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一统归西晋,这个历史脉络,一般人还是很熟悉的。但之后的十六国、南北朝,很多人就搞不清了。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01 永嘉之乱
西晋有一个八王之乱,简单来说,就是一场皇族内乱。
八王之乱分两段,第一段开始于公元291年,持续时间为三个月;第二段开始于公元299年,持续时间为七年。
西晋的国力被八王之乱消耗,几个少数民族趁势崛起。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以汉为国号,史称汉赵。
于是这一年被我们视作十六国的起点,尽管当时西晋还没有灭亡。
公元311年,刘渊之子刘曜攻破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公元316年,刘曜又攻破长安,俘虏了晋愍帝,西晋从此灭亡。
公元311年,西晋的年号是“永嘉”,所以这场灾难又叫“永嘉之乱”,永嘉之乱以后,晋人南迁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02 淝水之战
如果当时冒头的少数民族只有匈奴,形势可能不会那么乱。
可当时冒头的少数民族有五个,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在北方打成了一锅粥。
中间氐族出了一个苻坚,一度统一了北方。
苻坚的政权叫秦,史称前秦,统一完北方,他还想统一南方,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打了一战,也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
结果苻坚不仅没能打赢,还把老本赔了进去,北方的统一局面就此宣告瓦解。
公元384年,羌人姚苌自立为王,建立了后秦。
公元385年,姚苌杀了苻坚,但前秦在之后还撑了差不多十年。
03 迁都洛阳
结束十六国的北魏也是在淝水之战后起的家。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在牛川(在今呼和浩特)自称魏王,一般也将这一年视作北朝的起点,尽管十六国这时还没结束。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在今山西大同),改称皇帝。
公元439年,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统一北方,正式结束了十六国。
其实十六国时期,北方出现过的政权不只十六个,但北魏史学家崔鸿写了一本《十六国春秋》,觉得这里有十六个值得一讲,于是后世也就沿用了“十六国”这个说法。
北魏出过一孝文帝,孝文帝改革的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他改革的纲领可以概括为“全面汉化”,从服装、语言到文字、制度通通汉化;为了配合改革,他还迁都洛阳。
到这,我们终于可以说说魏碑了。
04 四大石窟
魏碑,顾名思义就是北魏的碑刻。
不过,北魏后来分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被北周、北齐取代,这些时期的碑刻也可以叫魏碑。
而且,细说起来,魏碑也不只是碑刻,它底下有四类:造像记、碑刻、墓志和摩崖刻石。
北魏邑子六十人造像
接下来单说造像记。
造像记是配合造像的文字,造像就是雕像。
比如中国有四大石窟,四大石窟里那些佛像就可以叫造像。
所谓四大石窟都是这一时期开凿的:
◈ 甘肃敦煌莫高窟,始于前秦;
◈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于后秦;
◈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始于北魏;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于北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很流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都知道南朝流行佛教,其实北朝也流行。
不过,相较南朝,北朝的文化底蕴不是很足,比起义理,他们更在乎形象,所以留了许多造像。
05 龙门四品
造像不一定要有造像记,随着汉化的深入,造像记才多了起来。
魏碑里的造像记主要来自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孝文帝迁都前后开凿的,当时的洛阳是汉化中心。
不过,按传统视角来看,这些造像记,文章烂,书法更烂。
先说文章,欧阳修当年见过一些造像记,比如《魏九级塔像铭》,他的评价是“碑文浅陋,盖鄙俚之人所为”。
后世金石学甚至不愿著录这些造像记,比如赵绍祖在《金石文钞》里说“自隋以前古碑甚少,有则登之,更不差别,其所弃者,造像诸记”。
至于书法,这些造像记多出于民间工匠之手,在当时就不是什么书法范本,在后世很长时间也没有人要取法于此。
即使是今天,魏碑的地位被不断抬高,人们也只能说,造像记这一块鱼龙混杂。
龙门石窟有一两千种造像记,而被广泛认可的是龙门二十品,也就是从里面挑了二十种。
如果在这二十种里再精选,那就是著名的龙门四品:《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
2024-01-27 17:29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魏碑是怎么来的 以及龙门四品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5001.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