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家或一篇成功的草 书作品,有时会出现不同的评价,甚至会出现相反的评价。对同一张作品,有人会拍案叫绝,有人则视如粪土。例如,有把徐渭评为“野孤禅”的,也有把他说成是“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的,就拿著名的狂草大师张旭来说,也是评论不一,像“雄奇气象,是为天纵”(蔡希综),“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 (苏东坡)。“张颠草书见于世者,其纵放可怪近世未有....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曾巩)。而米芾却说:“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论书帖》)。这还是名家的草书,一般书家的草书,这种现象则更加明显了。这种现象表明草书的欣赏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张草书作品不存在欣赏的差异,只是情况各有不同罢了。若要理解这个问题,应当从草书作者和欣赏者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每一个书家的草书创作都在表现自己的审美个性,而书家的创作个性是千变万化的。他们有的雄强,有的典雅,有的豪放,有的飘逸。也正由于作者艺术风格的差异,表现在作品中的基调也是存在着以上的差异的。欣赏者总是把那些符合自己口味的风格基调,作为自己欣赏或赞誉的对象,而对不合自己口味的风格基调有时则不予理睬,有时则加以贬斥。像米芾对张旭的评价就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再说,从创作的过程来看,如前所述,要注意有二种情况,一种是精心构思的,一种是即兴发挥的,这两种创作虽然说在最高层次上是融为一体的,但在欣赏作品时,还是有所侧重的。构思的作品往往表现出缜密、精当、准确;而即兴的作品则表现为天真率意、自然活脱、直抒胸臆。这对于选择上有侧重的欣赏者来说也同样存在口味的差异。喜欢严谨的趋向精心构思一路,喜欢自然的则多赞叹天真烂熳的即兴之作。
从作品的表现样式来说,作者的流露也并不一样,有的是外露形,往往更多的表现为形式美,其作品的美感一望即知。 像智永、赵孟頫、董其昌之类的典雅秀美,是直接表露在笔墨构图间的。一种是较为内含的,往往表现为性格美。他们在点划上并不十分注意,常是粗头乱服,断戈残戟,而在气质上却因山野气、将军气、给人以震撼。像徐渭、杨维桢就是这一类。第三类则无论点划构图的精当,还是性格风貌的内涵,两方面都很完美,像王羲之、孙过庭属于此类。由于以上三类表现方式的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欣赏群.一些欣赏者常乐道赵孟颊、董其昌精当秀美的形式,对徐渭、杨维桢之类则斥其粗野。而有的则喜爱徐渭、杨维桢的性格、气度,而嫌赵、董之风甜俗,小家子气,甚至斥为“媚书”。这些差异的出现是由于艺术观念不同而造成的。
另外,草书中所表现出来的美不是具体的客观形象的简单翻版,它的一点一划并不代表着某一块石头,或一天阵云。 字形、构图也不具体地代表某一个舞姿。 它是高度抽象的美的集合,也即朦胧的,不确立的。要依靠欣赏者以自己形象的审美经验,通过联想去还原去补充。这个还原的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欣赏者将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思维过程来完成。这也就形成了还原的差异。
还有,草书是书法美的高度集合的产物,草书表达的美感含量众多,无论是时间艺术的特征,还是空间艺术的特征,成功的草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而作为观赏者的注意力常是在留意一方 面美感的同时,对其它方面的美感则因注意力的排斥性给忽略了。所以因注意力的因素也会出现欣赏的不同。
另外,欣赏者的欣赏水平并不是相同的,往往受到自己的审美趣味、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诸多方面的制约,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高下之分。这一点在草书欣赏史上有很多例子,像王羲之为老太太写纨扇,老太太却认为王羲之将她的扇子写坏了,王羲之让她人市后提高五倍价格,结果能欣赏的“市人”争着买去。这说明二者的欣赏差异是很大的。后来老太太“复以数十扇来请书”,这也并不是老太太欣赏水平提高了,而是为了那五倍的价格.这种情况正像马克思所说的:“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的”(《论艺术》),所以对老太太来说王羲之的书法再美也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理解到为什么很多佳作被一些人看做一钱不值的东西而被排斥了。
总之,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方面看,欣赏差异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欣赏也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统一标准。只要能达到使欣赏者心情娛悦,也就起到欣赏的一般目的了。这一点欣赏和评论的要求并不一样,评论是以客观的要求为标准,有时是要努力克服主观的偏爱。在中国书画中欣赏往往和鉴别结合起来称为鉴赏。鉴赏是更高层次的欣赏。鉴赏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识别,对作品的来龙去脉,风格特征,经过了解以后的欣赏。所以达到了能够鉴赏的水平才会有真正的高层次的赏心悦目的欣赏.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欣赏从低水准向高水准过渡呢?我们认为应当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努力。
