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家开放大学书画艺术教育学院书法学院首届“书苑点睛”书法研修班,有幸聆听了当今书坛巨匠申万胜、言恭达、胡抗美、刘洪彪、张改琴、卢中南、张维忠、田伯平等老师的精彩授课,感觉周身血液都沸腾了起来。研修班虽然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无疑是“书苑点睛”,把中国书法和学好中国书法讲到了尽致。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满腔沸腾的热血久久不能沉静下来,回想这次培训突出的收获是自己对中国书法和学好书法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书法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也结交了全国各省市各界朋友,更重要的是澄清了自己一些模糊认识,找到了自己的短板,明确了今后自己在学习书法上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一精临古帖,吃透临像领悟透。
要学好中国书法,必须要扎扎实实、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临摹古帖,力求吃透临像,把古帖领悟透彻,这是学好书法最起码的要求,绝不能蜻蜓点水、不得要领,临个大概就沾沾自喜。要始终作为学生的身份去看古帖、学古帖、临古帖,而不能临一遍又一遍、临几年还没变,力求把临帖放在临精临准临到位上。正如中书协顾问张改琴所言:我们有的人为什么写不好书法?就是临帖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错误、错误的重复,形成了自己的孤僻动作。所以,以后要学会聪明的学习,在学习中找规律,在学习中从自己的写过书法中找毛病,不重复错误。俗话说:“人不知脸丑,马不知脸长”。在书法上要做到不做错误的重复谈何容易,所以,除下苦功夫外,还要多交流、多比较、多请教,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寻找到纠正自身毛病和错误的可行办法。
二善用哲学,对立统一相融合。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养心的文化。中书协顾问言恭达老师讲“为人生而艺术”是每个中国书法艺术家应有的哲学态度和文化立场。“求法、求艺、求道”则是中国书法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仁”、“礼”、“道”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文化“根”的所在。自己之前对书法文化的哲学思考浅之又浅,通过聆听言恭达老师的讲授,真是茅塞对开,无论是从墨的焦、浓、重、淡、清,还是字的大、小、粗、细、长、扁以及整篇幅布局的密、疏、紧、松、黑、白等无不体现了哲学在书法艺术的实际应用,体现了辩证法对立统一的法则。真可谓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然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要在深钻古帖、掌握要领、熟练书法技法技巧的基础上,做到眼手协调、心手双畅、物我两忘,这就需要下苦功夫、真功夫和硬功夫。
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打基础。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要学好中国书法,必须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打好基础。要从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学起,懂得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中国书法是中国的瑰宝。中书协副主席刘洪彪题为《字古式新与文心艺质》的讲授,真是精彩至极。他所提出的“成长、成就、成立、成熟”为我们指出了要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那就是追求字古式新、讲究文心艺质。要扎扎实实地学习古人的书法、随时代创新书法的形式、进一步完善书法的内在、提升现代书法的品质和水平。要像古人那样安下心来读读书、写写字,不要整天沉溺在电脑前把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弃之脑外,或是只知皮毛就游走江湖、招摇过市。所以,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行。像中书协顾问胡抗美老师所讲的,要在用笔、笔画、结体、章法和墨色这些最基础、最基本的动作上下功夫,讲究古意,尊重和敬畏书法,把握法则、灵活运用书法技法、把握快慢节奏、用好入、转、收的技巧,只有把基础打实了,才能做到书法有形有势。
四承宗创新,尚势尚德求发展。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书法从起源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经历了甲骨文、石鼓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鲁迅曾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民族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在中国书法上曾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说法,在清代为人反复引用,并有所发展,归纳为: 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我们今天学习书法必须要继承古人书法精髓,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给中国书法艺术赋予生命力。中书协副主席刘洪彪提出现代书法尚势,我认为很有见地。如何学习书法?就是要首先学习古人古帖古书古意,尚势随时代,还要尚德承古意。从而体会古人字体结构的美、线条的美、章法的美、意境的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正如中书协顾问申万胜所言,要读些书,读史、读论、读人。读史就是要读书法的历史,读论就是要读一些书法的理论,读人就是要了解一些书法大家的相关情况。要深入一家,用心、用功、用勤,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急于求成,做到水到渠成、自然天成。
五量身选择,不求大全求特色。
通过这次书法培训,使自己得到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自我。那就是学好书法必须要量身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某一古人古帖书体,比如学行书就选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或是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学楷书就选唐朝的欧阳询(欧体)、唐朝的颜真卿(颜体)、唐朝的柳公权(柳体)、元朝的赵孟頫(赵体),选其一而攻之,要临到尽致,不能求大求全。就如中书协理事张维忠所言,真求道法、智求新意,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功夫跳出来。北京书协副主席田伯平的讲授对自己也很有触动,那就是“书法是集文化的总和”,在丰富自我知识渊博的基础上,深钻细研,在具体技法上注意把握“切白”的处理(留白求圆和三角)。还有卢中南老师的实地操作,无疑不是在为学员们学号中国书法而“点睛”。
六以德为邻,诚实修养低调做人。
爱好书法是一件乐事、幸事,因为她是伴随人生最长时间的一件大事。这次培训另外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组织这次培训的书法院院长蔡民基,蔡院长本身就是书法家,从军40多年,退休后从事了他酷爱的书法教育事业,创建了“两经双成”新型书法教育体系和模式,即“快速入门途径,快速成才捷径”。“实现理论速成,实现实践速成”。他的这一成果得到了当代书法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并培养了一大批书法艺术人才。他严谨谦恭、待人热情、公道正派、知识渊博,这次“书苑点睛”研修班从组织教学、师资力量的配备,着实反映了他的治学态度、组织协调能力。从他的身上,使自己看到了中国书法发扬光大的希望,也使自己暗下决心向他学习,要以他为榜样,不仅学好书法,更重要的是学他的为人和做人。
齐贞俭,字墨一人,号活墨,1960年6月生于河北,现定居北京,国开大学书法学院首届“书苑点睛”书法研修班毕业,系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榜书研究会会员。书法作品传略入编《中国收藏》、《中国艺术》等典籍,多次获全国书画大赛金、银奖,被诸多团体及海外友人收藏。
2016-11-18 20:44
本文来源:学员心声 - - 首届“书苑点睛”书法研修班学习体会--齐贞俭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158.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