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先秦 - 正文

宰丰匕骨刻辞图片和释读

分类:先秦 时间:2023-08-22阅读数:129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宰丰匕骨刻辞》为帝乙帝辛时期作品,出土河南安阳,牛骨,长27.3厘米,宽3.8厘米。因其形为匕首形,故称《宰丰匕骨刻辞》.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匕骨记载了帝乙或帝辛时期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骨匕制作精美,-面刻蝉纹,另一面刻文字,一端残,柄部嵌绿松石。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宰丰骨先书后刻,起讫刀痕明显,笔画宽肥,多为双刀或多刀修刻而成,其布局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从中可以看到同时期金文对甲骨文的影响。

      《宰丰匕骨刻辞》.jpg

      该骨匕最初为顾鳌旧藏,后上交国家,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视为国宝级文物。

      就骨版上文字的解读,普遍让人接受的辞文为:壬午,王田于麦麓,获商戠兕。王赐宰丰、寑小、(矢旨)兄,在五月,唯王六祀肜日。

      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清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相传为王懿荣、刘鹗等发现,这一发现成为19世纪震惊世界的文化事件。甲骨文是指契刻或书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小屯村曾是殷王朝的故都,固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墟书契”。其主要用于殷王贵族的占卜活动,故又称“卜辞”、

      “甲骨刻辞”等。甲骨文作为第一代成熟的文字符号系统,已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和笔法意识,它建立起完整意义的书法秩序,使书法这一艺术样式获得有效的独立。

      到目前为止,出土的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5000多个,可识者1000多字。这些字-般是用尖锐的工具直接契刻,也有的是先写后刻,写而未刻的字在甲骨上也偶有发现。甲骨文笔画瘦硬劲挺,线条道劲而有立体感,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娴熟技巧。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和结字等要素。从甲骨文中写而未刻的朱书和墨书的痕迹看,当时已经有了毛笔之类的工具。其用笔起止处均显露锋芒,线条两端尖细而中间略粗,可看成是书法最初的用笔形式,也反映了毛笔的弹性和用笔提按的变化。这些用笔的特征,在双刀修刻的甲骨文中尤其明显。在结字方面,甲骨文重心稳定,结构多变,具有了对称美和变化美:其章法多为纵成行、横则有列或无列,行款错落,疏密有致。甲骨文因刀刻不易圆转,其笔画以方折为主要形态,以尖细、劲挺为其线条主特征。

      甲骨文书法因受时代、刻工、内容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呈现不同的书法风格:或粗犷率意、或谨严整饬、或纤细秀丽、或道劲丰腴。董作宾曾就甲骨文书法的时代特征分为五期,即盘庚武丁时期、祖庚祖甲时期、禀辛康丁时期、武乙文丁时期和帝乙帝辛时期。这五期甲骨文的书.风各有特色,大致前期的字大而粗犷,中期的字小而质朴,晚期以《宰丰匕骨刻辞》为代表,书法明显具有一些金文的特点。

        右起竖读第一行:

          第一字:“ 工”字古文。《说文》:“ 工”古红切。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凡工之属皆从工。【译文】工,巧于文饰。象人手中有规矩形。与巫字构形从工同意。通过对《说文》“工”字的解释的理解,笔者认为“工”就是有刺入功能的器具,而骨匕铲就是此类器具中的一种。“工”与“攻”同义,因此在铭文中作动词使用。在此铭文中“ 工”就是指骨匕铲。释读为:“工”字,释义为:“将带有巧妙纹器具(骨匕)刺入”。 

          第二字:“ 展”字古文。由上下两个“ 工”字组成。是由四个“ 工”字构成的“展”字古文的省体。《说文》:极巧地视之也。从四工。【注释】:极巧句。【段注】:“工为巧,数四工为极巧。极巧视之,谓之雕娄之明,公输子之巧。既竭目力也”。按,《段注》:“凡展布字当于此。在此铭文中此字释读为:“展”字。释义为:巧妙地察视。

          第三字:“王”字古文。在此铭文中特指天子。释读为:“王”字。释义为:王。

          第四字:“田”字古文。《说文》待年切,陈也。树榖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凡田之属皆从田。【译文】:田,陈列(得整整齐齐)。種植稻谷的地方叫田。(口)象田四周的界限;十,表示东西南北纵横沟塗。大凡田的部属都从田。释读为:“田”字。释义为:种植谷物的地方。                                

          第五字:“与”字古文。【正字通】:与,赐也,通作与。在此铭文中此字释读为:“与”字。释义为:求天神赐予。                         

          第六字:“麦”字古文。《说文》:芒榖,秋種厚薶,故谓之麥。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來,有穂者;从夊。凡麥之属皆从麥。在此铭文中,此字根据时令及上下文关系应该是指种植麦子的田地。释读为:“麦”字。释义为:麦地。

          第七字:古文“烝”字异体。《说文》:烝,煑任切,火气上行也。从火,丞聲。【译文】烝,火气向上升。从火,丞聲。在此铭文中表示阳气上升。释读为:“烝 ”字。释义为:阳气。

          第八字:“隺 ”字古文异体。象鸟飞之形。《说文》:高至也。从隹上欲出冂。【译文】隺,高到了极点 。释读为:“ 隺”字。释义为:陽气达到极致。                        

          第九字:“ 商”字古文。《说文》:“商”式陽切。从外知之内也。【译文】:“ 商”,从外面估测里面的情况。释读为:“ 商”字。释义为:估测内部阳气情况。     

          第十字:古文“ 烕”字。《说文》:烕,滅也。从火,戌。火死于戌。陽气至戌而盡。【译文】烕,火熄灭。由火,戌会意。此字由倒置三角符号表示阴盛阳灭,代替了小篆一阴(由一横会意)在上,一火在下的会意结构。释读为:“烕 ”字。释义为:泯灭。             

