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关键字:墨迹

墨迹

  • 启功信札 封墨迹成了..

    11

    2024.12

    启功信札 封墨迹成了珍贵的收藏品,见证了启老信札作品

    话说1988年临近年末,有一个叫黄敏的读者,在9月18日曾经给启功先生寄去一封邮件,由于迟迟得不到回复,就通过邮政系统进行包裹查询。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北京邮政干线运输局档案科给启老发的公函。随函还附了一张信封和信纸。 启老接到信函后,交代助手仔细查找,也没有找到,于是就写了这封回函。 如今,35年过去,这封墨.....

    标签: 作品 信札 启功 墨迹 珍贵 见证 收藏品

  • 欧阳修喜以枯笔书写 ..

    03

    2024.11

    欧阳修喜以枯笔书写 《集古录》将此墨迹文字收为别本

    欧阳修为北宋文物鉴赏风气的引领者,尝利用公职之便,广泛观览公私收藏,更收集到历代金石拓片达千卷。其中可正史学缺误的作品,由欧阳修亲题跋尾,也为作序,序文则请蔡襄书写,后集跋为《集古录》十卷。此作中四跋可能即为欧阳修所留存的少数自题跋尾,而蔡襄所书的序文今已不见。欧阳修喜以枯笔书写,虽露锋却不流浮,沉.....

    标签: 书写 墨迹 文字 欧阳修 枯笔 《集古录》

  • 米芾《蜀素帖》 墨迹..

    01

    2024.11

    米芾《蜀素帖》 墨迹绢本 作品欣赏学习(图文)

    米芾《蜀素帖》 墨迹绢本 29.7×284.3cm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北宋时,蜀地(四川)生产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以遗子孙, 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

    标签: 作品 图文 墨迹 学习 欣赏 米芾 绢本 蜀素帖

  • 成亲王行书墨迹册(兰..

    29

    2024.10
  • 米芾《研山帖》高清 ..

    28

    2024.10

    米芾《研山帖》高清 行书墨迹 释文:(图文)

    米芾《研山帖》高清墨迹 天下第一难书释文: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米芾《研山帖》,行书墨迹。在明代张丑的《真迹目录初集》、《清河书画表》和清代吴其贞的《吴氏书画记》中都有记载,据推创作于1101年至1102年间,作品沉雄苍劲、挥洒.....

    标签: 图文 墨迹 研山帖 米芾 行书 释文 高清

  • 《杂诗帖》,吴琚行书..

    18

    2024.10

    《杂诗帖》,吴琚行书,墨迹,纸本  释 文 (图文)

    《杂诗帖》(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杂诗帖》,吴琚行书,墨迹,纸本,每幅纵二六厘米,横一一厘米。诗十四首,诗句多不连贯。释 文 :神物登天扰可骑,如何孔甲但能羁。当时若更无刘累,龙意茫然岂得知。忘归不觉鬓毛班,好事乡人尚往还。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

    标签: 吴琚 图文 墨迹 纸本 行书 《杂诗帖》

  • 学书法 为何要从墨迹..

    20

    2024.03

    学书法 为何要从墨迹入手

    学书法,为何要从墨迹入手?启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你看过青蛙捉虫吗?“深于法书临习赏玩,尤好墨迹,或问其故,应之曰:君不见青蛙乎,人捉蚊虫置其前,不顾也。飞者掠过,一吸而入口。此无他,以其活耳。”你捉一只小虫放到青蛙面前,小青蛙可能连看都不看,可如果有一只小虫飞过去的话,立马笑纳。为什么会这样.....

    标签: 为何 书法 入手 墨迹

  • 王铎七古诗册墨迹 诗..

    13

    2024.03

    王铎七古诗册墨迹 诗名为书名所累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其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师古临帖,对《淳化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

    标签: 古诗 墨迹 王铎 诗名 书名

  • 欲知六朝笔法 可于高..

    07

    2024.03

    欲知六朝笔法 可于高昌砖志墨迹中探索之

    启功曾说:“欲知六朝笔法,可于高昌砖志墨迹中探索之。高昌墓志出土以后,屡见奇品,其结体、点画无不与北朝书体通,且多属墨迹,无刊凿之失。”远在西北的雅尔湖藏有近400块高昌国手写砖志,字迹清晰,笔法跌宕,是书家本来面目。多品读高昌诸家墨迹,可领悟古人笔法之精妙也。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任.....

    标签: 六朝 墨迹 探索 笔法 高昌

  • 苏东坡这件早年墨迹治..

