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书法实用性之上发展出来的艺术 书法的理性与感性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25阅读数:153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书法是一个理性感性兼具的文化艺术形式。书法的理性,来自于文本的记录形式,自古而来,书法的文本载体都有理性含义,若非文章即是诗词,书法是文字交流的实用性之上发展出来的艺术。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大概在汉代的时候,书法从实用性中体现了艺术的感性之美,发展到最后,人们甚至不会十分在意书法记载的内容,而只对其线条艺术凸显的魅力所感染。

      感性和理性是人的两大思维能力。在书法众多的风格之中,不同的侧重也会有不同的字体和风格出现。从字体而言,小篆、东汉隶书、楷书是属于理性的,是因会规范性整理而成,更多的是因为社会功能属性的需要。

      而草书,西汉隶书,战国文字,帛书都是属于感性大于理性,因为随意性突破了规矩的严格限制,就可以能体现出书写者的性情,就偏感性一些。这种作品,我们一般称之为“意多于法”

      而从书体风格而言,不同性格和不同情感波动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体现。比如同属于楷书,欧阳询险峻挺拔,一丝不苟,体现了侧重理性的艺术风格,所以写欧体规矩大,需要恪守很多法则才能领会到其特点。

      褚遂良的楷书则活泼清新,带有隶意,线条有细微的变化,飘渺不定,力量轻柔,侧重感性特质。学褚遂良的字,最难把握的是其线条力度和萧散的结体。褚遂良与欧阳询相比完全是两种艺术性格,是理性感性的鲜明对比。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星,他的楷书具有庙堂气,可以说更多体现的是理性的厚重分量。他的字堂堂正正,不论是结体还是用笔都恪守中庸之道,涵养浩然之气。他的《自书告身》就体现了这个特点,如山东大汉正襟危坐,颇有气魄。

      而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则体现了其感性的一面,因为其侄子颜季明在安史之乱中丧生,国仇家恨让其情绪波动,裹挟着巨大的历史重量,凸显了其情感喷薄的一面。所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将军书法家丰富的情感。

      其实人的感性和理性均衡,才是作为人来说最佳的状态。感性过度容易迷失甚至迷信,理性过多则容易固执。二者均衡则互相牵制,心理和思维则会平衡。但是如果说要再进一步,则是要拓宽感知边界。

      因为人的理性是在已知的感知下的分析总结。所以感性是理性的边界。比如我们总是通过看到的事物而进行思维上的理性分析,而无法理解和分析我们感知不到的东西。

      人的认知瓶颈在于感知边界,提升感知能力,才可能有突破的认知。比如我们对古人书法的感知其实是不够的,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理性的分析,其实意义并不大。学习书法就是要在感知上逼近古人经典,这时候才能慢慢明白其理论所指究竟为何。

      为了突破感知边界。有的人走理性,不断纠正感知错觉,否定既有感知,推导相对客观,不断发现未知领域,但瓶颈在于感知能力最终会限制溢出的理性,最终只能发现自己无知,并推导出无知的领域,否定既有定论,到此为止。如果心力不够,会影响生存能力。这是科学家哲学家。

      走理性是用去除妄想的办法,如果没有感性能力,去除妄想最终换来的往往是深刻的执着。

      有的人走感性,不断消解对既定理念的肯定,调动五感的识别能力,对所处世界产生虚拟感,更加灵活的看待之间的关系,但瓶颈在于现实理性最终会给予打击否定和感知安全(既定说法会感觉安全),无拘束带来自由快感,也带来无序的痛苦。到此为止,如果理性不够,会容易疯癫若狂,无法自制。这是艺术家。

      走感性是用去除执着的方法,如果没有理性能力,去除执着最终换来的就是精神心态的错乱和妄想。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仅有理性和仅有感性,都是缺陷,都有瓶颈,二者兼具才可能提升认知。在书法上来说,我们既要不断在艺术感知上体会古人的妙处,同时也需要甄别不同理论和说法的优劣,既不要陷入迷信的妄想,也不要捆绑在固步自封的执着中。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5 21:23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