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沈鹏推动书法西方美术化 却丢掉了宝贵的东西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3-21阅读数:135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书法起源很早,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开创、发展,如果仅仅从有记载的第一位书法家李斯算起,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持久的生命力让人叹为观止。历代都有彪炳史册的大书法家,他们的人格、作品和理论是书法学习的榜样。

      然而当代书法却兴起了一股否定传统,将书法西洋美术化的潮流。尽管西方并没有对等的艺术形式,但是一些人却硬要削足适履,向西方美术接轨。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书协,都有一帮这样的人。其中,尤以连续多年任中书协主席的沈鹏影响力最大,他提出了: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将创新和个性,放在了书法的首要位置。

      自然和社会科学讲创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其前提是实用。书法讲创新,其前提是继承传统,而沈鹏偏偏不提传统,一味讲创新。他将创新定为书法发展的目标,这既和中国近代绘画西洋化有关,也和沈鹏本人的经历分不开。

      近代国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使国家尽快富强起来。包括文化艺术也竭力学西方,当时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这个工程中,多多少少有些过激,彻底否定了民族艺术。清末到民国时期,一些留洋学习西方美术的人,按照西方美术的标准审视中国画,得出结论:中国画陈陈相因,与时代脱节。竭力主张用西洋美术改造中国画,进行中国画创新。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今天,造成了中国画失去了传统和发展方向。

      当时学习西洋美术无疑是对的,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但是失去自我、全面否定自己的绘画传统,无疑是矫枉过正。在这个大潮中,应该感谢当时浙江美院院长潘天寿,他力主要保持中国画的民族特色,与西洋画拉开距离。他的呼声引起了国家重视,一度减缓了西洋画改造中国画的趋势。但这个进程依然在进行,不过经过潘天寿的呼吁,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民族艺术的宝贵。这一时期,由于没有对等的艺术形式,西洋美术并没有染指书法,书法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在继承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又兴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的热潮,西洋美术从形式到理论开始掌控中国画的发展。这一时期,沈鹏正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是这一潮流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全盘接受了西洋美术理论的他,在出任中书协主席以后,由于自己并没有在传统上下功夫,为了树立的威信,利用自己了解美术发展历史的优势,强行推动书法向西方美术靠拢。如同西洋画改造中国画一样,从书法的面貌出发,大力提倡书法创新和个性。

      其实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一直在推陈出新,笔墨当随时代,就是出新,只不过出新需要传统功夫,创新可以脱离传统。提倡创新和个性,彻底打开了书法西洋美术化的大门。追求创新的这些人,从西洋美术那里大搞拿来主义,什么浓淡枯湿、点线面,古人偶然的效果,在西洋美术理论指导下,被当作了必然,大加提倡。

      西洋美术理论取代了传统书论,原中书协草书委员会主席刘洪彪,就非常喜欢西方工艺美术的平面构成,在书法中玩点线面;原中书协会员曾翔等人,则开始学习日本人经过西洋改造的现代书

      如果说中国画西洋化还有一定的合理性,书法西洋化纯粹就是自贬身价。西方都没有的东西,你学人家什么?美术根本无法涵盖书法,美术创作无一例外都需要反复修改,而书法是一次成型。反复修改的美术,在创作过程中可以用理论指导;一次成型的艺术,创作中是无法直接用理论指导的。一旦用理论指导书写过程,就不是自然书写了。借由美术理论指导的书法无一不沦为美术字,设计、造作、匠气。有些所谓自成一体的大家,其实就是矫揉造作的美术字。

      更让人痛心的是,由于过分注重形式,当代所谓的书法大家再也写不出古人的韵味了,实际上丢掉了书法的神采。经过设计的书法,不是内心自然流露无法写出神采。南朝大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宝贵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被抛弃了。

      由于丢掉了神采,只专注于形式的创新,书法不可避免地向丑书、俗书、怪书、江湖书、乱书的方向发展,几千年的传承毁于一旦。

2024-03-21 14:57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