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看待书法,其实是有不同的态度的。有些人把书法看作一种临摹技术,学书法就是娴熟这个技术;还有人把书法看作一种“静心”的仪式,甚至感受到很多神秘的体验;还有人把书法当做行为艺术,博人眼球,乖张魔性。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古人对待书法,其实是一种有审美边界的游戏,这种游戏多为文人墨客所玩,经过时间历史积淀,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故而,书法在古代一直都是精英阶层才常会有的笔墨游戏。
时代变迁至今日,书法已经普及成为各个阶层都会接触的文化形式。所以,书法的形态也必然因为一些新的角度态度而成为了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功用。
艺术的嬗变,和时代社会变迁是密不可分的,是适应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不同发展和改变。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因为对待艺术的不同态度,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形态。我把他主要总结为“开放型、收缩型、封闭型”。
开放型艺术
所谓的开放型的艺术形态,即最具有艺术本质状态的形式。是个性与共性的交织,表达情感脉动和意识节奏,这种类型的艺术其实本质就是游戏,在练明白规则之后,只要不逾越审美边界,可以任意驰骋发挥自由属性。
这就是孔子说过的“游于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艺术形态具有开放性,可以与不同艺术形式融通连接,同时形式大多是即兴的,是一种动态的记录。所有艺术类型中最具艺术状态的就是这一类。
比如,书法里的行书,草书,音乐中的即兴,武术的技击。他们都需要有“身无定势,随遇平衡”的即兴能力,而这种即兴能力也能带来巨大的感染力,释放个人强烈的魅力。这种开放型的艺术类型,会具有一种处理临时事情的处事能力。
中国艺术的特质就是如此,而书法中艺术性非常强的字体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艺术家徐冰先生曾经在一个访谈中说到:“我发现中国人特别擅于通过一个临时的条件来决定我现在怎么办,这个是与书法是有关系的,是一种跟生理节奏相关的,充满即兴的东西,它带有一种机遇性”。
严格来说,其实是书法中的行草书或者部分风格的隶书更有这种特质,这是一种内紧外松的开放精神,它追求“势”胜过追求“形”,技术也都只是工具,这种精神充满了创新的意味。
明代的明李日华说:“大都古人不可及处,全在灵明洒脱,不挂一丝,而义理融通,备有万妙,断非尘襟俗韵所能摹肖而得者。以此知吾辈学问,当一意以充拓心胸为主。”
可见,文化是有多种类型,大众对文化的多种类型也是缺乏了解的。而古人并非都是保守,在追求开放型的艺术上,也是充满了开拓精神,追求一种机遇性。中国文化中的这部分往往在很多人印象里是忽略的,因为国学文化给人的印象并非开放,而是一种相反的保守状态。
收缩型艺术
收缩型艺术,其实就是经历了一定时间后的艺术,慢慢沉淀成了文化性。这类艺术已经趋近于稳定状态,发挥个性的地方非常少。由非常高体验度的艺术性变成了一种有距离的观赏性。
收缩型艺术往往具有仪式感,规矩非常大。习练者需要一生通过不间断的训练来让自己适合这个规矩。比如戏曲、武术表演,文玩,书法中的小篆和楷书。
小篆和楷书你很难在技术体系中体现什么个性,而能体现的往往是借用了行书、草书,隶书之意来写。因为小篆楷书的存在本因就是实用性的而非艺术性的。
武术技击本身是充满随机性的,要处理随机性的问题,但是武术表演则是收缩型的,是一个固定的表现形式。学习武术表演,不是学一个规则后自行发挥,而是整个学习内容就是规则。
其实这两种艺术形态,很多人也会感觉出来。比如说写书法,总有一些人更侧重把书法变成一种仪式感,倾向于抄经的形式,注重器物,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人会把这个当做艺术的个性释放,是“好书者不择笔”。
侧重于“器”和“仪式感”是收缩型艺术的典型特征,这种艺术形式代入更多既定的规矩,也就是文化感。很多人无法区分“开放型艺术”和“收缩型艺术”是完全两种形态的艺术。所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误解,比如写书法,你要先写像,然后才能发挥个性。
这样练书法,其实是把一个原本开放型的艺术当做了收缩型艺术去学习。岂不知,“收缩型艺术”并不是“开放性艺术”的基础,二者本质不同,只是训练基础有重合内容。绝不是楷书要写的精妙才能写草书,二者调用的意识绝不相同,性情也没有承接性。
