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墨锭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潦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松烟墨的特点是色乌,无光泽。在选择墨锭时,首先要看质地,质地细致、上硯自然无声为好。含胶不要过多,过多则黏性多而滞笔,过少则质地没有光彩。质地要坚硬,浸水不容易化。墨色要黑、亮。墨的黑是因为煤,过多就会黑而无光亮是因为胶,过多则光而不黑。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白色的最差。墨味还要有淡淡的清香。
现在市场上有多种书画用墨汁,如“中华墨汁”、“一得阁”、“曹素功”等,可以代墨使用。
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研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水先不宜过多,以逐渐加入为宜。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都会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而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沫,色也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浓度要适中,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
用墨一般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以宿墨作书,极易退色,但却有-番奇趣。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
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干后不易取下,且会受潮变软,两败俱伤。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干燥。所以最好还是放在匣内,既可防潮,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最好的方法。
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造纸的主要原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的纤维柔韧,制成的纸吸墨力较强;竹的纤维脆硬,所制的纸吸墨性较弱。
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其实宣城并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以宣堿为集散地的原因。吸墨性强的称生宣,吸墨性弱或不吸墨的称熟宣。
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这种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质地精良,和今天中小学生习字簿所用的机制毛边纸有很大的差距。
选择纸张的时候质地是最重要的,质地不佳的纸既容易损笔,又不易保存。纸质坚韧紧密是最好的,选择时目测就可以知晓。纸如果不白,是原料不好或水质欠佳。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纯明洁,才是好纸,但染色纸不易传久,若希望作品千百年后能完好,还是避免使用为好。纸的表面有光滑和粗涩之分,不可过滑或过粗。纸须能入墨,否则墨浮纸表,易于脱落,不能久存。吸墨太强,若运笔稍慢,则点画俱成墨团;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人纸,也不合适。所以选择纸时要考虑到书体和个人运笔速度,要以墨汁能人纸但不成“团”为佳。另外,选纸也要结合所临习的碑帖风格而定,先辨别其吸墨性,视真迹的人纸程度而定,人纸多则选用强吸墨纸,反之便选较弱者。石刻版本需依据“想见其挥运之时”断定风格特征。个人的喜好也是该考虑的,否则会买回不爱用的纸。
使用纸张书写时,应注意平放,如果纸皱,就不易书写了。需要叠格书写时,也要注意不影响运笔。有的人书写时故意将纸揉皱,以求斑驳,实不可取。还是要保持纸的清洁。书写时纸须固定,若纸随笔动,就不能随心应手。方法是,除了用左手按纸以外,还可以用镇尺压在适当位置。还需要将毛毡垫在纸下,避免墨渗纸外,沾污桌面,影响书写效果。
书写完成以后,要等墨迹和印泥于阴凉通风处晾干以后再收起,尽量不要用纸吸作品上积聚的墨迹,以免影响墨色效果。纸受潮易腐朽,过度干燥又会破裂,所以,要想使作品能长久保存,最好用两张白宣纸夹上作品,卷起来放在封闭的简内,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其他如虫蛀也需要注意。
砚
砚的起源大概在殷商初期,刚开始时用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们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的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量,并且墨汁细匀无渣。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 -般选择石质好、砚池深、稍大有盖
的砚,研磨时发墨快,水分不易挥发。
砚需要滋润,平时需要常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但不可以用养砚水研磨墨,也不可用茶等磨墨,这些东西和墨相混会使墨色大减,也不能发墨。热水伤润损墨,切记避免。一般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不然,残墨结成渣块,妨碍研磨,伤害笔毫,有损砚面。洗的时候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及砚面。如果必须带出场的话,最好阴干,不要用纸类擦拭,以免残屑留存,与墨相混。
2023-07-29 08:28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常用的书写工具 墨 纸 砚 的介绍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4975.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