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心成颂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11-29阅读数:134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回展右肩 头项长者向右展,“寧”、“宣”、“臺”、“尚”字是。(非为头项长。)

      长舒左足 有脚者向左舒,“寳”、“典”、“其”、“類”字走。(谓“亻”、“彳”、“木”、“扌”之类,非“其”、“典”之类。)

      峻拔一角 字方者抬右角,“国”、“用”、“周”字是。

      潜虚半腹 画稍粗于左,右亦须著,远近均匀,递相覆盖,放令右虚。“用”、“見”、“岡”、“月”字是。

      间合间开 “無”字等四点四画为纵,上心开则下合也。

      隔仰隔覆 “并”字隔“二”、“畺”字隔“三”,皆斟酌“二”、“三”字,仰覆用之。

      回互留放 谓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下放,“茶"字上放下住是也,不可并放。

      变换垂缩 谓两竖画一垂一缩,“并”字右缩左垂,“斤”字右垂左缩。土下亦然。

      繁则减除 王书“懸”字、虞书“毚”字,皆去下一点;张书“盛”字,改“血”从“皿”也。(“盛”本从“皿"。)

      疏当补续 王书“神”字、“處”字皆加一点,“却”字“卩”从“阝”是也。

      分若抵背 谓纵也,“卅”、“册”之类,皆须自立其抵背,锺、王、欧、虞皆守之。

      合如对目 谓逢也,“八”字、“州”字,皆须潜相瞩视。

      孤单必大 一点一画成其独立者是也。

      重并仍促 谓“昌”、“吕”、“爻”、“棗”等字上下,“林”,、“棘”、“丝”、“羽”等字左促,“森”、“淼”字兼用之。

      以侧映斜 丿为斜,、[捺]为侧,“交”、“大”、“以”、“入”之类是也。

      以斜附曲 谓L[弯折] 为曲,“女”、“安”、“必”、“互”之类是也。

      覃精一字,功归自得盈虚。向背、仰覆、垂缩、回互不失也。

      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复。行行皆相映带,联属而不背违也。

      [评点]释智果,隋仁寿年间书法家。师从智永。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隋炀帝曾说:“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心成颂》见于宋·苏霖《书法钩玄》。全文由“颂”、“注”两部分构成。“颂”为有韵文体,注文据严可均《全隋文》认为“非智果自注”。“心成”指“书法”。

      从单个字的布白结构,到行与行之间的相互映带,再到整篇的均衡匀称,作者都作了精彩的阐述,为后世书法结体立下了原则,也为重整体美的书法美学思想开了先声。作者所主张的创作应遵守动态平衡的美学思想,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据清包世臣《艺舟双椅·记两棒师语》,认为此文是谈站立时作书的手法和身法,所以有“长舒左足,潜虚半腹”,(即站立时写长幅字,右半腹一定会贴紧几案,左半腹侧离几案,左脚舒展向后,这样“气”就不会偏右上浮,从而保证了书写时的自由舒畅)、“回展右肩,峻拔一角"(即右手斜着伸展,如角向前,那么右肩也就必然展开)之说,可作参考。

2023-11-29 21:58

标签: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草书状
« 上一篇
采古来能书人名
下一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