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苏过书法怎么样 苏过有哪些作品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2-01阅读数:184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苏过(1072-1123),北宋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苏轼第三子,时称为“小坡”。曾应礼部试,未第。徽宗政和二年(1112),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苏过逝后葬于河南郏县。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人物生平

      苏过的童年多是随父亲的游宦生涯,在频繁的迁徙中度过的。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移知湖州,不久便发生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七月底被拘捕,八月中旬被押抵汴京,囚禁在御史台所属的监狱中。这年苏过年仅七岁,大哥苏迈随父到京城照顾父亲,他则同二哥苏迨留在湖州母亲身边。

      父亲蒙冤受屈的痛苦,人们歧视的目光,以及亲友冷落的态度,使年幼的苏过遭受心灵上的沉重打击,感到仕宦的艰险和人情世态的炎凉。几个月后父亲被释,贬谪黄州。在黄州,父亲微薄的薪俸难于养家糊口,加之生活环境不好,甚至还要靠苏轼亲自下地种菜,来补贴和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使童年的苏过和家人常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这就培养了他后来淡泊宁静、安于贫贱的的性格和人生哲学。

      元祐元年(1086年)神宗驾崩后,哲宗新立,高太后垂帘听政,熙宁、元丰年间受打击的人相继起复并受到重用。父亲也奉调京城,先任中书舍人,后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叔父苏辙也在京中任要职。苏过后来在回忆京城生活的《冬夜怀诸兄弟》一诗中写道:“忆昔居大梁,共结慈明吕。晨窗惟六人,夜榻到三鼓。”记述了他和叔伯兄弟一起,早起晚睡,共同读书习文的愉快情景。然而这种童年不可多得的安定和乐生活,仅持续了四年时间,不得不因父亲受到政敌打压,被迫离京出知杭州而中断。

      父亲苏轼一生可谓多灾多难,宗派斗争和文字狱使他受尽折磨。他才高名大,交游广,徒众多,因此政敌们不会轻易放过他。自乌台诗案之后,他又多次遇险遭祸,最后一贬再贬,直到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去世。苏过总是陪伴着被贬谪的父亲而长途跋涉,乃至万里投荒。他悉心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聆听父亲的教诲,并时时安慰父亲痛苦的心灵,因此常常受到苏轼的嘉许。

      绍圣元年(1094年),苏过随父初到广东惠州时,写有一首《和大人游罗浮山》的诗:“海涯莫惊万里远,山下幸足五亩耕。人生露电非虚话,大椿固已悲老彭。蓬莱方丈今咫尺,富贵敝屣孰重轻。结茅愿为麋鹿友,无心坐伏豺虎狞。”诗中充满了对含冤受屈父亲的安慰之情,在艰辛的耕读生活中,只要他学道有成,利禄富贵视若“敝屣”、“露电”。正好表现了时年二十二岁的苏过,其甘于淡泊、不求富贵的旷达思想。惠州三年的谪居生活,对苏氏父子来说是十分艰苦的,这几年苏过主要过的是侍养父亲的耕读生活。苏轼有诗云:“小儿耕且养,得暇为书绕。”并写诗赞之,说苏过有奇志,其《凌云赋》笔势如《离骚》。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再贬海南岛儋耳县,苏过把妻儿留在惠州白鹤新居与兄嫂住在一起,独自挑着书担随父亲,更为荒僻的的海南儋州,与语言不通、习俗相异的黎族人杂居。在海南的三年间,苏过除了担负起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外,也像在惠州时一样,在东坡的指点下,读书作文,从未间断。而更可贵的是,他注意观察当地的社会生活,了解民间疾苦,写下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文。如他写的《怀惠许兄弟》诗,记述了海南当地的风土人情,还特别提到了与当地人民的友情:“椰酒醍醐白,银皮琥珀红。伧狞醉野獠,绝倒共邻翁。莳芋人人送,囷庖日日丰。瘴收黎母谷,露入菊花丛。海疍羞蚶蛤,园奴馈韭菘。槟榔代茗饮,吉贝御霜风……”岭海七年,苏轼父子以读书、著述、诗文唱和为生活的最大乐趣,这也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寄托。苏轼在海南“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食芋饮水,以著书为乐。”苏过在儋作《志隐》,深得苏轼嘉赏。四十五岁时又作《〈志隐〉跋》,说《志隐》为“效昔人《解嘲》、《宾戏》”之作。“昔人”指的是杨雄、班固。可见苏氏父子所效之人,皆以文化自守,以著述为业者。岭海时期,年轻的苏过读书不辍。苏轼《与徐得之》云:“儿子过颇了事,寝食之余,百不知管,亦颇力学长进也。”又《和陶渊明园田居诗》引曰:“归卧既觉,闻儿子过诵渊明《归园田诗》六首,乃悉次其韵。”读、和陶诗,是苏轼父子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又《与程秀才》书云:“儿子到此(儋)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苏过《借书》诗也记述了以客主问答的形式,揭示了将终老海南、不图仕进的主旨。此事:“借书如借田,主以岁月计。常恐遗地力,敢有不敛穧?便便五经腹,三冬良可继。倘有愧寸阴,得无讥没世。”借读而整部抄写,可见其勤奋。观其笔记《书田布传后》、《书周亚夫传后》、《萧何论》、《记交趾进异兽状》、《书二李传后》、《读楚语》、《书张骞传后》、《东交门箴》等文,更知其读书之精深。谪处蛮荒之地而如此勤学,乃知文化何以钟于苏门矣。据朱弁《曲洧旧闻》载,苏过读《南史》,东坡卧而听之,因论粪土因人而贵贱之理。此亦当为居儋之事。苏轼《与元老侄孙》书云:“海外亦粗为书籍,六郎不废学。”又据《苏过墓志铭》载,苏轼命过作《孔子弟子别传》,可见苏轼谪居教子之一斑。苏过到海南的次年所写《志隐》一赋,以客主问答的形式,揭示了将终老海南、不图仕进的主旨。作者假客人之口,描绘了海南环境之恶劣,劝说主人正当年轻有为之际,应力图仕进,做钟鸣鼎食之谋。而主人则列举仕途的艰险,极力描绘海南山川秀丽,物阜民淳。不难看出苏过已和父亲一样,已深深爱上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正如苏轼诗所言:“海南万古是吾乡”啊!

