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行书创造了一种宽博、雄浑、大气的审美境界,被认为是二王之后别开生面。然创新并非无源之水,详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会发现颜体行书主要承传于二王,其创新之处则是强化“外拓”和“篆籀笔意”。《祭侄文稿》虽然是草稿,乍一看涂涂抹抹,但却笔精墨妙,非常讲究,特别是颜真卿对重复字的处理,极尽变化,显示了高超的书写功夫。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一、承传
王羲之书风在唐代备受推崇,颜体行书的承传自然也离不开二王书风的影响。如图1《祭侄文稿》中的“国”字是典型的外拓法,这与《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和《集王羲之书金刚经》中王羲之的“国”字如出一辙;图2中的“何”字,王羲之有“内擫”和“外拓”两种写法,颜真卿则主要继承和强化“外拓”写法,形散而神敛,风格更加雄浑大气;图3中的“吾”字,颜真卿的写法与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写法相类似,也是外拓法,因是草稿,颜真卿的写法更加自然古朴。图4中的“门”字,颜真卿运用“内擫”和“外拓”两种手法,这种变化其实也是来源于王羲之。
二、变化
颜真卿行书有别于二王之处主要是强化“篆籀笔意”和“外拓法”,形成宽博、开张的特征。“外拓”是与“内擫”相对的一种笔法,从图5中两个“兰”字的写法就可以看出,王羲之用的是内擫法,颜真卿则是外拓法,颜真卿强化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和外拓手法,并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
在图6中,《祭侄文稿》中的“州”与王羲之的两个“州”表面看有点类似,但颜真卿的两个“州”各具特点,一静一动,一正一奇,一浓一枯,变化意识非常强烈,王羲之也有变化,但相对含蓄。在笔法上,王羲之的入笔主要是侧锋切入为主,颜真卿则主要是中锋直入,藏锋出之,笔简意丰,加强篆籀笔意,强化点画质感,有别于王羲之的雅致和遒润,开拓新的审美领域,这是颜真卿对书法史的重要贡献。
三、重复字的处理
颜真卿《祭侄文稿》虽是草稿,但在重复字的处理上极尽变化。
如图7中的三个“开”字,在转折、连带和空间上都有微妙变化;在图8—图13中,颜真卿的处理方法是“轻重”,一重一轻,一实一虚,入笔的角度、空间的松紧和墨色的变化都有巧妙变化。其中,图8中的两个“心”字、图9中的两个“蒲”字、图11中的两个“土”字、图12中的两个“大”字,采取了“侧锋切入”和“中锋直入”的变化手法。在图14—图18中,颜真卿采取“连断”的变化手法,一断一连,一简一繁,绝不雷同。同时融入草书写法,使得书写变化更加丰富。
图19中的两个“念”字,在空间分割上略有不同,一个相对均匀,一个则有疏密变化。图20中的六个“尔”字最为精彩,各具姿态,综合运用连断、大小、轻重、虚实、浓淡、奇正、藏露等不同变化手法,呈现六种写法,整体风格又能统一,显示了非常高超的笔墨变化技巧,为书法的临摹、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重复字
2024-03-12 21:33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为处理重复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5737.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