并鸟虫篆及诸异体篆。隶书尤重《褒斜道石刻》,丑中取拙取妍。从甲骨文、金文吸取意象趣味,形式多变化,灵气飞动,去寻找现代人审美意识相谐的切入点,也细心研习小篆(尤其铁线篆),小篆字多,较通俗便于流布,正篆草篆,风骚挽手,多角度沟通古典与现代气息,连接空间,运笔突破对称均衡,呼吸酣畅,有节制的狂肆,取求真气流衍,做探求拓宽古文字之视觉形象变化的梦。其间对岩画的视觉观察亦借鉴取益。我在广西工作数十年,对宁明花山岩画有深入之迹,并组织进行绘画、摄影,编书出版。花山岩画应是古图文之刻,施彩摩岩,灵动变化,气脉畅通,虚实动静,转合相错,散而不乱,相并不碰,托物赋形,讲意匠,更重立意,生动地体现了先人造艺之思想经营和艺术加工,用于篆书,尤是草篆变化高风可从。我曾写诗赋之:“岩阿寄迹鬼才工,太古何神斧凿雄。壁像生光通日月,烟横百里丽波中(1998年1月作)。”日本汉学家秋山公道先生看了我这首诗作了和唱:“三千年里鬼神工?赤铁沙中原始雄;壁像犹存画石迹,宁明藏梦水芳容。”书魂、画魂、诗魂,织成了自己为之懂慑的对象,心的画—草篆产生了。从金文、甲骨文到花山岩画的造型与线质,作为心象风景而创造的新的空间—草篆,美的感应构筑美的心灵。形象与心象,如泉涌出,驰思于华夏书道里,上下古今无量极。元黄子久的山水诀言:“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四方上下追逐如云龙,亦之谓“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吧。

 

      书法艺术的时代性是不以书家个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不同时代必有不同的时代艺术风貌,每个高峰都有其后世不可企及之处。如何让书法的古典美和现代美结合,这将成为书法艺术家愈来愈自觉的审美理想与追求;写汉字形义的哲理美、诗思美,揭示书法的历史意义,创立书家自己的新风格,在传统书法艺术及其演变的哲思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的飞跃,发展新的空间,时空的无限尽在其中。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5 20:40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