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鸡距笔的故事 王羲之从来不用桌子写书法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25阅读数:100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古人写毛笔字,和今人大有不同。《世说新语》里有一个小故事,晋代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速拟公文,袁虎靠着战马,一会就写成了七张纸,而且写得很好。这个小故事后来演化成“倚马可待”这一成语,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但“倚马可待”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即写字时并不需要桌子。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实际上,可以写毛笔字的桌子是唐朝后期才出现的,在这之前,古人基本只有两种写作姿势:一种是站立悬肘书写,以行、草居多,这样可以俯视纸面,通篇尽览,容易发力,书写过程灵活多变,笔力通透,随时调整,对章法有利;另一种是坐在“案”前写,“案”比桌子矮小很多,坐下来正好俯视,“伏案疾书”就是这么来的。

      书圣王羲之在写字时,也是一手拿着蚕茧纸,一手执笔挥毫,靠着左右手的相互合作,才写出了震铄古今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古人没有桌子,其独特的书写方式,也需佐以独特的毛笔,相传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时用的是鼠须笔,但其组成和制作方式没有传承下来,关于这些方面目前也多有争议。几乎在同一时期,还有人们还在使用另一种笔,即本篇的主角——鸡距笔。

      鸡距笔由兔毫制作而成,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这种笔的笔头偏硬,水平移动稳,垂直移动实,可有效控制笔锋的适用范围,能写出遒劲舒美的文字,与当时人们的喜好相通,颇有些“人体工学”的意味,深得大家的喜爱,白居易还专门作了一篇《鸡距笔赋》,直言:“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颜真卿也是鸡距笔的粉丝,其行书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即用鸡距笔所书,其字心随意转,或浑朴苍穆,或筋骨凝练,或流丽自然,将鸡距笔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部分吸收颜真卿书法所成的柳公权,也将鸡距笔的特点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可见横细竖粗的“颜筋柳骨”,与其说是笔法特殊,不如说是笔特殊。

      由于毛笔不易保存,手口相传的制作技艺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在动荡的年代更难以有效传承,鸡距笔一度消失中华民族的视线中。此间“消失”的鸡距笔,反倒被空海和尚带回了日本,藏于奈良的正仓院。惜我盛唐之物仅存东瀛矣!

      古人复制书法作品的方式

      尽管古人写字用的笔没能很好的传承下来,但不少书法作品的风采我们今天还能窥其一二。从物品的材质来说,纸质物品应当更难保存,但古人还是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对一些名家的手迹进行复制,让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古人制作“摹本”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其一为“临写”,即对照原本徒手仿写;其二为“映写”,即用特质的纸张蒙在原作上,对著光源,用毛笔直接用书写的方式摹写;其三为“双钩廓填”,即先将字的轮廓用细线勾摹出来,再用毛笔填满中间空白部份。

      好的“双钩廓填”摹本,仅凭肉眼是难以看出勾摹痕迹的,但其以“填”代“写”的制作方式,让作品少了一些书写感。而“临写”和“映写”虽然有书写感,但和原作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摹本来讲,“双钩廓填”摹本的价值往往是最高的。

      最初古人将舜帝祭祀尧帝的那一天当作新年的开始,并且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但正月的时间常常跟随朝代的更替而变换。汉朝汉武帝后正式规定把孟喜月定为正月,孟喜月的第一天就称为元旦,这个历法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规定每年农历的1月1日为春节,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

      和元旦的日期一样,传统实际上是一直在变化的,当我们去回顾传统时,我们到底在继承什么?尹哥认为,传统带给我们的,不应当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而应当在其提供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和反思、在其映射的文化内涵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实现“守正”的同时固本创新,更好的面对当下和未来。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5 16:36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浅论中国古代书法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国书法艺..
下一篇 »

最新开班报名

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招生简章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