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鉴定家谢稚柳评鉴书画有“望气”之说,这可真不是玄乎。人之有气而生,书法如人也,因“气”而丰富,亦因“气”而生动。而要说书法中最为推崇的,莫过于“书卷气”和“金石气”了。那么二者到底是什么呢?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说到书法中的“书卷气”,您最先想到的是谁?苏黄对不对?没毛病!
宋代以后,伴随着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他们逐渐参与到了书画艺术的创作之中,由此而带来了书法鉴赏和品评内容标准的转变。在文人群体中,特别强调和推崇有“书卷之气”的书法作品。
那么何谓“书卷气”呢?简单归纳来讲,就是指在古代诗文、墨迹、简札中所表现出的笔致优美、遒劲、灵巧的形式美感。这种外现的美,依托于文人内在的士人气质。是中国文人文化理想之建构在书法艺术上的反映,是书家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人格气象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
书法外现的美依托于文人内在的士人气质,就是书卷气!
刘熙载在《艺概》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娇柔之气)、兵气(强暴之气)、村气(乡野粗率之气)、市气(市俗之气)、匠气(刻板雕琢之气)、腐气(迂腐之气)、伧气(鄙贱粗野之气)、俳气(嬉戏油滑之气)、江湖气(市侩功利之气)、门客气(谄媚庸俗之气)、酒肉气(放荡庸俗之气)、蔬笋气(寒酸寒俭之气),皆士之弃也。”
而所谓“士气”,就是文人士大夫身上所具有的对于儒雅超逸、平淡天真的艺术品格的倾向以及对粗野俗气污浊的鄙斥。“书卷之气”的培养,端赖于文人的文化知识修养和人格操行的坚守。
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评论书法家时说:
“一要人品高,品高则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问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何绍基也大为赞赏“士气”:
“从来书画贵士气,经史内蕴外乃滋。若非柱腹有万卷,求脱匠气焉能辞。”
由此来看,书法的“书卷之气”包含三层内涵:
(一)人格修养
书法当之无愧乃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其独特性在于对人格修养的高度注重,强调书法与读书、修养之间的关系。
其实“书卷之气”,正是士大夫独立精神、高标品格、文化修养、文采风流的写照。这种“气”的养成,只能经由读书所养培、潜移默化,并最终外现于书法作品的气象之间,达到艺术美的境界。
(二)脱离俗浊
在论述“书卷气”时,最常谈及的便是“脱俗”。
宋代《宣和书谱》在评价沈约书法时说:
“大抵胸中所养非凡,见之笔下者多超绝,故善论书者以谓胸中有万卷书,下笔无俗气。”
“书卷气”正是与“俗浊”、“俗气”相对立的,其目的就在于脱俗。
宋代文人排斥“俗”,最典型的就是黄庭坚了。他认为书法不必计较工拙,要将脱俗列为第一要务。
赵宧光也说:
“字避笔俗。俗有多种,有粗俗,有恶俗,有村俗,有妩媚俗,有趋时俗。恶俗不可,粗俗犹不可,妩媚俗则全无士气。”
趋雅避俗可以说既是书卷气的内在内涵,也是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
(三)清雅内修
在书法的品格格调层面讲,“清”与“雅”,二者是密切关联的。
“清”与道家思想有关,“雅”与儒家思想相联,前者体现的是人格精神上的超越之感,后者则表达一种中和的书学理想。
“清雅”之气,集中体现在用笔之上。要求用笔爽利干净,文质适宜,墨色温润,细腻自然,没有渣滓和污浊。起迄分明,点画周至,渣浊荡涤,则清雅自来,书卷之气彰显。
书法家的“书卷气”的养成,从根源来说,一是要以文化学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为基本,将书法与读书合二为一。二是不能脱离对前辈经典法帖的临习,从书法经典本身去求取。
书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然形成了完善的笔法系统和成熟的艺术语言形式,这些艺术语言,对于书法形式美的创造与书法意趣的开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而“金石气”,相对于抽象的“书卷气”而言,则有迹可循。一般是指,青铜器铭文、砖瓦、石刻文字常依托于金石材料,经过铸刻工艺的运化,再加之历史环境因素所产生的自然风化和剥蚀效果,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美感和审美意趣。
金石气归根结底是一种独特美感和审美意趣。
从形式趣味上讲,“金石气”通常表现为壮阔、朴拙、雄浑之美。与帖学书法所表现的精巧、妍美相比,“金石气”书法就体现为大巧若拙的朴拙雄浑之美。最具典型的代表就是汉隶和北碑。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极高地赞赏了南碑和魏碑:
“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具有“金石气”的书法作品,用笔往往中锋而运,含有一种“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美感,笔力沉着,墨法厚重,常常给人一种进取刚健的人格感染的力量。
“金石气”主要通过墨色与纸张的相关作用而生成,主要以宣纸的洇化体现石刻的风化。笔墨上,运用渴笔、飞白、枯笔去模拟金石文字的漫漶,求干,求涩。
当然,也并不是单纯的只求枯槁,而要与湿润相呼应比较,达到一种类似“不光而毛”的古拙感、苍莽感。
书法家们喜欢追求“金石气”,这源于书法家们的崇古心理,因而喜欢苍古、古雅、醇古、古淡来评价书法作品。
这种“古”、“枯”、“老”的趣味境界,需要通过书法中的“金石气”去追求和表现。由于历史的沧桑,风雨的剥蚀而导致的锋棱笔画的泯没漫漶,从而显现出斑驳朦胧,模糊迷离的美感。这美感之中,包含了对永恒时间的超越,是生命境界的升华。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3 14:51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书法的书卷气和金石气 因气而丰富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718.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