这种收缩型艺术的特征,其实是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是一种倾向于保守的,恪守“老辈传下的话”,而不追寻原因的去继承发展。
真正的以开放型心态学习书法根本不是那种没完没了临帖求像,而是在临习过程中寻找动态规律。
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同样,真传武术都没有套路,套路从来不是技击的基础。难道每一个搏击运动员都是先学某种套路么?因为搏击是即兴应对不定情况,套路是反之的,是调整状态训练固定动作。二者意识是矛盾的。故而“开放型艺术”的宗旨是追求“动态的妙意”,而不是以形器的固定趋向追求规律。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收缩型艺术是为了趋向于完整而逐渐封闭的艺术表现形式。收缩的艺术形态,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文化模式。而如果这种模式进一步固定,就成为了封闭型艺术。
封闭型艺术
封闭型艺术,即进一步收缩了的艺术形态,变成了更固定更有自洽能力的艺术形态。如果说收缩型艺术是一种文化状态,那么封闭型艺术就是倾向于宗教状态了。
艺术性最强的一定是开放型艺术,而最弱的也就是封闭型艺术。封闭型艺术并不能让学习者发挥个性,而只能沉淀一种知识性的认识和模仿性的体验。在书法中,这种状态是古人最不希望的,称之为“书奴”。
封闭型艺术的一个明显表征,就是出现“源远流长”的流派。这是因为社会性普及造成开放型艺术过度模式化,套路化,仪式化,成为一种类似团体操一样的形式,变成一种收缩型艺术。而这种形态进一步发展成了师徒的社团模式,这就是流派。
山西有一种棍术叫壳子棍是很厉害的,它没有套路,只有训练模式(游戏规则),他的活学的模式叫“壳子”。他们的宗旨是“整学乱用”。充分说明,实用技击的武术是开放型的。
所以就武术来说,即兴的技击是开放型的,而模式化的套路是收缩型的,进一步产生流派则是封闭型状态。流派被称为文化,但其实那是被异化失真的产物。如果你想学习武术真谛,却迷失在流派的各种“说法”中,因为类型完全不同,其实是缘木求鱼。
李小龙的截拳道所反对的“传统”,其实是被理解成“收缩型”和“封闭型”的武术,他的“反传统”反而是一种还原武术本来性质的“复古”。很多人误解了李小龙,其实他并不是反对传统的方法,而是反对传统的封闭型和收缩型的态度和视角。
李小龙追求的就是典型的开放型的艺术状态,追求的是一种机动性。他说:“ 教师不能依赖于某种理论,并且训练系统化的常规程序。相反,他应该研究每一个学生并且唤醒他们去研究自身,从内心到外表,最终与自身的本性合而为一。这种事实上没有教导的教导,需要一种极具机动性的敏锐的心灵,如今已极为难得。”
同样,我们看到很多有影响力的古代艺术作品,其实影响力有时候更多的来自“封闭型”的印象,而并非“开放型”的体认。
大多数人评价梵高、徐渭,其实都是社会历史的评价,并不是真正的从艺术感知和技术上去分析。开放型艺术经历时间,其价值就会沉淀为收缩型,甚至成为封闭型的需要崇拜信仰,不可以怀疑颠覆的模式。
中国艺术面临的很大问题是用收缩型和封闭型的视角态度去学习一个本是开放型的艺术,这样就增加了认知误解的循环,比如书法,比如太极拳。
用收缩型和封闭型的学习方法,想达到开放型艺术的成果,这其实是不可能的,而后就变成信仰崩塌,走向迷信的另一个反面“妄自菲薄”,认为这些都是假的,其实是自己认知出了问题。
我们的传统文化,基本都是被理解为了封闭型的文化,这是很多国外人和现代中国人的固定印象。这种现象的来源,是因为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单一模式的重复循环,人们的思维容易产生套路化,即任何艺术都趋向理解为套路。即类同于“楷书,篆书”的意识节奏。
而现在社会每个人面对的信息都是随机出现的,几乎所有人都要同时应对好多事,就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节奏产生变化。即需要通过一个临时的事件产生合理反应,这恰恰就是行草书的意识节奏和思维方式。
所以,在未来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开放型思维模式是需要发掘整理的,这类思维意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3 16:11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书法艺术的三种态度和形态 艺术的嬗变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693.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