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书法中的认知结构 体会笔法的自然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23阅读数:135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关于中国哲学中的这个“体”有人说是“虚无”、有人说是“气”,有人说是“心”,总之,是非实体,非固定的真理本源,其实最概括的词还应该是“道”。“虚无”是道的状态,“气”是道的演化,而“心”是认知道的途径。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这个和西方哲学认为本体是“现象背后的唯一实在”截然不同,西方的“本体”略和中国哲学的“实体”类似,中国的“道”是虚无的,非固定非实在的。而对道体的认识,中国人并非是像西方一样进行理性终极的追问,而是在天地间去感知生命的状态,从而做出生命的态度。

      不论中国文化的任何一种衍生的艺术门类,其所追求的终极和追求的状态都是相同的,即“崇德向道”,这是中国文化的生命态度。德是道所演化的合理方法,道是德所追求的目标,而生命则是二者之间的状态。

      中国文化衍生礼乐文化,即是德的状态,人们一方面要在规矩中体会,一方面又在自然中体会,久而久之也成为不同侧重的儒道两派,而本来是一体。书法一方面要体会笔法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不能出了规矩。

      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写道:“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此句即道出,书法可察己观道,感受“体”的所在。

      相:借象取意——碑帖文本

      从汉字起源的说法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是以象取意,通过一些有形之物表达无形之体,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以汉字作为媒介,以书写过程中的状态表达背后的意蕴。在这一点上,草书行书格外显著。

      古人假于物而说其理,而并非西方哲学家一样以逻辑追问和推演的形式说理,故而体必然有相来表示,中国文化是崇拜文字的,当以文字为最重要的相,而先贤所留下的字迹就格外值得珍视,故而古人喜欢立碑以记事,并有擅长书法者来书写。而若能留下墨迹,则是更显珍贵。

      思维方式更重要的形式就是文本,也就是记载成书。用文字文学记载思维方式,是更直接更有条理的呈现,这个与呈现为视觉艺术的书法相映成趣,互相参照。所以,我们看到古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那个不仅仅是艺术资料,更是文化资料,思想资料。

      索靖在《草书状》说 :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是为。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可见,相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更重要的是“变通”,古人特别强调相不可死板,因为死板就会被理解成了固定概念,和“体”就差距越远,所以能够变通圆融,才能间接的表达模糊虚存的“体”。

      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深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随变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

      这里作者非常清楚的说到,人心是很难直接感受到身处的规律的,而书法是自然万象的表达。这里作者是想通过“相”来找寻“体”的感受,方法是融会贯通。

      而实际上,并非所有人都是为了“体”而看待“相”,文化的很大部分就是“相”的应用演变而来的,“相”更会因为“用”的价值而产生嬗变。

      用:伦理纲常——书法之德

      文化始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文化也一定会因为实际生活的情况而产生改变。古人感知天地,总结符号,归纳生命之态度,进而便会逐渐演变出制度和技术。而人与人的社会之中便会产生伦理纲常,即我们后来所说的“道德”的概念。

      古代所说“道德”与现在不同,我们现在的道德其实是伦理纲常。而古人所谓的道是本体,而本体的呈现和演化形式都属于“德”的范畴。“用”就是一种德。在生存智慧与对道的探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一个社会和谐并且能够有进步空间的社会模型,这是中国文化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而在书法中,则体现为书法的伦理观和法度。书法作为艺术毕竟不是任意妄为的涂鸦,书法要遵循自身的伦理架构和规矩法度。比如,作为汉字的记录形式,书法在写的时候,遇君王之名有时需要用避讳之字,而书法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格伦理标准。

      欧阳修说:“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人工书,随与纸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欧阳修很清楚的说到人之贤,才能让其作品流传之广,无数只工书法的人的作品被泯灭了,所以,颜真卿的书法名满天下,即使他写的不好,后人也会奉若至宝,因为人格魅力,因为伦理标准。

      演:阴阳相生——墨韵笔舞

      演化即阴阳变化之理,阴阳相生,则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这个变化一是泛化,二是升华。总体来说,文化的演化就是艺术性的进一步变化,一方面是文化形式让跟多人接受,称之为泛化。另一方面是艺术延伸到更远处,有了自己的脉络。艺术和文化本身是同根,而在演化的部分,艺术则有自己的领域。

      在书法上来说,从与汉字绑定的实用性,到文本的手写记载,再到体现伦理价值和法度的用,都是实用性的范畴。而书法的艺术延展性则是其华美的部分。

      欧阳询《用笔论》说: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口吻而口口,丽则绮靡而消遒。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

      这段可见书法之艺术性,字能体现出如此丰富的意象和人的意识演变相融合,又能与天地山川河流相呼应。而且,这是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的“势”所构造的感官体验。

      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因。

      如此丰富的感官体验,竟然就是由汉字书写的形态产生,只有墨色却五彩斑斓,只有一支笔却囊括大千。书法之艺术性,是从书法文化中演变出来的,正如中国的璀璨艺术,也是由积淀深厚的文化中孕育出来。艺术应以文化为根,才能更长远。

      古人之艺术家,无不是有深才之人。现在人们写颜真卿欧阳询,总是感觉不得要旨,其实并非是技术功夫的不够,乃是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经历。颜真卿欧阳询这些人都是唐代风云人物,经历时代变迁,故而他们的字迹会自然带有他们所知所感,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呈现。

      体,相,用,演。文化正是在不断的演变中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并非只是单向,关键的也是不断回溯,体会核心,挖掘本质,才能更深入理解规律,映照当下,这才是真正的创新能力。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3 12:56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浅论中国古代书法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国书法艺..
下一篇 »