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双创翰墨“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上开学以来,按照“线上研修前期阶段,要对早期古典书法各种书体全面认知、全面体验、全面掌握、成为明白人,为长远拓展学习开路通途,下半年深入研修、突出重点、创作迎展、总结提高”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学员们充分利用余暇时间,在手机或电脑上观看十多位名家导师的视频课程学习,并逐体进行临创实训(导师们定期在学堂群进行作业集中点评),绝大多数学员进步提升快,从中看到走“溯古能今、古今融合、古为今用”必由之路的光明前景,进一步增强了研修信心和动力。他们抓住机遇、刻苦学习、发愤成才的拼搏精神令人感动。经过两个月左右的线上学习,他们已经超越了自我,并有许多切身的感受和体会,现将他们的心声陆续分享。
下面请观赏本期高研班学员邹洪梅的心得体会文章:
从“深山”走向“书山”
参加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
书法高研班的粗浅体会
邹洪梅
我出生在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白花村,那里是铜梁区与璧山区的交界处,是四面环山的天然氧吧!我就像是山间的一棵草,到县城里读了中师,又回到乡村继续生长,一呆就二十年。所以,到最后我成了“重庆市的最美乡村老师”。为了教学,我有了爱好—书法。不得不承认,教学需要是我学习书法的起因,当时我就一个想法,把字写漂亮一点,让学生喜欢我的字,然后喜欢我这个老师。这就是我对最美老师的标准!
一、加入研修团队受触动
今年机缘巧合,我有幸加入中华双创翰墨“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学习,才知道自己作为一名最美老师太不够格了。
教学组织工作系统严谨,导师们甘为人梯、毫不保留的传授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等深深感染了我,最让我感动的人是蔡民基院长。他已经从部队退休十多年了,带领团队探索创新书法教育,一直没有退休过。为了弘扬书法文化,他提出“双创翰墨、一体化”等新的教学理念,组织了许多公益性书法培训。组织这次研修,不仅让学员从源头学起,补上“学段”之缺,对书法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汉字有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利于自己的书法艺术之“树”更具成长性。我虽然还没有见过蔡院长本人,但通过这两个月与他的交流、听他微信课堂上给学员们耐心认真的总结和指导,我能感受到他的用心良苦和对我们成长进步的殷切期待。他有扎实的书法根基、渊博的知识修养,更有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他以传承书法文化为己任,以拿下书法领域的“新高地”为目标,带领着大家攻坚克难。我在想,人生能有一个格局大、眼光高、知识渊博的长辈,愿意用至诚之爱引领自己成长,这是何其幸运和幸福!这才是最美的老师,我恰好是那幸运儿!
二、便捷高效的研修方法
方法1:参加网上视频课学习
在手机或打开链接,就能在网上进行视频课的学习。我深刻感觉到,每位主讲导师讲得都很认真,他们把自己多年来对书法的体会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而且对书法都有独特见解和各自独特的学习方法。
比如,连辑导师在《中国书法审美》的视频课中,不仅有系统的理论和理念,而且还有书写的创作示范,很是精湛。他以“龙”字为例,讲了如何变化字形,如何进行创作等等!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说:“我们要一手挽起年轻人和孩子,一手拉住古人,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书法使命。”这一目标既务实,又见未来。听了连辑导师的课,庞大的书法审美知识和技能体系,瞬间变得清晰明了!
再比如,王先岳导师讲的“篆法入草”,虽然内容晦涩难懂,但他用图片、书写示范等方法,深入浅出,把古人的书法智慧讲得明明白白,为我们今后进行书法创作又寻得一条新的路子。
方法2:一对一线上作业点评
这样的学习方法,拉近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或其他学员的作品,学到更多的知识。
比如:甲骨文的书写,我之前对甲骨文书写一无所知,就在这一两月内,通过张晓东、宋春青、刘安社等导师的指导,我觉得自己的作品无论笔法还是章法,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从张晓东老师给吴保乃等同学作业的点评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自从一个月前,蔡院长推荐我买了《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书籍选粹》后,我就开始临习,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感觉也进步了许多。
记得张成银导师在点评我的作业之前,还联系我把书写的秦简原贴发给他认真研读,并把作业打印出来批改,他对书法的严谨,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令人倾佩。
老师们的点评都很到位,深入浅出。只要能坚持听完所有老师的作业点评,那一定是一顿丰盛的美餐。
方法3:在微信群中跟进指导
李伟雄导师在讲商周时期的金文时,提到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汉字产生的源泉。然后对基本笔画,结字,也进行现场的示范教学。陈晓老师提出了找出黄金分割点、蝴蝶定律、分形几何等方法,提出隶书的线条要写出苍茫的感觉。李联合导师对隶书《张迁碑》等经典名帖的笔法和结构,进行详尽示范和阐述。听了这些导师的指导课,感觉受益良多。
三、个人学习的感悟
伴随着两个月的学习提升,我确实对自己的书法学习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为什么学书法?
我之前的学习就是教学需要,现在我觉得学习和教学有了更重要的意义!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文化没有断层的古国。书法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历史朝代的更替中,即使不是汉人当家作主,比如元朝,清朝……官方仍然使用的汉字。所以文化得以传承,所以,当下的我们就应该传承书法文化,让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这也是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彰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统一性。
(二)怎么学书法?
我觉得,可以根据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和建议,选好自己要学好的几种书体,做扎实的基本功练习,进而达到创作的高度。写好每一笔,走好每一步!学习书法一定要有“字外功夫”。书法与文字学、文学、美学相关,这是一目了然的,但书法的社会性决定了书法必须严谨。所以,我个人非常赞同陈晓老师的观点,用学习数学的方法去学习书法。因为汉字线条的的长短粗细,入笔角度的大小,美感产生的规律……都需要我们带有数学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去观察探究。个人觉得书法艺术美的产生,是人的思维和手的动作的完美组合,而动作的完美是手的力量和灵活度的完美组合。灵活度的呈现则是手对工具笔、墨、纸的掌控程度决定。手上既要有力量,还要有熟练把控工具的能力。思维的高度则是个人的“字外功夫”决定的。所以,我们增强“字外功夫”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书法的“内功”相辅相成。看看咱们古代的书法大家,他们都是文人。
(三)学到什么时候为止?
有人说学习要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了之后,一定要知道去哪里。不然一直加油,就会成为油罐车,最后也加不了更多的油了。我挺认可这一观点的。学习就应该是学以致用。把油用出去,之后再学习再用。这样反复进行,撑大自己的胃,就能装得下更多的东西了。所以,学习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
总之,我这样一个躺平了几十年的人,都会拿起笔写心得体会文章,觉得不好好学习,都有点对不起导师们的谆谆教导。大家一定能猜得到,我们的导师有多么用心。人们都说“爱” 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真的体会到了。
谢谢老师!最美的老师!您们辛苦了!
2024-05-07 09:00
本文来源:学员心声 - - 从“深山”走向“书山”—参加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高研班的粗浅体会邹洪梅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6300.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