①学习草书理解草书创作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话道出了草书欣赏的真谛。对不懂草书的人来说,再美的草书也是没有意义的。有人说:“书法是书法家的事情”。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说明对于不懂书法知识的人来说是很难谈论书法三昧的。因此要想得到草书欣赏的娱悦,你必须理解草书,学习草书。在学习和自我创作的基础上,便会了解草书的线条、结构、章法、韵律等千姿百态的形式美,以及草书作品的形成,神彩的表现等等作品产生的过程,就必然能深深理解作者苦心经营之所在以及作者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有了一定的创作经验 ,再去欣赏名家草书,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在对自己不足的认识同时,你会由衷地钦佩名作的高明之处。这样不断的反复,一方面提高自我的创作水平,同时,也会更深刻地认识作者,更深刻品味作品美的所在。
②提高艺术修养,培养欣赏能力
无论欣赏什么门类的艺术,有一点要求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具有对美的敏感性。有些人听音乐而落泪,这说明他听懂了,动情了,把自己投人到作品的艺术氛围之内了。同样对草书的欣赏也是如此。在看懂的基础上还要有敏感的艺术感情。要以这种艺术感情通过联想进入作者的艺术氛围之中,与作者一同振奋,一起潇洒。而对于那些对美的事物麻木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草书艺术。退一万步说,就是他们学习草书,也只能了解草书艺术的外表,不可能进人草书的艺术氛围之中。所以提高草书艺术的欣赏水平,很重要的一环, 就是提高艺术的敏感性。艺术敏感性的提高除了从书法内部学习外,还应当视野扩大到其它艺术门类,甚至”世间万物"之中。张旭看舞剑而提高草书水平,怀素观“夏云”而体会到草书的自然和千变万化。所以要进人草书作者所具有的艺术氛围,是不能只局限于具体的笔墨之间。
再说,理解草书也不是易事,因为草书兼有音乐的韵律美,雕塑建筑的结构美,绘画的构图美,最后化为草书本身的各种具体的面貌特征。在了解和欣赏其它门类艺术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了解草书,只不过方式方法不同罢了。
③相信自我,提高自我
对于草书欣赏者来说,其欣赏的趣味总是一贯性和节段性相结合的。所谓一贯性,是指性格爱好总体方向的不变性,或是雄伟、或是典雅,或好大漠旷野,或好小桥流水。所谓节段性是指在欣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的爱好,有的是风格相近的迁移,如从孙过庭而转向王羲之.米芾等等,有的也许会出现和过去截然相反的转移,如从赵孟頫转向怀素、张旭。一贯性是很好理解的,但是节段性、特别是最后一种相反的转移则是不容易理解的,但在欣赏中却常常存在。
这种节段性的产生,原因往往很多,有时几种原因交织在一起,但细细地分析则主要产生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修养水平的提高。欣赏者往往随自己对艺术理解的层次加深,书写识别草书艺术的能力增强,而向原来欣赏学习的作品源头,或相邻水准的书作转向。这种转向是进步的一种表现。如开始欣赏学习赵孟颛,后来知道了赵出自王羲之,转而欣赏学习王羲之的作品。
第二、发现自我的转向。有些人开始欣赏典雅的一路,后又转向欣赏雄强的一路。或是开始喜爱雄强一路,后又喜爱典雅的一路。这种转向实际上也是欣赏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开始欣赏草书时,由于不懂,请教于人,便以权威的审美观点为自己的审美观点了。当欣赏水平提高以后,才发现自己更喜爱的却是另一种风貌的草书,因此返回到自己气质的一路上来了。
当然这种转向,有时也因从形式欣赏到神韵欣赏的转变而转变。开始时,总是以外表的华美为自己欣赏追求的目标,而一旦由表及里以后,会发现自己欣赏的一路书风并不理想,因而出现相反的转向,转向了欣赏追求那些看上去衣履破烂,而实有高人君子”之风的一路。这种转变在欣赏学习草书的人之中是大有人在的。
第三、欣赏的异反心理造成的转向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同一部位的长期兴奋,会出现对刺激的麻木,从而产生抑制现象。事实证明这种理论是很有道理的。当你长时期欣赏一件你十分喜 爱的作品,你也会有麻木、厌烦的时候,这正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异反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欣赏者便会为好奇心所驱使转向另一种 风貌的书作。当然这种转向往往是暂时的,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回到适合于自己性格特征的书作欣赏上来.但这种回复已不是简单的回复,因为经过了一段其它书风的欣赏,常常会加深对合于自己风格书作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欣赏视野。
以上种种欣赏角度的变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欣赏中要不断地提高自我,充分地相信自我,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去欣赏作品,不可能跨出自己的实际水准,去跟着别人欣赏那些自己并不欣赏,或当时不能欣赏的作品。
当然在一点草书基础都没有的情况下是应当向高手请教,但其用意应是对草书的线条、构图、气韵、神彩等作欣赏的知识了解。严格地讲这种了解并不是真正的欣赏,真正的欣赏是欣赏者和创作者通过线条构图等形式达到心和心的交流。
2023-03-15 09:41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欣赏的差异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4981.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