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苏轼的波澜一生 不想成为诗人的诗人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21阅读数:154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唐韩愈曾说:不平则鸣。其意是生活中的矛盾与斗争,往往激起作家的创作激情,“不得己而后言”,是对社会现实的抗争和反响。这点在苏轼的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中尤为明显。此作为苏轼《南唐五首》之一,孙伯翔先生于绢上行书,融合北碑雄浑刚健风骨更兼帖牍温润灵活,刚柔并济。将苏轼于黄州谪居期间“不平则鸣“的心路展现在人们的眼见,实为难得之佳作。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不想成为诗人的诗人

      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人皆知他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但却忽视了苏轼其实也是一名失意的政治家。苏轼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和诉求终其一生不得实现,同时也被他光芒万丈的艺术造诣所掩盖,有人称其为不想成为诗人的诗人,这无疑是上天给苏轼的黑色幽默。

      宋,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给皇帝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原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的文人情怀在文中迸发,并表达了一些对政事的议论之言,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讽刺政府,欺君之罪,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野内外一片口诛笔伐。

      不久,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官吏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因御史台,因广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诗人的南堂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因此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虽然最后保住性命,但经此一役,苏轼已变得心灰意冷。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翌年春夏之交,转运使蔡景繁来到黄州,眼见临皋亭年久失修,房顶到处漏雨,苏东坡难以安身,且闻每当朝廷命官巡视黄州,苏轼总得退房回避,尴尬至极,故嘱黄州官府为苏东坡单独建房,以解窘境。黄州官府在临皋亭南畔筑瓦房三间,因其地理位置高显,苏东坡将其取名为“南堂”,并作诗五首抒怀。

      南堂的挽歌

      《南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围绕置身于南堂的种种感受而写,立意各自不同,五首分列开来,独立成篇,但又相互联接,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画,表现了清静而壮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悠闲自得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

      其一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其二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其三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其四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其五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千古风流在黄州

      黄州对苏东坡堪称命运转折的地方。四年多的谪居时光里诞生了苏轼艺术上的顶峰,其文学上的代表作“一词二赋”(大江东去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书法上的代表作《寒食帖》都作于黄州。所以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1 19:58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好看的古风书法壁纸 拿走不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