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一件关于“肚子痛”的国宝:上海博物馆藏品百万,其中有一件镇馆之宝,竟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有意思的是,这是王羲之的一通行草书手扎,讲的是关于肚子痛的事情。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说起《上虞帖》,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夜来腹痛帖》。没错,就是晚上肚子痛的意思。此帖通篇58字,是这样写的:
《上虞帖》
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
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
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
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我们可知,这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信中还提到了一些亲戚朋友的近况。“修龄”,是王羲之从弟王胡之的字;“重熙”,是王羲之的妻弟郗昙的字;“安”,则是晋太傅谢安。
此帖为唐人摹本,硬黄纸本,草书,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共58字。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
首先,在笔法上,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疾涩之变)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差点埋没在垃圾堆里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虞帖》有一段离奇的经历:它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上海博物馆
1972年的一天,上海文物清理小组的万育仁在仓库中清理书画,偶然在丢废纸的竹筐中,发现一张硬黄破旧书法帖。卷端有宋徽宗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的绢签。再打开内页,58字七行草书更是历历在目。
万育仁依稀记得此帖,知其非等闲之物。但由于《上虞帖》多年来湮没不彰,于是他将此帖从筐中捡回,带回上海博物馆,请专家进一步确认。
最初,这幅《上虞帖》被定为赝品。直到1975年,经谢稚柳鉴定,又经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用软X光透拍,显现出南唐内府的收藏印“内合同印”朱印和“集贤院御书印”墨印,于是断定此《上虞帖》为唐摹本。
此帖由装裱大师严桂荣先生修复。严桂荣在上海博物馆修复《上虞帖》时使用了“火烧法”古书画装裱与修复方式,使帖色深褐、纸本破碎、有18处损坏的唐摹本重现光彩。
2024-02-27 18:58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王羲之一件关于肚子痛的国宝 从垃圾堆里捡回的国宝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5438.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