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毛笔执笔法与姿势---五字执笔法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06-10阅读数:233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执笔法与姿势---五字笔法

学习使用写汉字,在具体操作上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执笔和以什么样的姿势书写的问题,如同弹琴、射箭、滑冰和打台球,都要求掌握正确使用工具的姿势。执笔法与姿势合适与否,不仅关系到书写的实际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书写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从初学起就要遵循正确的执笔法与姿势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是写好汉字的重要前提。

执笔法,是指写毛笔字时持笔的方法。它被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所重视。翻开古今书法理论的典籍,关于执笔方法的探讨比比皆是。握管法、单钩法、双钩法、撮管法、回腕法等,花样繁多,各具特点。各种方法的目标大致相同,即将笔杆尽量垂直于纸面进行书写。目前主要采用五字执笔法,这是坐姿书写常用的执笔法。

毛笔执笔法与姿势---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基本方法

五字执笔法,是指唐朝陆希声所传的攣、押、钩、格、抵五字法(如图)。

(1)擫:以右手拇指指肚前端由内向外按着笔杆内侧。

(2)押:以食指第一节由外向内压着笔杆的外侧,与拇指力量内外相对,管束笔杆。

(3)钩:中指略弯曲,以第一节前内侧钩住笔杆外侧。

(4)格:以无名指甲肉之际由内向外紧贴笔杆,将中指钩向内侧的力挡住,维持笔杆稳定。

(5)抵:以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它向前推挡笔杆。

五字执笔法明确了五个手指的各自分工与协作关系,五指配合,共同握住笔杆。俯视用五字执笔法执笔的手形,拇指、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三股力量,形成鼎足之势,均分圆周,各距120度,科学地控制住笔杆。

毛笔执笔法与姿势---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的要领是: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要实实在在地执住笔管,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指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力聚管心,执笔稳定。"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握着一个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掌虚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松,否则手指和腕部就会僵直、紧张,不利于运笔。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尽量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否则,就会导致笔管歪斜,笔锋不正,笔画易成偏锋病笔。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写字时是通过腕部将力量传送到笔锋,为了便于运腕,所以要腕平。腕平和掌竖二者是互相关联的。管直则锋正,这与运腕、掌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因为运笔的关键在于腕力。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执笔的高低有讲究

执笔的高低是指执笔的手指(无名指)与笔头之间的距离,距离长就是执得高,反之,距离短就是执得低。执得高,手执在笔杆的中部或尾部,书写时手腕或手指移动一分,笔毫就会在纸上移动一寸,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结体也会奇趣横生,因此,这种方法有利于写行书和草书。但由于执笔高,手中之力传递到笔尖的距离远,笔画容易浮滑。相反,执笔低,笔力易于到达笔尖,笔圆较沉稳,有利于写篆书、隶书及楷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林散之先生写草书仍然低执笔,他并不依赖手指的拨动以求得草书结体出于意料之外的奇趣,而是*手腕、手臂的协调动作追求笔画的沉着痛快。

初学者练正楷,执笔应该低一些(离笔根约1寸),使笔画稳健些。执笔高了,变化大,写楷书就不容易掌握。还有执笔的松紧问题。执得太紧,手太用劲就会颤抖且手指疼痛。执得太松,一点力也不用,笔就会掉下来。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未拿过毛笔,心理比较紧张,因此可适当放松些。当然,写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说"力在笔尖",是要将力量通过执笔的手传递到笔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写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来自久练,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会骑了,习惯成自然,并不感觉到自己在用力。写毛笔字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运笔自如了,也就过了执笔关了。

执笔法有两个基本要求。

(1)指实掌虚。指实掌虚要求五个手指抓住笔杆,落到实处,同时,掌心虚空,自然灵活。但“实”不能“死”,执笔松紧要适度。民间盛传王献之学书的故事。相传他小的时候,一天正在练字,父亲王羲之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竟然没有抽掉。于是,王羲之高兴地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大名气。这则故事在南朝书法家虞和的《论书表》和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瓏的《书断》中都有记载。这只是个传说,后来的人们多依据它来说明执笔以紧为好,实际这是一一种误传。其实,这个故事只是说明王献之小时候学书认真,全神贯注,并不是鼓励用毛笔写字要把笔杆抓得很紧。苏东坡评得精彩:“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不然,知书不在于笔...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味强调执笔紧是失于偏颇的。执笔紧,易于稳健;执笔松,便于灵活。但是执笔过紧则不能灵活运笔,使点画受到制约;执笔过松,则会失去对笔的控制,使点画难以成形。因此,执笔的松紧要依据所写字体的风格及字形的大小来决定,应以松紧适度为宜,这个度就是在写一种字时能做到既执笔稳健,又挥洒自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指实”“掌虚"说与唐代韩方明的“实指虚掌”③说不谋而合,都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指实,是强调五指执笔时把笔执稳。掌虚,是掌心空虚,以便于指、腕灵活运动。

(2)平腕竖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引朱九江先生《执笔法》中说法:“虚拳实指,平腕竖锋。”这是对执笔法的另一要求,腕部尽量相对保持水平,并使笔锋竖直,也有人称之为“腕平掌竖”。腕部水平,便于运用腕肘以及全身之力,使笔力沉劲,运转自如;笔锋竖直,以便使笔锋随时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运动,做到“万毫齐力”。这是进行书写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有的人写字笔杆歪斜倾倒,笔锋自然不会达到良好的运转效果。当然,“竖直”也是相对概念,要求在运笔过程中笔杆尽量垂直纸面,允许出现小范围的偏差。

2023-06-10 12:14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