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囊括万殊,载为一相”的艺术。而草书又是集书法众美于一身的书体,它从线条到构图都是高度抽象的结晶体,所以在欣赏时必须有一双特别的“真眼”,绝不可简单地把每一笔和自然界的某一物质去对照理解,或把某一字形和某一舞姿做机械的观察,而是要通过联想补充,以艺术通则去理解作者和作品,努力去和作者的创作情绪达成沟通,进入作者的艺术氛围之中,去感受品味作者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草书艺术的享受。
草书欣赏的具体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和作品产生的创作过程相反的一个序列过程。草书创作,是作者把修养、审美观念融于创作的情绪之中,以节奏牵动着笔墨,创作出作品。而欣赏者则是通过作品的形式去品味作者的情绪、审美观念和修养。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心雕龙》,草书欣赏也是如此。
那么面对一张 佳作如何去品味呢?项穆在《书法雅言●知识篇》冲有过一段精彩的说明:“大要开卷之初,犹高人君子之远来,遥而望之标格威仪,清秀端伟,飘飘若神仙,魁梧如尊贵矣。及其人门,近而察之,气体充和,容止雍穆,厚德若虚愚,威重如山岳矣。迨其在席,器宇恢乎有容,辞气溢然倾听。挫之不怒,惕之不惊,诱之不移,陵之不屈,道气德辉,蔼然服众,令人鄙吝自消矣”。在这一段文字中,项穆是把一篇 书法佳作比作一个“ 高人君子”,以欣赏佳作比作和这一高人君子的接触,从远到近,从外表到谈吐,逐步体会到外表谈吐表露出来的精神气质。准确地抓住了欣赏的具体过程和在欣赏中应当得到的形和神的具体内容,所以项穆接下去又写道:“如佳人之艳丽含情,若美玉之润彩奋目,玩之而愈可爱,见之而不忍离,意气相投也”。这是具有慧眼真正看懂了佳作而发出的感慨!
那么如一个“高人君子”来到我们的面前,也就是说一幅草书佳作放到我们面前,应当如何去像项穆所比喻的那样去观赏它呢?我们]想应当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考虑。
构图
①首先从远处,大的方面去体会作者的气息,和给欣赏者带来第一眼的整体效果,这种效果往往是作品的基调。也正是“高人君子”从远视的一种仙气,然后令其登堂入席,进入具体的观赏。
②近看时要懂得作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笔墨的运动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欣赏者面对的则是静止的整体的作品,所以在欣赏草书作品时必须通过联想,去体味作者的运动过程。正像宋姜夔在《续书谱》中所说:“余观古人书作无不点划振动,如见挥运之时”。欣赏也只有像姜夔那样去细品点划的振动,节奏的跃动过程,想见作者在创作时的时间流程和各种线条的组合过程,以及顿挫提按的轻重,运笔疾徐的变化,才能理解草书的时间特征和作者的书写情绪。也就好像进人和“高人”会话的阶段。
③必须以自己的审美体验去理解作品。书法欣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欣赏者审美体验重新发现的过程,因为任何艺术作品的还原都不可能是准确地还原,绝大多数的情况总是欣赏者以自己的艺术体验去重新理解作品,草书的欣赏也同样如此,但草书高度抽象的原因,又使得这种理解带有新的色彩,那就是欣赏者要以自己积累的具体的形象之美,去体会去还原这种抽象之美。古人在这方面不乏其例,如“千里阵云”,“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等等比喻皆是以自己平时积累下的美感形象,运用到草书欣赏之中。这样,草书的干湿、浓淡、揖让、俯仰等无穷的变化,在欣赏者的眼中才会具有生命力,但要注意这种形象的还原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对比,而是和活生生的意味相联系而产生的类比。
草书欣赏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很多时候是理性和感性交织进行,欣赏和品评同步发展。甚至有时和欣赏者的临习、创作相融合,所以欣赏往往并不是按步就班地进行,而是符合于注意力不可分散的规律,只从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上受到作品气息的熏染在一一种很难说清的心态下,和作者做着无言的交流。而这种欣赏,常常是最美好、最准确的一种下意识欣赏。
2023-11-01 18:26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草书欣赏的具体过程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5082.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