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坛,繁荣了800余年的帖学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碑学的繁荣,特别是在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面世后,更是为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后来,康有为又在《广艺舟双楫》中更加坚定地提出了一整套的碑学理论,再加上大量新出土的碑刻的影响,崇尚碑学达到了顶峰,一直到民国时期,很多书家的书风都深受碑学的影响。
在那个崇尚碑学的大环境下,有这么一位书法家,虽说也是受到了碑学的影响,但仍然没丢掉帖学的老传统,可以说是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将碑学和帖学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就是齐白石先生的老师张伯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齐白石老师的书法,这楷书,干净硬气,顺便说一句,启功也学他。张伯英,字勺圃,一字少溥,徐州铜山县人,著名的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他自幼喜欢书法,先从颜真卿的楷书入手,后学魏碑,别具风貌,自成一家。著名的“彭城书派”,他就是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伯英先生的楷书,结体紧凑又不是开阔之气,工整端庄又饱含灵动之息,方硬之中又存秀逸之风,追随者无数。清末民初的时候,他与赵声伯齐名,并称“南北二家”,与此同时,他又和傅增湘、华世奎、郑孝胥三人并称“书法四大家”,颇具声望。如果你现在到北京的话,还能在琉璃厂、东大街等地方看到张伯英先生题写的墨迹。
齐白石先生曾写诗怀念张伯英说:“写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言语之中,可见张伯英对齐白石书法的影响之深。现在我们欣赏齐白石的书法,还能在其中看出一些类似张伯英的方硬的味道。
启功先生也是同样,他在后来写文说到:“先生仙逝已50余年,追忆教言,尤有理解未足处,其愚钝可惭,而求教未足,仰叩未尽为可深惜也。”启功作为近代知名的书法大家,在张伯英面前,仍如此谦逊,可见张伯英楷书造诣之深。
现在回过头去想,为什么张伯英能在那么多崇尚碑学的书家之中脱颖而出呢?除去个人功力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引碑入帖”。崇尚碑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我们在追求用笔方硬的同时,还要充分吸收帖学的婉转流畅。如果完全抛弃传统的帖学路线,刻意去强调碑刻的那种硬朗的话,就有点过于狭隘了。单纯地学碑没有走下去,也正是说明了这点。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在面对诸如魏碑之类的碑刻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追求那种方折的硬朗,还要像张伯英一样,将它和传统的帖学笔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避免进入一个学习的小胡同,也就不会偏离书法的真谛。
2024-03-21 19:30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繁荣了800余年的帖学逐渐衰落 取而代之的是碑学的繁荣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6132.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