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王羲之结字规律 后世之人造险之法皆无出王氏用笔之藩篱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2-01阅读数:202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今天聊结构,王羲之的在处理结构上,可谓登峰造极,后世人造险之法,皆无出王氏用笔藩篱。所以将王羲之用笔。结字规律搞明白了,再去学习其他诸家,就比较容易了。王羲之的结字特点有很多规律可循,这次我们主要讲一种强弱的对比。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王氏结字的强弱关系可以分为:上大下小、下大上小、中大上下小。

      上大下小

      上大下小的字是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将字势的张力在结体中呈现出来。这个“贤”字,表现在节奏感分明,一开一合,一大一小,将主笔突出,营造对比之势。

      这个“字”字同样也是上大下小的结构,上下两部分,靠笔意连接,笔断意连,字势统一,整个字开合有度,上大下小,视觉冲击力明显。节奏感分明。

      上小下大

      上小下大的字,其造势之法同上面一样,为了营造一种对比的强烈之感。将本来均衡的字写的上小下大。

      比如这个“西”字。

      “西”字上下对比极为明显,如高山坠石一般,靠一条牵丝所引带,整个字取势向左,为了平衡这中态势,王羲之将最多的笔画右移,从而中线往右的部分,笔画较多。再有一个原因就是下面的笔画有主笔,就是横折,一般出现这种用笔的时候,其他的笔画应该放小写。

      中大上下小

      这种结字方法也是造险的一种,将中间部分的主笔突出,从而将整个字的势态从中间撑开。

      比如这个“奏”字。“等”字。

      主笔为中间以常横,所以写的刚劲有力,用来承接上下两个主笔。

      这个“奏”字,同样也是这种道理。这一类字一般中间有主笔,所以上小应该写的小一些,然后再通过笔画的变化将字势写出来,i造险的同时再去平险。

      上下大中间小或上下小中间大的字

      这种字的造型结构在书法中的对比最为明显,也最为随意。可以变化的空间也比较大,所以王羲之在处理这种字的时候也比较随意。

      比如这个“姜”字,上下小、中间大,中间的主笔将整个笔画撑起,构成一种挺拔之势。

      以上这种强弱的变化只是王羲之书法之变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变化是建立在笔法变化的基础之上,只有熟知了笔法之变,才能慢慢领会到结构的精微之变。

2024-02-01 09:35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什么叫书法的险绝 书法为何要写的险绝
« 上一篇
旭宇书论分享 书法的创作方法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