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摩崖刻石?最开始的摩崖刻石只是刻刻符号图形等,直到文字的出现以及铁器的出现,刻石的习惯越发不可收拾了。直到现在,北方地区还有不少北朝时留下来的石刻经文。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铁山摩崖石刻
峄山摩崖石刻拓本
除此之外,拥有秦篆经典峄山刻石的峄山,继承秦皇遗风,在北齐时也刻下了《般若波罗经》以及《董珍陀刻经》。
——这些,都算得上是书法名作,只不过囿于篇幅以及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后面这个才是重点),一笑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
正如鲁迅笔下的阿Q先生所言:“和尚mo得,我mo不得? ”
尤其是官员,有权有人有钱,更是大肆刻石留字,其中尤以郑道昭为甚。
郑道昭,字僖伯,北魏书法家,在当时与王羲之齐名,有“ 北郑南王”之称,被誉为“北方书圣”。
他在任光州刺史、青州刺史期间,由于被孝文帝猜忌,将一腔热血放凉,转为留意于山水之间。
他游遍光州、青州境内的名山大川,例如云峰山、天柱山、玲珑山等地,留下了不少摩崖石刻,后人把他的这些刻石统称为“云峰刻石”。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把郑道昭云峰刻石42种列于“妙品”上,还评价道:“云峰山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
云峰刻石中,成就最高的当属《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是郑道昭纪念父亲郑羲所刻。
《郑文公碑》刻了两遍,共有两块。
第一块刻在天柱山半山腰的一块天然巨石上,高3.3米,宽1.50米,碑文20行,共计883字。
由于当时孝文帝对郑羲有看法,说郑羲贪财受贿,郑道昭刻石的时候也是偷偷摸摸,怕被人发现,选了个人迹罕至之处,而且写完碑文后还不落款。
刻完以后,郑道昭又去了云峰山。
他在云峰山之东的寒洞发现另一块巨石,高2.66米,宽3.67米。
这块石头石质更好,更适合刻字,于是他又刻了一块《郑文公碑》。
为了区别,我们现在把天柱山的叫做《郑文公上碑》,云峰山的叫《郑文公下碑》。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14 19:56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什么是摩崖刻石 摩崖刻石的由来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175.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