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草书起源于什么时候-汉以前的草书因素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03-14阅读数:218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草书起于何时?以前的草书因素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其产生的,在什么因素的推动下发展的?各朝各代的草书为什么会星现出时代的特征?这的确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必须从草字的含义和促成其变化因素谈起。

“草"作为文字的概念是草创、草率、草稿之意,因而广义地说,凡是写得潦草的,不正规的字,都可以称为草书,所以宋张械说:“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札以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根据"草”作为文字的概念和张械的这种说法,中国草书的起源一下便于推到甲骨时代,这样看使习书法之人。特别是研究草书的人便感到迷感了。因为无论是甲骨,还是金文,从实物上分析,实在难能讲清,哪-篇甲骨文或金文是精心、正规书写的,哪篇甲骨文或金文是草创、草率,不正规书写的,在甲骨、金文中,什么样的是草字,什么样的是正书,确实难以分清了。因而我们说。广义的草书不是书法学和文字学所谈及的草书。作为严格意义的和篆、隶、行、楷并列的书体一草书,有它特定的外延和内涵。 也就是说,这种草书定是约定俗成的,有完整的字法系统区别于其他书体的可以独立使用的文字。那么就可以用比较的方式来看一看这种书体和正体相比,草书最大的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省减、替代相应的正体字法要求结构部件完整,而草书则可省去很多不太重要的部分部件,有些部件可以以点线代替.第二,笔划与笔划之间,结构中各种部件的关系之间,往往有游丝牵连.这种牵连的结果,使草书的结构形态.笔划形态发生变革。正体是直线,草书却是各种曲线,曲线使草书出现了和正体不同的形态。第三,偏旁部首的重新约定。例如在正体中的“言"、“亻",是不同的,而草书中却常常写为种符号,这便是草书中合井现象。以上三者的关系是:由于快写造成了笔划牵连,笔划的牵连又使部首出现合并,由于便于快写出现了省减替代,因而作为草书最能代表其书体特征的是两个,第一是省减,第二是牵连,在省连基础上出现的约定俗成的书体,称之为草书体。因此衡量草书是否成体,二种因素缺一不可。

应当说这二种因素的出现是有先后次序的,省减、替代发展得较早,而牵连出现的较晚,所以草书定体因素的具备,是个较长的过程受到了文字规律的很多制约。

在文字初创时就伴随着方便书写的省减替代。最初象形文字要画出大体的物体,如虽1.jpg(虎),早期的甲骨还要画出嘴部和身上的花纹,而后便省去了很多,特别是以引线代替躯干等,1.jpg则是省减替代的最好证明,但当时无论如何省减替代,总还是要像虎形,不能以草书的牵连书写,因为它的象形性,制约着牵连的使用,很难用连绵的线条去画像一只虎。 金文的系统也还是在象形的笼罩之下,因此无论怎样乱铸、乱刻,也还是保持着笔划的线条和线条的独立性、仿形性。

随着文字的发展,象形性逐渐为符号性的因素所压倒。人们在书写时不再需要看图形是何物了。而只是把它看作个记录语音、语意的符号时,文字便渐渐地产生了所谓“隶变”。从《楚王岔恙鼎、盘铭》《侯马盟书》《六国兵器铭文》、《楚仰天湖简》都可以看出,象形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草书的因素在急剧增长着。但由于文字使用的惯性,此时牵连仍然很少几乎没有。但这种转变的因素已经给牵连的出现准备好了字形的土壤。到了战国末期,在秦国出土的《青川木牍》《天水秦简》则可看出这种发展的结果。如把“虫”字写为“1.jpg”,“足”写为“1.jpg"、"1.jpg”,“色”写成“1.jpg”“1.jpg”为“1.jpg”、“止”为“1.jpg",已经开始把省减牵连并为一体了。这种结合才使草书真正成为今天我们所说的草书体。当然《天水秦简》还只是少数草字,大部分书体还是古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草书。因为作为书体必须是有系统的,为社会所公认而共同使用的文字。至于偶尔出现的草字写法并没有形成体系,也只能理解为量变到质变的过渡。进人西汉以后,竹木简中的这种写法的比重增加了,地位也明显地升高了,草书也真正地步人自己的成熟时期。

2023-03-14 19:20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