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08-14阅读数:165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大量使用,用于铸造各种器具(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如鼎、鬲、豆、爵、尊、盘、钟、钲、戈、矛,等等。在这些器具上,早期一般是刻铸族徽图案,表示所属;后来常常刻铸文字,记叙做器的缘起、目的以及各种历史和现实的事件。因为古人把铜称做“金”,用于这一类器具的青铜叫“吉金”,所以刻铸在上面的文字就叫做“金文”或“吉金文字”。此外,也将钟、鼎作为青铜器的泛称,所以金文也叫“钟鼎文”。

青铜器的铸造一般需要使用泥制模型,叫做“陶范”。金文是预先雕刻在陶范上再铸出来的,也有少数是直接刻在铸好的器具上的。由于陶范质地较龟甲、兽骨松软,雕刻更易得心应手,所以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图绘性质更强,象形字更为象形。

商代的青铜器铭文般字数较少,有些只是简单的族徽或人名。进入西周以后,铜器铭文字数很快增多。例如,著名的散氏盘、大盂鼎、 毛公鼎、墙盘等器物上,铭文都长达数百字。西周青铜器铭文的字形结构比甲骨文更加完善和复杂。

散氏盘.jpg

由于受青铜铸造制作工艺的制约,铸刻而成的金文相对于书写时线条的形态已经相去甚远。也就是说,每一道工序过程,都为线条表现增加新的内涵提供了物质依据。也是在这一个过程中,金文的线条增加了一些非书写的要素。另外,这些非书写的要素又给我们书写金文注人了鲜活的内涵。比如说,线条所具有的凝练与厚重,使其内在的张力与弹性、柔韧与刚毅都得到了较好的协调与统一,显现出不同凡响的金石意蕴;铸造过程中,金属(青铜)溶液的不规则流动,在线条的转折、交叉、交接、连带等重要环节中凸现出原始的、自然天成的韵味。在加重线条凝练、厚重、力量感的同时,使其具有自然的流动意蕴;再加上青铜器千百年来的被埋没、自然的风化、地质的流动与变异,使其自然湮染斑驳,更增强了金文的艺术魅力。

尽管青铜器铭文的制作要经过书写刻画和铸造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但最终的效果仍然保留了明显的书写痕迹,乃至书写者的个人风格。这些作品有的刚健雄浑,有的姿态生动,有的整齐端正,有的错落参差,不仅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书法风貌,更使后人对制作者驾驭和塑造文字的高超技艺与良苦匠心赞叹不已。

金文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线条的流动性强,直曲变换鲜明,随意自然,富于节奏感,字形、体势和章法变化都比较大,没有固定的程式,而是顺乎自然、一任情性。因此,可供学习的精品也很多,大到上百字的器物,小到几个字的铭文,都是我们学习金文书写的优秀范本。当然,依据拓片或拓片的印刷品学习已经不是当初书写原貌的金文,我们应力图透过掩饰,去追摹真实的远古风韵,同时,也需要借鉴那些非书写要素带来的“金石气”。这也一直是很多人心摹手追的目标,甚至不惜采用一些病态的笔法去“做”、去“画”。这种做法显然不妥,但金文作品被自然造就的金石古气在打乱了纸笔书写的笔法、字法和结构秩序的同时,的确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尝试,试图在这被打乱的秩序,上建立起新的笔墨语言秩序。这一点至今依然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书写金文时要注意笔势的贯通、笔画的凝练,转笔处要生动自然,避免刻板、呆滞。故意做作也是学习金文书写的一一个误区。应精心研读,把握所临习的范本的风格类型,确定用笔和结构基调,力求以笔墨语言再现金文的时代内涵。

2023-08-14 15:23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