      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遇赦北归,次年六月父子二人回到常州,历尽沧桑,万里归来仅月余,父亲便溘然长逝,自然令苏过兄弟伤痛不已。次年,苏过兄弟迁葬父亲于汝州(今河南临汝)郏城县小峨眉山,苏轼遗言有云:“尝爱郏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他选中小峨眉作为葬地主要是因为此处似家乡峨眉的缘故。为了看守父亲坟墓,苏过便移家汝州,从此长住在那里。苏过于父丧期满后,本可再图仕进,但当时蔡京当权,不准元祐旧臣子弟在京城任职,纵有盖世才华,也不为朝廷所用。后来虽于四十一岁时,做过太原府监税;四十五岁时做过颍昌府郾城知县,终因党禁关系而被罢免。苏过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三度出仕,实则两次为官共七载。而不论在官还是居家,都不曾改变厌仕而慕陶的情怀。这是颇具宋人特色的精神现象:厌仕而不弃,学陶而不隐。既要吃饮,又要安顿心灵。宋人学陶主要是学其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超脱平淡的处世情怀,任真率性的生活态度,“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风。这或许与宋人儒、道、释兼融的文化态度有关。苏过晚年回到颍昌,“营造湖阴水竹可供玩赏者数亩”,这年为宣和辛丑年(1122年),苏过50岁,恰好与陶渊明居斜川时同一甲子。故将家居之地命名为小斜川。

      苏过受父亲《和陶诗》的影响,十分仰慕陶渊明,故号斜川居士,以明其志。他在《小斜川诗序》中写道:“予近卜筑城西鸭不陂之西,依层城,绕流水,结茅而居之,名曰小斜川。偶读渊明……畸穷既略相似,而晚景所得略同,所乏者高世之名耳。感叹兹事,取其诗和之。”从此便过起诗酒自娱、耕读课子的隐居生活来。而这种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却非常短暂。后曾出任代理河北定州通判,任期仅半年时间,宣和五年(1123年)即病逝于行道中。苏过安葬于河南郏县东坡墓地之东南,晁说之为之作墓志铭。

      贡献影响

      苏过书、画之胜,克肖其先人。善作怪石丛筱,咄咄逼人。轼有观过所作木石竹三绝,把他的画与文可的画相提并论,以为“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解与竹传神”。又时出新意作山水,远水多纹,依岩多屋木,皆人迹绝处,并以焦墨为之,此出奇也。日本君台观藏有所画。行草笔法亚乃翁。楷书古劲,有楷书石刻在定州天宁寺壁。又书金光明经四卷,手自装治,送虔州重庆禅院。卒年五十二。事迹参见《宋史》本传、《画记》、《清河书画舫》、《石门文字禅》、《挥尘三录》、《定州志略》、《东坡集》、《君台观左右帐记》苏轼贬岭南,苏过一直随侍身边。

