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具有衍存和求真两部分内容,衍存即生存层面的延展,求真则是形而上的提升。《易传·系辞上》曰:“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器则是实用性,而道是追求的目标。对书法而言,器是可读性和实用性,道则是自然中的规律本体,需要人借助汉字媒介而去体会印证。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书法在古代,从社会层面极具实用性。准确的说,是汉字的社会属性对书法的艺术性层面进行了强有力的吸纳。以至于一些有个性的书法墨迹,都会被规律化并放置到实用性安排的概念名类中。而很多个性的书法墨迹,并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出到底属于哪个体。
比如《泰山金刚经》属于楷书还是隶书?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而从艺术来来说则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只是分析其墨韵体现的生命律动就好。
书法家们对这种社会实用性的强有力吸纳,进行了一定“艺术上的反抗”。
还有的会改变字的结构,比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行书千字文》中,就把“學”上面中间的“爻”改成“与”
甚至还有些书家为了“趣味”多一笔或者少一笔什么的,从文字学上来看,这是错字和别字,但是在书法艺术上则是可以容忍的。这是对现实衍存文化类型的一个“非颠覆性”的抵抗。
而真正的书法家的眼中,汉字只是这个艺术的一个重要介质。书法家要超越这个介质的本身,又不能脱离这个介质,这个就是中国书法美学的状态,是在求真和衍存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书家真正关注的,不是字的结果,而是过程中的感受。
张怀瓘在夸奖张芝书法的时候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书法是把过程中的体验和人的生理心理感受对应起来,所以文字这里只是材料,而血脉不断的感觉和线条一体成势的状态,才是书法家体会的感受。一篇字才是一个生命律动的时间记录,而非一个字一个字的空间占据。
故而我没看一些楷书碑,虽然也体现了一些审美,但却无法真正 体现书家的艺术性。书法普及之后,大家更关注的是技术的锤炼,故而并没有区分政令书写的碑和信件的艺术性区分。
从实用上来说,碑最有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而从艺术上来说,碑不如帖,帖不如信,信不如稿。比如看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你只能看出他用笔的技术和结体的特点,却无法看出性情。而《祭侄文稿》则截然不同,谁会去注意其中有墨不均匀的现象呢。
张怀瓘在《文字论》中也说:“深识书者,但观神彩,不见字形。”认为对字形的执着是错误的,李世民在《指意》中也说:“纵放类本,体样夺真,可图其字形,未可解笔意”。可见书法艺术是“借象立意”“象形取意”的。
可见,两种文化类型下也有两种不同的审美判断标准。实用性美学和艺术美学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书法却横跨了二者。在今天很容易在审美判断上去混淆,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里的复杂性,便以为颜真卿的书法好,他的所有字迹都理所当然应该归到他的“艺术作品”中。
有趣的是,即使《祭侄文稿》这样充满艺术性的书法作品,依然并非作者有意的艺术创作。而这种“无意之间是其意”的无为,方是中国艺术追求的目标。中国的修炼体系中,更是把“有为法”和“无为法”作天壤之别,其实,有为即衍存模式的最佳方式,而无为则是求真模式的形态特征。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3 14:31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由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两种类型 求真衍存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710.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