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2023.11公乘得守丘刻石
1935年平山县发现的《公乘得守丘刻石》(简称《守丘刻石》),说明了石刻文字从战国前期到秦统一时期的发展变化,不仅石料由自然天成(守丘刻石系一块天然的河光石)发展到人为加工,而且内容也由简单的纪事发展到被统治者正式用作宣传的手段,甚至留作告谕后人的遗言。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的石刻文字,已由商周的萌芽阶段进入.....
标签:
-
02
2023.11 -
02
2023.11 -
02
2023.11 -
02
2023.11 -
02
2023.11湖州帖
颜真卿《湖州帖》(宋仿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 纸本 纵27.6厘米 横50.2厘米是帖无书写年月。帖云:“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诸州水,并凑此州入太湖, 田苗非常没溺,赖刘尚书□□,以此人心差安。不然,仅不可安耳。真卿白”考颜真卿于 大历七年十一月委以湖州刺史,次年一月到任,直到大历十二年八月卸任,召.....
标签:
-
02
2023.11 -
02
2023.11 -
02
2023.11 -
02
2023.11郊燔帖
《郊燔帖》尺牍 1053年 纸本 27.2cm X4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郊燔帖》为行草书札的代表作。笔画浑雄敦厚,婉转有致,运笔飞动自如。此帖取法 于《伯远帖》,又参以章草笔法,使之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蔡襄独特的 草书风格。释文:十一月廿八日,襄顿首。别已经年,每疏驰问,但极瞻跂之怀。人至承书,窥揽辞意,岂胜感.....
标签:
-
02
2023.11元祐党籍碑
蔡 京《元祐党籍碑》北宋刻石,亦称《元祐党人碑》、《元祐奸党碑》。宋徽宗即位后,听蔡京之言,将哲宗元祐中任职、曾对王安石《新法》不满的大臣数百人列为“元祐奸党”,并将其名单刻石,颁布全国。这就是有名的《元祐党籍碑》。共有三种:一,崇宁元年(1102)徽宗赵佶正书,刻于内府端礼门。未几即毁。二,.....
标签:
-
02
2023.11 -
02
2023.11上宏斋帖
《上宏斋帖》卷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纸本,手卷,纵39.2cm,横149.9cm,行书,53行,747字。《上宏斋帖》卷释文天祥皇懼頓首。三復□申,侍讀尚書宏齋先生之坐前。天祥在瑞陽時,嘗以一介人往候先生盤所,先生賜之書,教之以聖賢向上之學。若天祥者,雖非其人,先生不鄙夷之,蓋亦竊自啓發,而不敢自爲暴棄者也。山林之.....
标签:
-
02
2023.11 -
02
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