          第十一字:“曐 ”字古文异体。《说文》:万物之精,上爲列曐。从晶,生聲。此字与小篆有所不同上部有象形鸟星的特征。特指春天星象,《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释读为:“ 曐”字。释义为:春天星神。                                       

          第十二字:“ 王”字古文。《说文》: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连其中。三者,天,地,人也。而三通之者王也”。在此铭文中引申为星宿神祗。释读为:“王”字。释义为:星神。 

          第十三字:“易”字古文。在此铭文中是指孕育之义。释读为:“ 易”字。释义为:孕育变化。  

      右起竖读第二行

          第一字:“ 宰”字古文。在此铭文中是指主宰万物。释读为:“宰”字。释义为:主宰。

          第二字:“屯 ”字古文。《说文》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 。《易》曰:“屯 ,剛柔始交而難生。释读为“ 屯 ”字。释义为:草木初生。

          第三字:“ 烰”字古文异体。字体构成与小篆的区别是由原始符号同意置换而来。《说文》:“烰 ”字,烝也。从火,孚聲。《诗》曰:“烝之烰烰”。【玉篇·火部 】:“烰 ,火气盛也。在此铭文中指阳气 。释读为:“烰 ”字。释义为:阳气 。

          第四字:“ 气”字古文异体。此字一直以来学者多释读为“ 小”字,但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此字构型来自于阳气运行上升的象形。《说文》:“ 气”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注释】按,于省吾《甲骨文释林·释气》:“甲骨文三即今气字”。其实竖道三笔同样是气字。例如《仓颉书》中的气字,上部就是三竖道。其实它的构字意图很明白“由一衍二”,“由二生一”,同时又表达气的原始三种状态。释读为:“气”字,释义为:气。

          第五字:“始”字古文异体。由左右两部份构成。左部为甲骨文“ 寅” 字;右部为古文“ 占”字,总体表达为占候出寅。《说文》:“寅,戈真切,髕也。正月,陽气動,去黄泉,欲上出,隂上疆,象宀不逹,髕寅於下也。凡寅之属皆从寅” 。“ 寅”为地支之首,代表正月为一年初始,阳气萌动。根据寅字的内涵,同义转注为“始”字。释读为:“始”字,释义为:阳气始出。

          第六字:“萌”字古文异体。会意字,上下结构,上部盆体象形,由临盆而出物,会意阳气出;下部是古文“月”字。总体表达为夏历一年第一个月,正月,阳气始萌。释读为“萌”字。释义为:萌出。

          第七字:“ 万”字古文。此字是“万”字的原始符号形态。释读为:“万”字。释义为:万物。

          第八字:“ 五”字古文。此字是“五”字的原始符号形态。用上下阴阳符号的交会,五行运转而生物加以表意。上古古文中“午”,“勿”与本字通用。后世加意符同义近音转注为“ 物”字。释读为:物 。

      第九字:“出”字古文异体。由倾斜盆体象形与盆中一竖构成。会意为盆倾物出。释读为:“ 出” 字,释义为:物出 。

          第十字:“ 鸟”字古文。玄鸟象形。在此铭文中特指四象中的南宫朱鸟。释读为:“鸟”字。释义为:朱鸟 。

          第十一字:“ 王”字古文。《说文》: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连其中。三者,天,地,人也。而三通之者王也。在此铭文中特指朱鸟赤帝。释读为:“王”字。释义为:朱帝。

          第十二字:“宫”字古文异体。构字义理不明,根据上下关系推断,应该是“南宫”的特指用字。释读为:“ 宫”字。释义为:南宫 。

          第十三字:“祀”字古文。本义是祭祀天神。在此铭文中使用本义。释读为:“祀”字。释义为:祭祀。

          第十四字:“五”字古文。由长短五横构成,分别代表五帝坐或五行。《史记》·<天官书>【正义】黄帝坐一星,在太微中,含枢纽之神。四星夹皇帝坐:苍帝东方威仰之神;赤帝南方赤熛怒之神;白帝西方白昭炬之神;黑帝北方叶光纪之神。五帝并设,神灵集谋者也。释读为:“五”字。释义为;五帝坐或五行。

          第十五字:“日”字古文。《说文》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从口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译文】日,(光明)盛實。太陽的精华不虧损。【注释】實:《释名·释天》:“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按《楊泉物理论》云“北極,天之中,陽气之北極也。極南爲太陽,極北为太隂,。日,月,五星行太隂則無光,行太陽則能照,故为昏明寒暑之限極也。”根据上述释解及上下文关系,本人认为“日”在此铭文中特指“太一”【索隐】案:《春秋合誠圖》云“紫薇,大帝室,太一之精也”。【正义】泰一,天地之别名也。劉伯莊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释读为:“日”字。释义为:太一。

          根据以上二十八字逐字释读结果,现将整段骨匕刻辞释读如下:“工展王田,与麦烝,隺商烕。曐王易宰屯,烰气始萌,万物出鸟王宫。祀五,日。”

          全段骨匕刻辞释义:将带有巧妙纹饰的器具(骨匕)刺入,巧妙地察视王田,祈求(天神)赐予麦地阳气上升情况。阳气达到极致在内部泯灭。星神孕育变化主宰草木初生,阳气始萌,万物出朱帝南宫。祭祀;五帝,太一。

2023-08-22 17:32

标签: 图片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螨鼎 铭文
« 上一篇
寓鼎铭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