      在苏轼去世后,苏过闲居颍昌十年。40岁时出监太原税,三年后知偃城县,1123年权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今正定)行道中,年五十二岁。娶妻范氏,范镇孙女,范百嘉之女。

      苏过能文,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为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〇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亦能书画。宋徽宗曾宣召苏过入宫作壁画。

      苏过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个人作品

      著有《斜川集》20卷。在惠州所作名篇有《飓风赋》、《思子台赋》等。他还常作画,绘枯木竹石图,苏轼称他“时出新意作山水”。

      人物评价

      苏过诗中的怀人之作,情真意切,哀而不伤。如《将至五羊先寄伯达仲豫二兄》,先写党内与二兄分离时的悲伤、怀念,后写将归的欣喜。石后面部分写道:“崎岖七年中,云海同浩渺。岂知羌村晚,惊拜杜陵老。干戈虽事异,欢喜动夷獠。山川旧凄惨,云物今清好。不似元都桃,秋风不堪扫。”他的唱和诗,也不是一般性的应酬文字,而是抒胸臆,叙友情,乐田事,悯农耕,多属言之有物。苏过的诗歌中,抒怀诗作不少,他总是不加掩饰的吐露心声,直抒胸臆。我们知道,自古隐逸者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陶渊明真正做到了弃仕禄而求自由,而苏过终未能做到这一点。其实许多年来,他早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生存问题的迫切,因而学陶的同时常常流露出生计艰难的感慨。他在《和叔宽赠李方叔》中吟道:“谁令三径荒?投老食屡艰。……不求桑榆暖,乃慕桦桂寒。学稼虽可贱,乐志良独难。当观五鼎食,不异瓢与箪。”在《送伯达兄赴嘉禾》诗中吟曰:“我生三十余,忧患恰半生……五载卧箕颍,分甘一廛氓。嗟哉生理拙,口腹不解营。”苏过《次韵渊明正月五日游斜川韵》是其诗中最具渊明风神韵致之作:“春阴翳薄日,白石俯清流。心目两自闲,醉眠不惊鸥。……澄江可寓目,长啸忘千忧。倘遂北海志,余事复何求。”此诗得意处,也可以说“不甚愧渊明”了。又如他对自己最后十年的官场生涯,那种厌仕思想和思归情怀,在诗中就做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初入仕途,他的体会是:“我生江海上,性与鱼鸟逸。端来入世网,竟坐形骸役。此心本洞然,六月遭怵迫。”“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漂零如逆旅。”他盼望这种违心的仕宦生涯早日结束:“何时脱缰索,着我林泉帽”“安得浪漫游,时解冠带缚”“身作三年客,愁随万点鸦。家书空系雁,灯信未沾花。万里寻归计,柴桑似有涯”。《和赵承之竹隐轩诗》极言厌官思隐之意:“莫将不赀身,玩此有限年。必待三径足,何时赋归田?陶令甑无栗,阮公不言钱”。然而迫于生计,他又不能弃官归去:“我恨营口腹,敛板惭妻孥。三径未及归,高卧子不如”。同僚诗友任况之将“返旧庐”,他徒自羡慕:“息肩子有日,我愧今不如。嗟哉妻孥累,口腹亦见驱。一坠世网中,局促辕下驹。”这种违心又无奈的小吏生涯对他来说是痛苦的煎熬:“青衫百僚底,屏气不敢出。谓当哭途穷,何当折腰膂……念我丘壑人,老矣事簪组。端如赴缧囚,坐受狱吏侮”。后来苏过回忆这一段生涯,仍有“簪裳如缧囚,我生三年系。一落尘网中,遂负山林志……凄凄百僚末,举首触嗔忌。早知折腰恶,谁敢朱云吏。”之叹。他在罢太原监税不到一年,又奉敕命知郾城县,在任四年多,他觉得像身不由己的工具一样被驱使:“我方处世如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苏过元符元年在儋耳作《志隐》赋,以苏轼所信奉的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安贫乐道的思想来宽慰父亲:“子知鱼之安于水也,而鱼何择夫河汉之与江湖?”他在惠、儋时期写的诗文,有许多都含有援道、释以宽慰父亲的用意。他在安慰父亲的同时,其实也在安慰自己,因为庄与释是他终生的精神伴侣啊。苏过的赋除《志隐》外,《思子台赋》和《飓风赋》,已早行于世。《思子台赋》系就汉武帝错杀太子据,后又作“归来望思之台”以级寄哀思一事加以评论铺叙而成。赋中对汉武帝的多忌、暴戾、嗜杀,作了充分的揭露和挞伐,许多大臣“皆以无罪而夷灭,一言以就诛”。并上至秦皇,下及晋惠,他们三人“皆信谗而杀子,匿奸而败国,各筑台以寄哀,信同名而齐实。”这是一篇历史评论方面的赋,颇负盛名。另一篇《飓风赋》,绍圣二年作于惠州,因飓风而论“大小出于相形,忧喜因于所遇”的相对之理,借大鹏以示不忧不惧之意。作品描写海域飓风的发生、发展、结束等几个阶段的景象。写飓风的先兆是“断霓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接写飓风初来之迅疾;既而写飓风来势异常凶猛;再写飓风去后人民修墙补屋,相互慰勉;而飓风停止后则是“山林寂然,水波不兴,动者自止,鸣者自停,湛广宇之苍苍,流孤月之荧荧。”事后,回顾当时的惊惧失措,又自我解嘲说:“均大块之癔气,奚巨细之足辩,陋耳目之不广,为外物之所变。”而赋的重点则在飓风正盛的部分,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形象是辞藻,众多的比喻,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飓风声势之大,威力之猛,其夸张铺叙手法,并不亚于汉赋。