    07

    2024.03

    苏东坡这件早年墨迹治平帖 相信赵孟頫曾得益于此

    《治平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释文: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

    标签: 墨迹 早年 治平帖 苏东坡 赵孟 相信 得益于

  • 古代人留下的墨迹都能..

    29

    2024.02

    古代人留下的墨迹都能称得上法书吗 古人墨迹也有丑字

    可能在大多数人头脑中,认为古代留下的墨迹都是书法很好的墨宝,以为古代人每天用毛笔写字,写得最差的也比我们今天人写得好。书法学中有个专业术语叫“法书”,有时也称作“法帖”,就是指那些学习书法时可以作为楷模或范本的作品。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古代人留下的墨迹都能称得上法书吗?古.....

    标签: 也有 古人 古代 墨迹 法书 留下 称得上

  • 懂得留白才能写好书法..

    27

    2024.02

    懂得留白才能写好书法 没有空白之无就没有墨迹之有

    空白首先应当想到它的凸显作用,中国从古就有“有无相生”之说,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没有“空白”之无,就没有“墨迹”之有。并且一种颜色,在对比色的背景中才会更鲜明,“万绿丛中红一点”,那一点一定很鲜明;橙色的晚霞,在湛蓝的天空才会更璀.....

    标签: 书法 写好 墨迹 懂得 才能 没有 留白 空白

  • 为什么蔡襄流传下来的..

    01

    2024.02

    为什么蔡襄流传下来的墨迹最少 蔡襄书法水平怎么样

    众所周知,书法史上的“宋四家”是指北宋时期书法造诣公认最高的四位书大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这几位书法家中,前三位都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的墨迹,唯独蔡襄留下的墨迹最少,什么原因呢?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蔡襄学识渊博,为人忠厚,他十九岁就举进士,当时是开封第一,轰动京城。他先后担任.....

    标签: 下来 为什么 书法 什么 墨迹 怎么 怎么样 水平 流传 蔡襄 最少

  • 书法作品其实并不仅仅..

    23

    2024.01

    书法作品其实并不仅仅是墨迹 更是蕴含着立体的信息

    书法作品其实并不仅仅是墨迹,更是蕴含着立体的信息,这如同构建一个人,一个字有血肉也有筋骨,更有精气神。中秋佳节之际,我们以古代书法书写“中秋”为对比,感受“骨,肉,筋”的美学涵义,感受不同风格侧重的“中秋”。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标签: 书法 作品 信息 其实 墨迹 更是 立体 不仅仅 蕴含

  • 书法墨迹 是作者由内..

    22

    2024.01

    书法墨迹 是作者由内而外的表达

    书法作品作者通过笔墨技术和书法造型表达内在 。任何艺术的表达,都是艺术者的一种通过技术的由内而外的衍生。这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链条,都是可以传承的部分,也是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也因此产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衍生部分,总体来说是相,“.....

    标签: 书法 墨迹 由内而外 表达 作者

  •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墨迹..

    11

    2023.12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墨迹

    真草千字文 隋 智永 私人《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京都小川为次郎,现为小川为次郎之子小川正字广巳先生收藏。后有杨守敬、日下东作(鸣鹤)、罗振玉、内藤虎所写题跋,有认为此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但多数学者,包括清代杨守敬等疑其为唐人临本、摹本。.....

    标签: 千字 墨迹 智永

  •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

    26

    2023.11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与鲜于枢尺牍 释文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与鲜于枢尺牍 元赵孟頫台北故宫博物院赵孟頫与鲜于枢共有三幅,《论枕卧帖》、《论裴行俭帖》和此帖,后合卷称为《墨迹合册》。本帖主要谈论在京城见到晋唐人书画,行书书法结字疏秀,起笔收笔间,少提顿转折或锋势的变化,显得较为质朴。释文:(前存半字。不可识)陆沉于尘土中。不得致书。悬仰之.....

    标签: 合册 墨迹 尺牍 赵孟 释文 鲜于枢

  •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

    27

    2023.08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论裴行俭书法 释文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论裴行俭书法 元赵孟頫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裴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赉(点去一字)物良厚。行俭每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余与虞世南耳。”所撰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又为营陈部武,料胜负,别器能等四十六诀,武后使武承嗣就第.....

    标签: 书法 合册 墨迹 赵孟 释文 鲜于枢 裴行俭

  • 褚遂良 摹王羲之正书..

    17

    2023.03

    褚遂良 摹王羲之正书小楷乐毅论墨迹本

    摹王羲之正书小楷乐毅论墨迹本唐 褚遂良...

    标签: 乐毅论 墨迹 小楷 王羲之 褚遂良

  • 苏轼 墨迹选合集..