      苏过的散文写得很好,保存至今的有百余篇。其中的史评史论,彰显了苏过的才气和独到的见解。《萧何论》针对“萧何请以上林苑以与民,高祖大怒而械系之,以付廷尉”一事进行评论,认为刘邦疑忌萧何,真正的原因是萧何智大功高,怕其名望超过自己不好驾驭,“有可疑之势”。就找个借口,把这位开国功臣、治国良相“械系之廷尉”。苏过由此慨叹“功臣之难,自古而然”。文章引用充分的论据,笔酣墨饱,说服力极强。《书周亚夫传》,列举事实说明亚夫逊而能文,任重道远,可谓“真宰相”。“人能轻千金之躯,以任天下之重,祸福不惧,生死不易,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苏过的传记散文《王元直墓碑》,写其舅父王元直的生世经历,为我没娓娓道来,情真意挚,感人至深。苏氏父子在海南时,常与黎族同胞同饮共醉,并接受他们的馈赠,和睦相处。因为有了这样深入的了解,苏过对当权者所采取的一味镇压、盘剥当地少数民族的政策十分反感,写了一份长达二千余字的《论海南黎事书》。在这份时事政论中,他第一次提出了“民族自治”的说法:“为执事计者,上策莫如自治。当饬有司严约束,市黎人物而不与其直者,岁倍偿之,且籍其家而刑其人。吏敢取赂者,不以常制论,而守令不举者,部使者按之……”明确主张朝廷应严禁官吏刻剥黎族同胞,惩办那些贪赂行奸、残民自肥的地方官吏,让其实行自治,自我管束。可以说,这是历史上第一篇论及海南黎族政策的文章。这与苏东坡所主张的“汉黎一家”的进步民族观一脉相承。东坡诗:“咨尔黎汉,均是一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出民族平等观念,并盛赞黎族同胞:“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独完。”父子二人以平等的姿态观察民族问题,提出了封建时代十分难能可贵的“抚黎”政策。

      苏过有诗文集《斜川集》传世,据《宋史》记载有二十卷,经“靖康之难”,至南宋已散佚过半,十分可惜,现仅存六卷。四川眉山人为纪念三苏父子,对苏过的德操和文学成就不能忘怀,故于清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镂版《三苏全集》。该雕版实际上包括苏过的《斜川集》残卷三册六卷,其中遗诗五十三首、文十五篇。三苏祠今存有一九九六年版、舒大刚等编著的《斜川集》10卷。眉山试院(今苏祠中学)大门前有对副联:“千载诗书城,坐修竹林中,尽饶佳士;四贤桑梓地,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用此联激励眉山仕子。其中“四贤”,即指三苏父子和苏过,该联现悬挂于三苏祠西大门。苏过生不逢时,未能很好第发展自己的才华,后人深为之惋惜。清人赵怀玉在《校刻斜川集序》中说:“……使天假以年,名或不在其父之下。惜乎身处末流,仕又再黜,坎坷道死,不获措其蕴于天下,是则才人之不幸夫!”然而即使如此,在宋代,苏过仍不失位一位颇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就非常推崇苏过的诗文,只不过他的文学成就,已被父辈辉煌的光芒所掩盖。

2024-02-01 18:33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