    20

    2023.02

    苏轼 墨迹选合集

    墨迹选合集 北宋 苏轼第一篇,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行书,纸本,30.7X45.3CM,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第二篇:苏轼《东武帖》,纸本,行书,28.7×66.1CM,书于元佑四年(1089)。第三篇:苏轼《邂逅帖》,又称《江上帖》,纸本,行书,30X30.5CM,书于大观三年(1109年)。第四篇: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标签: 墨迹 苏轼 合集

  •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

    25

    2023.09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论枕卧帖 释文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论枕卧帖 元赵孟頫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常州张治中有虞永兴枕卧帖,笔意清峭,绍兴内府故物,足为希代之宝,吾兄伯几不可不知也。首云“枕卧来七八日”,末云“世南呈”,凡十余行。顷都下四次借阅,因不肖嗟赏,遂尔宝秘,不尔,亦不甚爱,可惜可惜。有建业文房之印,绍兴小玺,平生仅见此一种虞书.....

    标签: 墨迹 赵孟 释文 鲜于枢 合册 卧帖

  • 法若真 行书轴 墨迹绢..

    12

    2023.06

    法若真 行书轴 墨迹绢本

    法若真 行书轴,264.0x59.5cm,墨迹绢本。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标签: 墨迹 法若真 绢本 行书

  • 李建中行书《题怀素自..

    04

    2023.01

    李建中行书《题怀素自叙帖墨迹本》释文

    李建中行书《题怀素自叙帖墨迹本》释文:四年嘉平月十有八日直集贤院李建中看毕题...

    标签: 墨迹 怀素自叙帖 李建中 行书 释文

  • 集王圣教序墨迹高清图..

    06

    2023.12

    集王圣教序墨迹高清图原文及释文

    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行书。30行,行83~88字不等。《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现藏西安碑林。王氏书迹大都赖此以传,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

    标签: 原文 墨迹 释文 高清 集王圣教序

  • 唐寅 漫兴墨迹..

    02

    2023.09

    唐寅 漫兴墨迹

    漫兴墨迹全卷 纸本 36.8x422厘米此幅《漫兴全卷》是唐寅为友人所书,通卷千余字,书写流利,一气呵成。此幅书法体势向右欹侧,富有生动姿态,字迹清晰隽秀,字字圆润,近乎一样大小。本卷末署年月,从其淡雅自然的笔调之中当为其晚年作品,为一篇继《落花诗册》外的著名书法传世作品。.....

    标签: 唐寅 墨迹 漫兴

  • 薛羲题跋米友仁《潇湘..

    13

    2023.03

    薛羲题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墨迹

    贡师泰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纵19.8cm,故宫博物馆藏。点击查看大图薛羲题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墨迹...

    标签: 墨迹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题跋 薛羲

  • 宋代李宗谔楷书墨迹《..

    08

    2023.06

    宋代李宗谔楷书墨迹《送士龙诗》

    李宗谔《送士龙诗》,楷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宗谔工隶书,为西昆体诗人之一。著有文集六十卷,内外制三十卷,预修太宗实录、续通典,又作家传谈录,均《宋史本传》并行于世。曾参与编《续通典》,书法欣赏方面工隶书,行楷笔画遒峻,自成一家。宋朝公卿悉学锺、王,至宗谔主文既久,士子始皆学其书,肥褊朴拙以投其好。诗.....

    标签: 墨迹 宋代 李宗谔 楷书 士龙

  • 《道服赞》范仲淹传世..

    24

    2023.11

    《道服赞》范仲淹传世唯一的墨迹

    《道服赞》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所作的纸本手卷楷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道服赞》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该帖风神隽爽,骨气洞达,顿挫有力,风骨峭拔。行笔清劲瘦硬,结体方正端谨,颇具王羲之《乐毅论》遗意。笔墨中,书者沉毅、.....

    标签: 传世 唯一 墨迹 范仲淹 道服赞

  • 楼兰文书残纸墨迹图片..

    05

    2023.05

    楼兰文书残纸墨迹图片

    《楼兰文书残纸》,新疆罗布泊古楼兰古城在历史上的情况,我国史籍《史记》、《汉书》不绝于书,但是自东汉以后就缺乏记载,目前所能借助的研究资料,主要是1901年3月斯文·赫定发掘楼兰城址及其以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等在楼兰获得的大批资料,其中主要是魏晋时期的木简残纸文书资料。楼兰遗址发现的这些墨书的残.....

    标签: 图片 墨迹 楼兰文书残纸

  • 秦汉简牍墨迹选(九)..

    01

    2023.11

    秦汉简牍墨迹选(九)

    秦汉简牍墨迹选(九)...

    标签: 墨迹 秦汉 简牍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